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二、辽宁省县域森林资源保护情况

森林资源是生态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态经济的主要基础之一。有效保护森林资源,不仅可以保护珍稀树种和生物多样性,使植被资源不受破坏,而且可以改善气候、净化空气和水源,在森林资源丰富的地区还可以发展林下经济、生态旅游等,增加经济效益。

辽宁省县域的森林资源保护力度较大,不论是森林资源丰富的辽东多林地区,还是干旱少雨的辽西北地区,都意识到森林资源的宝贵,并通过合理开发有效利用,发挥森林资源带来的绿色经济,“青山”工程成效显著。见表3-4。

表3-4 2016年辽宁省部分县域森林资源取得的成绩

资料来源:根据辽宁省各县(市)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整理获得。

辽宁各县通过植树造林、封山育林、封山禁牧等举措使森林资源生态效益总价值不断增长。尤其是森林资源丰富的本溪、丹东、抚顺这三个市,在保护森林资源的基础上,利用多林这一优势,发展林下经济、生态旅游等,收益显著。以本溪为例,近年来本溪的森林资源实现了快速增长,森林蓄积量达到5400万立方米,增长了260万立方米,森林保有量达到96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76%,位居全省首位、全国前列。在本溪的桓仁满族自治县,很多农户依靠林业经济发财致富,种植林下参、大榛子、林下黑木耳、冰葡萄、五味子等十几种经济作物。桓仁通过建设“生态林+经济林”,开辟了“生态化+产业化”发展之路,6万多农户人均实现林业收入9000余元。凭借得天独厚的森林资源,桓仁大力开发森林旅游,积极推动森林风景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2014年桓仁被国家评为“美丽中国”十佳生态旅游县和“中国最美休闲小城”,2016年桓仁县荣获“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称号。除了多林县域外,地处辽西北的朝阳市和阜新市虽然干旱少雨,生态脆弱,但这两市的森林生态系统总价值在省内也处于靠前的位置,这主要得益于早在2002年朝阳市就率先实行封山禁牧的举措,2004年,阜新市也开始推行封山禁牧。沿着辽西北边界的千里风沙线防护林工程在防风固沙、防止土地沙化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和威力,护卫着辽宁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