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前言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省域经济的基本单元,它是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区域经济,是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县域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据着基础性地位,体现着一个地区的发展阶段、发展水平和综合经济实力,县域兴,则省域兴;县域强,则省域强。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201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做出了“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战略部署,党的十九大报告也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县域将成为实现我国经济发展动能转换、推进供给侧改革的重要载体和先锋。

从全国情况来看,辽宁省共有44个县(县级市)(2016年普兰店市划归大连市成为普兰店区,大洼县成为盘锦大洼区,辽中县成为沈阳辽中区,辽宁省政府官方称现有41个县市),常住人口数量2100万人,占全省人口的50%。在国家东北振兴战略和辽宁“县域经济3年倍增计划”中,把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作为工作重点,辽宁省县域经济得到发展壮大,一直以来属于县域经济比较发达的省份。2012年有11个县进入全国百强县,与江苏、山东、浙江、福建共同成为拥有百强县个数最多的五个省份。近几年由于辽宁经济整体下滑,进入全国百强县的数量逐年减少,2017年辽宁省有4个城市入榜全国百强县,工信部赛迪研究院发布的“2018县域经济100强”榜单,辽宁仅有2个城市进入(瓦房店排名79、海城排名96)。从辽宁省44个县的GDP数据来看,2009~2013年一直呈现逐步上升趋势,2013年达到峰值,为12603亿元,但在2014年之后出现了下滑趋势,县域经济整体发展趋缓。

县域经济基础薄弱,一直是困扰辽宁经济发展的短板。辽宁要振兴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紧密结合,实现县域经济新突破,是促进辽宁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辽宁省政府制订了《辽宁省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加快发展县域“一园一区一镇一品”,大力发展新业态,积极培育新动能,统筹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县域经济是功能完备的区域综合性经济体系,活动涉及生产、流通、消费、分配各环节,第一、二、三产业各部门。县域经济主要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体,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是县域经济的发展方向。改革开放40年以来,支撑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外部条件、资源环境、产业结构、发展动力等,都发生了根本性转变。面对县域发展的新形势和新变化,必须更新发展理念。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新理念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等,对县域经济工作的开展指出了根本的发展方向。

由于县域经济涉及面比较广,研究的内容广泛,本书仅选取了当前县域经济发展中热点和难点问题研究,研究角度新颖,比如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生态发展、产城融合、农业产业园区、精准扶贫、电商发展等,这都是当前县域经济研究中比较空白的地方,希望通过研究能够认清县域经济发展的地位作用,认清县域经济发展的机遇条件,积极探索县域经济发展的新路径,努力推动辽宁省县域经济的不断发展。

《辽宁省县域经济理论与实践》是“辽宁省县域经济研究丛书”之一。本书以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思路为主线,共分为八章内容:第一章为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概况,对辽宁省的经济地理和自然资源禀赋、县域经济发展进行梳理;第二章是对辽宁省县域产业结构进行分析,前二章奠定了相关研究基础;第三~七章,围绕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中面临的热点问题,县域生态经济、农业产业园区发展、县域产城融合、精准扶贫、县域电商发展进行了分析;第八章从系统工程分析的角度介绍了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情况。

本书的主要特点是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侧重于解决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难点问题。团队2012年至今一直做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的相关调查与研究,沈阳化工大学下派辽宁省县域科技挂职副职近20人,学校和相关县域签署若干战略合作协议。团队成员经常到辽宁省市县域走访调研,获得了很多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紧密结合调研实际,抓住县域经济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本书章节编者如下:第一章由满海红撰写;第二章由刘研华撰写;第三章由郭文超撰写;第四章由张展撰写,该章内容是《海城市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新农村建设问题研究》课题的研究成果;第五章由侯新撰写;第六章由马坤撰写;第七章由林艳新撰写;第八章由张晓丹撰写。由白炜策划和定稿,林艳新进行统筹,张展在书稿写作中提出了大量修改建议,书稿由初期的策划到几易其稿,不断调整内容,团队成员不但实地调查,也查阅了大量的文献、政府工作报告、相关统计数据,团队成员的辛苦付出才有了书中的内容。

本书及相关丛书是沈阳化工大学县域经济研究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书稿形成过程中相关校领导、学校下派县域的各位干部、经管学院的各位老师等都给予大力支持,特别感谢刘欣页老师在文字排版中的帮助,感谢所有在本书写作中给予的帮助和支持的人。

特别感谢天津大学赵国杰教授对全书的思路进行了梳理,在书稿形成中提出了大量的宝贵意见,特别是针对县域的生态、产城融合、精准扶贫、电商发展等提供了新思路。

感谢化学工业出版社的各位编辑的帮助,没有他们的支持和包容,不可能顺利出版完成。

随着县域经济的不断发展,相关研究也不断深入,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涉及大量数据的采集、处理,个别内容可能有不足之处,殷切希望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8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