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辽宁省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基础知识》专用教材(备考指南+考点精讲+典型题详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章 中学课程

6.1 考点精讲

考点1 课程概述

1.课程的一般概念

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通常所说的课程是广义的,是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其进程的总和。

(1)课程是某一类学校中所要进行的德、智、体全部教育内容的总和。

(2)课程不仅包括各门学科,课内教学,也包括课外活动、家庭作业和社会实践活动。

(3)课程兼有计划、途径、标准的含义,不仅规定了各门学科的目的、内容及要求,而且规定了各门学科设置的程序和课时分配,以及学年编制和学周的安排。

2.课程的分类

(1)根据课程内容,可分为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

学科课程

a.定义:学科课程又称分科课程,它以有组织的学科内容作为课程组织的基础,分别从各门科学中选取内容,形成不同的学科,并从课程体系出发,整体安排其顺序、授课时数和期限。

b.基本特点:分科设置,课程内容的选择和安排按学科知识的逻辑结构来进行,重视学科内容的内在联系,并且重视教师系统的讲授。

c.优点:第一,它重视每一学科的逻辑组织,使相同或相近学科领域的基础知识得到整合,形成逐步递进的内容,有利于知识的传递;第二,它所传授的知识技能具有完整性、系统性和严密性的特点,便于教师教学,便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d.不足:它较少考虑各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把每一门学科看成是独立的、与其他学科不相干的个体,从而导致课程内容往往与学生的生活相脱离,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兴趣的培养及学生的全面发展目标。

活动课程

a.定义:活动课程又称经验课程、生活课程,或学生中心课程。与学科课程不同,活动课程强调要以儿童活动为中心,从儿童的需要和兴趣出发,以儿童的经验为基础,以各种不同形式的活动组成课程。

b.优点

第一,充分照顾学生的个别兴趣、爱好和需要,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第二,视野开阔,内容丰富,形式具有多样性;

第三,它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而且在综合能力及个性的塑造上也产生了促进作用。

(2)根据课程任务,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

基础型课程:是一种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的课程。

拓展型课程:是一种注重拓展学生知识与能力的课程。

研究型课程:是一种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与能力的课程。

(3)根据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层次,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

国家课程:是由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编制和审定的课程。

地方课程:是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机构和教育科研机构编订的课程。

学校课程:是根据本校学生的需求开发的课程。

3.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

(1)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

社会要求包括生产、经济、政治、道德、文化、科技等多方面。学校课程直接受制于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规定。社会时代发展的状态与需要,是形成不同时代学校教育课程总体结构体系重大差别的重要原因。如古代,学校教育重语言、政治、伦理和宗教等学科。至近代,自然科学学科、技术性学科、社会科学学科才逐渐在学校课程中占据重要地位。现代的学校课程必须反映现代社会发展对人的要求以及内容、手段的更新变化。

(2)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课程内容应反映各门科学中那些具有高度科学价值和时间价值的基本理论、法则和基本概念。课程的编制应考虑学科体系的完整性、知识结构的内在逻辑性,反映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以保证学校课程的科学性、系统性。

(3)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

课程内容的深度、广度和逻辑结构,不仅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且要正确处理需要与可能、现实与发展的关系,从而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

(4)课程理论

建立在不同的教育哲学理论基础上的课程理论及课程的历史,对课程产生重要的结构性影响。

考点2 课程目标

1.课程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关系

(1)教育目的:是指一定社会培养人的总要求,它反映一定社会对受教育者的要求,是教育工作者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

(2)培养目标:是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培养要求,它是根据国家的教育目的和本学校的性质及任务,对不同培养对象提出的特定要求。

(3)课程目标:是教育目标体系中较为具体的部分,即某门学科预先要达到的教学任务指标体系。

(4)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更进一步具体化,是指导、实施和评价教学的基本依据,使师生在学科教学活动中预期达到的教学结果、标准。

2.课程目标的依据

(1)对学生的研究

对学生的研究,就是要找出教育者期望在学生身上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他通常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现状,并将他与理想地常模加以比较,确认其中存在的差距。了解学生个体的需要。了解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差异。

