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合以治:殷明儿科临证心悟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幼时受宠 童年贫困

我出生的那年正值抗日战争胜利前夕,整个国家处于兵荒马乱的年代,哀鸿遍野,贫民比比皆是。我上面有四个哥哥,母亲生下我时家中更为拮据,拿不出钱来买粮熬粥。尽管如此,因为喜得长女,父母还是特别高兴,将我视为掌上明珠。在我的记忆中,物质上虽苦,但精神上是愉悦的。他们非常宠我,经常夸我漂亮、大眼睛、灵巧、能干。这种状况持续到三年后我妹妹出世。他们关注的重心逐步转移到妹妹身上,可父亲依然偏爱我。他给我算过生辰八字,说我命好,但命中少火、少水。因此,他除了按辈分给我起名叫殷瑛豫外,又给我取了个小名叫“大明”。因为“明”是由日和月组成的。在五行中日为火、月为水。他认为这样命名能弥补我先天“八字”的不足(这也是我以后改名的原因之一)。听妈妈和邻居们说,我赴南京学习后,他一直在不断地呼唤着我的小名——大明、大明……,直到他快要离世的那一刻。这是他临终对我的期盼,遗憾的是我不在他身边。
八年抗战后的贫困积重难返。我是在忍饥挨饿中长大的,整天肚子饿得咕咕叫。每天的早餐就是简单的稀粥、腌菜,到了中餐常常还是稀饭,一毛钱的肉丝炒了一大锅的素菜,这就算开荤了,兄弟姊妹争先恐后地吃得很香、很开心。家里经常开不了荤,只有过大年才能见到一些红烧的小块肉。记得1949年镇江刚解放,共产党领导的新政府免费为6岁以下的儿童体检。轮到我时医生发现我太瘦,所以检查得很仔细,听听这儿、摸摸那儿,叫我深呼吸,还额外给我拍了胸部X光片。结论还算正常,就是营养不良,建议回家多补充鱼、肉、蛋、奶等蛋白质含量高的食品。在当时,要补这些当年的“奢侈品”谈何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