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稻田大学日本史(卷三):奈良时代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1章 奈良迁都前的贵族僧侣

第1节 宫中府中的权势

一、对历史的观察

日本天皇以下宫中、府中的官吏和僧侣的权势调整,隶属于宫中、府中官吏的各级官吏的状况,京官向地方豪族进行权力渗透的程度,地方豪族的详细情况,以及朝廷对少数民族的征伐与绥靖等都是重要的问题。要研究这些问题需要观察日本的国情。这是最通常的研究方法。历史研究也是如此。然而,观察近时的清朝、朝鲜时,从日本的立场上来进行研究的话,毫无疑问会得出不合理的结论。此外,在日本和俄国交战过程中,俄国的政治、社会腐败也暴露出来。这些政治、社会腐败的实际情况令世人吃惊。国家的主权会波及朝野上下,因此适度调整政治权力是很困难的。在帝王专制的政治中,必然存在这样的弊端。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例子。这是读史者不应该忘记的。在这里,笔者只是在综合史实的基础上作出判断。

二、宫廷的权势

要搞清楚奈良时期宫廷的权势,需要论述皇统的继承问题。天武天皇的儿子草壁皇太子是鸬野赞良皇女所生。草壁皇太子以母后鸬野赞良皇女的妹妹阿闭皇女为妃,生下珂瑠皇子。珂瑠皇子就是后来的文武天皇。文武天皇纳藤原不比等的女儿藤原宫子为妃,生下首皇子。首皇子就是后来的圣武天皇。圣武天皇纳母后藤原宫子的妹妹藤原光明子为妃,生下阿倍皇女。阿倍皇女就是后来的孝谦称德天皇。之后,天智天皇的孙子白壁王继位,史称“光仁天皇”。笔者对以上三代天皇的情况进一步解释如下:在天武天皇驾崩时,天武天皇之子草壁皇太子二十五岁。皇后鸬野赞良皇女想要立姊宫大田皇女生的嫡子大津皇子为皇太子。在贵族、贵僧一派的倡议下,鸬野赞良皇女临朝称制。不久,大津皇子被诛杀。鸬野赞良皇女称制三年,草壁皇太子去世。鸬野赞良皇女即位,史称“持统天皇”。持统天皇和阿闭皇女一起养育皇孙珂瑠。皇孙珂瑠成年后就是文武天皇。文武天皇年仅二十五岁就驾崩。阿闭皇女登基,史称“元明天皇”。元明天皇养育皇孙首皇子。元明天皇七年,元明天皇驾崩。之后,冰高皇女继位,史称“元正天皇”。元正天皇立首皇子为太子。首皇子成年后继位,史称“圣武天皇”。

三、宫廷后妃、女官权力的扩大

在持统、文武、元明、元正四位天皇统治的三十五六年里,日本处于母后继承帝位养育皇太子的时代。由此可以推知,宫廷后妃、女官权势日盛。在日本实行家天下统治之初,采取的办法是男女共同主持政务。这样一来,宫廷后妃、女官权势很大。经过推古、皇极、齐明三位女天皇执政后,百官向宫廷后妃、女官的家属谄媚,歌功颂德。最终,天武天皇发出诏令禁止百官与宫廷后妃、女官及其家属交往。然而,由于母后登基,养育皇孙,宫廷后妃、女官权力越来越膨胀。这是不可避免的。到了圣武天皇时期,宫廷后妃、女官权力膨胀已经成为积习、顽症。在这一形势下,圣武天皇破格立藤原氏之女藤原光明子为皇后。在位二十五年后,圣武天皇禅位于皇女阿倍内亲王,之后出家。光明皇太后虽然没有摄政的名分,但可以想象,光明皇太后的侄子藤原仲麻吕弄权与光明皇太后的支持不无关系。

四、官府的权力

在奈良时期,皇族大臣不断更迭,官府的权力也发生变化。在持统天皇诛杀大津皇子后,大津皇子的庶兄高市皇子成为太政大臣。多治比岛宣化天皇后人。——原注任右大臣,大伴御行任大纳言。之后,高市皇子被立为皇太子,不久去世。皇孙珂瑠取而代之,开始了文武天皇执政时期。多治比岛、阿倍御主人相继任左大臣。到了大宝年间,高市皇子的弟弟忍壁亲王被任命为知太政官事。石上麻吕、藤原不比等、纪麻吕任大纳言。在阿倍御主人去世后,纪麻吕、藤原不比等任大臣,大伴安麻吕任大纳言。直到圣武天皇初年,亲王任知太政官事成为惯例。以上是直到奈良初期诸家族做宰辅的情况。自古以来,能够担任大臣、公卿的门第是神名、玉名家族,神名、玉名家族与宫廷有姻亲关系。表面上官府和宫廷的职制非常分明。太政官总辖百官,管理内外诸蕃。而在背后,官府和宫廷都属于姻亲关系。这就是家天下统治的实际情况。中国古代诸葛亮的《出师表》中有“宫中府中俱为一体”的说法,警戒宫中府中不要隔离,而日本的宫府接近于公私混合。这是中国和日本的国家形成原理不同造成的。公私混合并非好事。中国的帝王宠爱美女,而受宠美女的亲属凭仗外戚身份乱政。