(2)对社会的研究

对社会的研究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在课程领域里通常采用的方法是把社会生活划分为若干有意义的方面,再分别对各个方面进行研究。对已有的社会研究的结果如何看待,是课程编制者面临的一个问题。课程编制者还需要对“学校课程能够给予适当满足的社会需求”与“只有通过社会上其他各种机构的合力才能完成的社会需求”两者之间做出区分。

(3)对学科的研究

学校课程毕竟是要传递通过其他社会经验难以获得的知识,而学科是知识的最主要的支柱。由于不同的学科专家熟悉该领域的基本要领、逻辑结构、探究方式、发展趋势,以及该学科的一般功能及其与相关学科的联系,所以,学科专家的建议是课程目标最主要的依据之一。

3.确定课程目标的方法

(1)筛选法

它是被美国加州大学课程开发中心研制出来的并为许多教育机构所效仿的一种确定课程目标的方法。这种方法先预定若干课程目标,涉及课程的各个方面,然后书面征求有关人员的意见,加以补充,再进行汇总,依次选出若干项最重要的课程目标,并根据统计的结果来确定名次靠前的若干项课程目标。

(2)参照法

通过参考历史上的课程目标和其他国家的课程目标,并根据本国国情和地区的实际情况确定符合本国情况的课程目标。

考点3 课程设计

1.课程设计的概述和意义

(1)课程设计的概念

课程设计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地产生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教科书的系统化活动。其中,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是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课程文件是根据课程设计的原理与方法制定出的指导教学的各种规定)。

(2)课程设计的意义

在课程设计活动中可以产生全新的课程方案,从而导致对师生的双边活动具有深远意义的课程改革。

课程设计也可以对目前的课程进行一些修改或重新组织,其中并不增加新的东西,而只是以更清晰的方式将课程中的各要素联系起来。

2.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

(1)教学计划

含义

教学计划是指导和规范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分科标准、编写教科书和涉及其他教材的依据。

构成

教学计划主要是由教学计划的指导思想、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其说明、课时安排、课程开设顺序和时间分配、考试考查制度和实施要求几个部分构成。

a.在指导思想上,我国中小学的教学计划必须遵循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想,坚持以素质教育作为教育的发展方向,对学生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以全面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

b.在培养目标上,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必须同中有异,重点突出,特点鲜明。

c.在课程设置上,作为教学计划的核心,它具体勾画了实现培养目标的“蓝图”,是把教育目标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的桥梁。

d.在基本内容上,主要是指教学科目的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及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2)教学大纲

含义

教学大纲又称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构成

教学大纲一般由以下几个基本部分构成:

a.说明部分

扼要说明本学科开设的意义,规定教学的目的、任务和指导思想,提出教材选编的原则以及教学法的建议等。这部分明确了本学科的教学指导思想,为理解大纲、编写教科书和教学提供了指导性意见。

b.本文部分

它系统地安排了一门学科全部教材的主要课题、要目或章、节,规定了每个课题教学的要点和时数,并编有练习、实习、实验、参观等实际作业的要求以及其他教学活动的时数。这是大纲的中心部分。此外,有些大纲还列出了参考用书、学生的课外活动、教学仪器、教具等。

(3)教科书

教材与教科书

a.教材的定义

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视听材料。其中教科书和讲义是教材的主体部分,故人们常把教科书与讲义简称为教材。

b.教科书的定义

教科书又称课本,它是依据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教科书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各门学科,一般均有相应的教科书。

c.教科书的构成

教科书不同于一般的书籍,它通常按学年或学期分册,划分单元或章节。主要由目录、课文、习题、实验、图表、注释、附录等部分构成。课文是教科书的主体部分。

教科书的编排

a.教科书的编排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符合卫生学、教育学、心理学和美学的要求;

b.教科书的内容阐述,要层次分明;

c.文字表述要简练、精确、生动、流畅;

d.篇幅要详略得当;

e.标题和结论要用不同的字体或符号标出,使之鲜明、醒目;

f.封面、图表、插图等,要力求清晰、美观;

