父母是孩子的榜样
中国人有句俗话: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这其中既讲述了遗传这一科学的现象,也体现了父母言传身教对下一代的重要影响。
在人类历史上,出现过很多“兽孩事件”,即在人类社会出生的孩子,在婴幼儿时期因为各种原因被母兽养育。被人类发现后,这些兽孩已经完全具备了“养母”的习性,如猴孩会有很强的爬树能力;狼孩用四肢在地上行走,还会发出像狼一样的嚎叫;狗孩吃东西时会先用鼻子嗅食物;鹿孩会像“养母”一样吃草,而且吃草的方式也一样。
这些兽孩被人类发现并重新带回文明社会之后,往往已经很难完全扭转他们在“养母”那里学来的各种生活习性,大多数的兽孩只能勉强学会吃熟食或简单的日常用语。一方面是“养母”对他们的教育在他们心中留下了难以抹去的印记,另一个原因就是他们已经错过了学习的最佳时机,虽然能力相对婴幼儿时更强,但他们的学习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却远远比不上婴幼儿时期的孩子,绝大多数的兽孩已经不能正常融入人类社会。
从这些兽孩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第一,父母在孩子婴幼儿以及童年时期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孩子对这个世界最初的认知及获得各种社会认知能力大部分来自父母的言传身教;第二,婴幼儿及童年时期是孩子接受教育、学习各种能力的黄金时期,一旦错过,在其他年龄段再对孩子进行教育效果将差得多。正因为如此,父母应该抓住这个阶段,对他们进行言传身教。
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做榜样
父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主要陪伴者,对孩子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其中一个就是榜样作用。孩子对父母的跟随或模仿是一种自然本性,父母应该注意到自己对孩子的这种影响作用。除了对孩子进行高标准的教育之外,父母还应该注意自己的榜样的作用。这种榜样作用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很多时候父母并没有要求孩子学习甚至是还不想让孩子学习,孩子已经下意识地将父母当成学习的榜样。孩子对父母的学习和模仿除了父母的要求之外,他们内心有着更加强大的自然本性作为驱动力。即使父母并没有要求,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言行举止都可能成为孩子学习和模仿的目标。
哪怕孩子并没表现出来或马上模仿到位,父母的这些言行举止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比如家庭暴力,很多有家暴行为的人很可能就是因为小时候看父母吵架而产生的。也许那些在孩子面前吵架甚至打架的父母认为并不会对孩子造成多大影响,实际上这一幕已经深深印入孩子的脑海中,并对他们心理产生影响。
严格要求自己才能做好榜样
父母在面对孩子时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争取在孩子面前展现自己最美好的一面。用言传身教的方式让孩子乐于接受教育,而不是在孩子和自己身上搞双重标准。否则,哪怕父母讲得天花乱坠,孩子也不一定听得进去。相比父母简单的言语上的教育,孩子更愿意主动去学习和模仿父母具体的行动表现,因为那样更生动形象,也更容易被记住。
曾参是春秋时期鲁国著名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名宿,曾拜孔子为师,并位列孔子门生72贤士之一。曾参不但博学多才,且十分注重修身养性,德行高尚,尤其十分讲诚信。不但对周围的人十分诚信,对家里人同样如此,甚至对孩子也是言出必行。
有一天,曾参的妻子要到集市上赶集,年幼的孩子吵着也要跟去。曾参的妻子不愿带孩子去,又怕孩子哭闹,于是哄他说:“你好好待在家里,等我回来便将家里的猪杀了煮肉给你吃。”孩子听了母亲的许诺十分高兴,不再吵着去集市了。这本是哄孩子的玩笑话,曾参的妻子根本没想过要兑现,但当时也在现场的曾参却真的把家里的一头猪杀了。
妻子看到曾参把猪杀了,埋怨道:“这只是我逗孩子的玩笑话,只是为了让他安心在家待着,你怎么能当真呢。”
曾参却摇头道:“言出必行乃是一个诚信之人的必行之举,尤其是在面对孩子时,更不能欺骗他们。因为孩子年幼,不懂世事,只会向别人学习,尤其是以父母作为生活的榜样。如果你随随便便就哄骗孩子,很容易污染他们的心灵,认为欺骗别人并不是一件大不了的事情,孩子不但会不再信任你,还很容易变成一个不讲诚信的人。反过来欺骗你、欺骗别人,因此这个猪杀得值!”
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如果父母没有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再好的教育都不一定能起到作用。因此,父母在生孩子之后,应该为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尽量改变自己身上的陋习,在孩子面前展现良好的形象,对自己来说也是一个提升自己的好机会。在现实生活中,父母为了孩子的成长而脱胎换骨的案例比比皆是。这种与孩子一起成长的经历,既能实现父母和孩子的完美蜕变,更能够升华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让孩子看到父母对自己做出的努力与付出,这同样是提升双方之间感情的一个好机会。
要做好榜样就应该学会自我改变
也许很多父母认为为了孩子而去“洗心革面”或“脱胎换骨”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不可否认,难度相当大。毕竟父母的习惯是长期形成的,要改变本来就需要付出很多努力,在改变期内会导致他们的不适应,这对他们来说会是一个痛苦、艰难而漫长的过程。
此外,还有一些是父母没办法改变或者没必要改变的,比如父母为了应对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会有一些比较现实或务实的想法、行为,这些是父母为了更好地在这个社会生存而产生的思想和行为,没必要为了给孩子做榜样而改变,等孩子到了一定的年纪,还可以教给他们适应社会的本领。但这些思想和行为不宜在处于童年时期的孩子面前表现出来,学会隐藏是一个不错的方法。以免让孩子过早受到这些现实思想的耳濡目染,影响他们在童年应当有的纯真。
做孩子的榜样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可能会让父母做很多“表演”,甚至有可能做超出自己能力范围之外的事,而且可能要坚持很久。但这又不算是一件难做甚至完全办不到的事情,毕竟孩子还小,他们对父母那些可能是为做榜样而进行的“表演”并没有很强的识别能力,因此父母能够比较容易通过这种方式达到引导和教育孩子的目的。另外,孩子从父母那里学到的优秀思想、能力、习惯及观念都是基础和启蒙性质的,想要获得更多则需要通过在学校的学习、社会的历练及适应社会这一过程中的自我提升来实现。因此,这些基础性的示范和引导并不会对父母有太大的挑战,父母只需根据孩子的需求变化,做出相应的自我改变即可。
那些可贵的品质、优秀的思想、有助于自身强大的能力,父母也可以借助给孩子做榜样的机会完善自己,这也将成为一个与孩子共同成长和发展的美好经历。
心理学家的教子忠告
1.父母的榜样应该从孩子一出生就开始树立。
2.父母的榜样作用将对孩子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3.要做孩子的榜样,父母应该严格要求自己。
4.为了给孩子做好榜样,父母应该做出相应的自我改变和自我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