五、妇女上朝

持统天皇五年正月初一,持统天皇赐予亲王、诸臣、内亲王、女王、内命妇等爵位。持统天皇五年正月七日,持统天皇赐予公卿饮食、衣裳。《后宫职员令》规定,在宫人职员中,尚侍、典侍、掌侍、检校、女媛内外命妇执掌上朝事宜和禁内礼仪之事。爵位在五位以上的妇女称“内命妇”。外五位以上的男子的妻子称“外命妇”。《后宫职员令》规定,内亲王、女王及内命妇在上朝时,按照爵位排定行列次序。外命妇则按照丈夫的位次上朝。内是指籍贯在畿内的贵族,男女都要上朝为官、共同参与宫廷事务。外是指畿外贵族之妻或准于畿外贵族之妻的一种分类。臣、连家族和皇室结成姻亲关系,累世如此形成习惯。京师贵族男女关系亲密。这一情况看一下《万叶集》就会一目了然。这里抄录两条以作说明。《万叶集》卷四如下写道:“坂上郎女者佐保大纳言卿之女也,骏河麻吕者高市大卿之孙也,两卿兄弟之家,女孙姑侄之族,是以题歌送答,相问起居”,又有“大伴坂上郎女之母石川内命妇与安倍朝臣虫满吕之母安云外命妇同居,姊妹同气之亲焉,缘此郎女虫满吕,相见下疏,相谈既密。”《万叶集》中的这些内容都是天平时期的事情。贵族之间相互联姻。主要的贵族有石川、大伴、安倍、安云等。这些贵族都是一二流的高贵家族。

六、大臣家族的衰落

官府召开的会议如同亲戚会议。宰辅从皇族及大臣、大连的门第中推举。在官府会议的议题中,最重要的是如何使皇室及玉名、神名家族存续下去。因此,在皇位更迭之际,动辄就像富豪因争夺遗产而诉讼那样,党派倾轧、皇族相残。这是因为贵族强盛的缘故。在大津皇子之祸发生后,天武天皇的皇子被任命为知太政官事。之后,公卿倾轧绝迹。在母后即位,养育皇孙之后,再也没有争夺皇位的祸乱和非议。虽说如此,也是因为繁荣一时的安倍、石上、石川等大臣家族当时出现颓废的倾向。天智天皇设立了严格的氏族制度。大宝初年,天智天皇制定诸国国造姓氏制度,这些都是甲子年制定氏族制度时没有记录的氏族。天智天皇让赐姓在忌寸以上者提出申请,以此来弄清楚诸氏的本末统属。在国家政治尚不发达的时期,贵族势力压制宫廷的权力,撼动朝廷的权力根基。今天,我们还没有听说有这种强势的大臣、公卿。

七、三轮高市麻吕上表天皇

当时有一个美谈:持统天皇六年三月,持统天皇行幸伊势。中纳言三轮高市麻吕上表称:“陛下此时行幸会妨碍农时,故最好放弃这个计划。”但持统天皇不听。留守京师的官员等必须遵命。因此,三轮高市麻吕摘下帽子,手里拿着帽子上朝,再次谏阻说:“农忙时节不应动车驾。”持统天皇不听谏阻,行幸伊势。不过,持统天皇赐予所过神郡及伊贺、伊势、志摩的国造等冠位,免去所过之处当年的税赋。在收录于《怀风藻》中的藤原麻吕的《过神纳言墟诗》中写道:

 

一旦辞荣去,千年奉谏余。

松竹含春彩,容辉寂旧墟。

清夜琵樽笼,倾门车马疏。

普天皆帝国,归去遂宴如。

君道谁言易,臣义本自难。

奉规终不用,归去遂辞宫。

放旷遁稽竹,沉吟珮楚兰。

天暗如一启,将得水鱼欢。

 

文武元年,三轮高市麻吕补任中纳言。此事疑点很多。大宝二年,三轮高市麻吕以从四位上的身份任长门守。“天暗如一启”说的只是三轮高市麻吕恢复官位这种程度的事情而已。直到此时,朝廷将公民称作“大御宾”《万叶集》中称“御民”。——原注,班授王田让公民耕作,并让他们缴纳调贡。而在中国古代,夺民农时是禁戒之事。如果天皇在农忙时期行幸的话,那么从国造到公民都要在沿路供应天皇一行的用度,朝廷要役使当地的农民。为此,农民会耽误一年的农时。这必然产生各种损耗。天皇赐位、免役是采纳了三轮高市麻吕的建议。诸国的各个阶层均沾恩惠。

八、神的后裔

在日本,和皇室共享一家荣华的家族本来都是神的后裔。神的后裔是和凡人不同的种族。神的后裔中的高等门第逐代在首都、地方繁衍。因此,在大化二年,朝廷制定官位制度。诏书中说:“王者之号将随日月远流,祖先之名可共天地长在。”朝廷又在大化三年的诏书中称:“神的后裔称‘神之御子’,从天地之初管理国家。当时,天下大同,不分彼此。后来,神名从天皇之名中分离,称“臣”“连”“造”。率土之民深解我生汝之意。”由此可知,神的后裔众多,因而其中有的会失去享受荣华富贵的资格。在改姓时,天武天皇赐了真人、朝臣、宿祢三姓。这三个姓是贵族,维持了荣华富贵,男女都是宫中、府中之长,和皇室休戚与共。此外,云上人和地上人是不同的种族。云上意味着古代的高天原,意味着神聚集起来进行讨论,以此方式来处理国政。《万叶集》中也称天子为神。“加美”这个词未必都是指神,有时也可以训读为“上”。人们将长官也训读为“上”。从省、府、司到乡、里、驿、牧之长都称作“加美”。这样一来,神的后裔分布在全国各地作君长。民众都认为自己是神的后裔,从而滋生诉讼事端。朝政的基本方针是重视官位,减少争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