g.字体大小要适宜,装订要坚固,规格大小、厚薄要合适,便于携带。

教科书的作用

a.教科书是根据课程标准对本学科的要求,认真分析本学科的教学目标、内容范围和教学任务,为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而编制的主要材料,它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教师讲授的内容,同时,也便于学生进行预习、复习和做作业。教科书是学生进一步扩大知识领域的基础。

b.教科书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它为教师的备课、上课、布置作业、学生学习成绩的检查评定提供了基本材料。熟练地掌握教科书的内容是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

c.根据教学计划对本学科的要求,分析本学科的教学目标、内容范围和教学任务。

d.根据本学科在整个学校课程中的地位,研究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基本途径和最佳方式,确定本学科的主要教学活动、课外活动、实验活动或其他社会实践活动,对各教学阶段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做出统筹安排。

教科书编写应遵循的原则

a.按照不同学科的特点,体现科学性与思想性

一方面,教材中的知识,必须是科学上已有定论的真理性知识,错误的知识必须予以摒弃,不确切、尚有争论的知识一般也不宜出现在教科书中;另一方面,教材在科学性中应该体现出思想性。通过对教材的学习,使学生在学习科学的内容时掌握正确的观点,使他们学会把理论、事实、观点与材料紧密结合起来,在思想观点上有所提高。

b.强调内容的基础性

教材内容要反映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这既是学科自身的基础,也是开发学生智力的要求。教材的编写者和传授者不能仅仅从减轻学生的负担出发,对学科内容进行不恰当的削减,以致降低对学生的要求。在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教材内容还应注意贴近社会生活,并适当渗透一些先进的科学思想,为学生今后学习新知识奠定基础。

c.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教材还要考虑到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水平和教育现状,必须注意到基本教材对大多数学生和大多数学校的适用性。

d.合理体现各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受教育者学习的心理顺序。每门科学都有自身的系统性,教材的编写应考虑到该学科的内在逻辑,考虑到学生的心理接受水平和接受能力,体现教学法的要求。

e.兼顾同一年级各门学科内容之间的关系和同一学科各年级教材之间的衔接。

f.启发性。有学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提出了“适度的不确定性”原则,即在教材中有意识地安排一些“信息缺口”,利用这些“不确定”要素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和学习动机。

g.可读性。教材应难易适当,内容过深或过浅都会妨碍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还应通俗易懂,语句流畅,笔调生动。

h.便于学生的学习。教材既是教师的教学用书,也是学生的学习用书,既要便于教师的教,也要便于学生的学。教材如果离开教师的讲解,学生很难读懂,就不是一本成功的教材。它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要,并使之成为自学用书。

i.还要注重教材的出版质量。从版式设计、封面装饰,到插图、图标,符号、照片,字体字号,颜色搭配,以及所用纸张、油墨,印刷工艺,都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以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考点4 课程实施

1.课程实施的概念

课程实施,即将设计的课程转化为具体教学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课程能否有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能否为学习者接受,从而促进其身心发展,都须

通过实施才能得到答案。

2.课程实施的结构

(1)安排课程表

安排课程表应遵循的原则:

整体性原则。在安排课程表的过程中,学校要从全局着眼,统筹安排好课程计划所规定的每一门课程,使每一门课程都处在能发挥最佳效果的恰当位置,从而实现各门课程功能的协调化、整体化,产生最好的教育效果。

迁移性原则。在安排课程表时要充分考虑到各门学科之间相互影响的性质和特点,利用心理学上的迁移规律,促使课程之间产生正迁移,防止负迁移现象的发生。

生理适宜原则。课程表的安排,还要考虑到学生的生理特点,使学生的大脑功能和体能处于高度优化的状态。即一方面要考虑到学生左右脑功能的协调发挥;另一方面要考虑到“人体生物钟”的规律。

(2)分析教学任务

教学任务通常包括三个方面:

学生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学生所要形成和发展的智力、能力和体力;

学生所要养成的情感、态度、品德和个性心理品质。

(3)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

学生的学习特点有四方面特性:独特性;稳定性;发展性;灵活性。

学生的学习特点受三个方面因素的影响

a.基础因素。它包括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水平、智能结构和心理品质、个性特征等。

b.内部因素。它包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累的学习经验、掌握的学习方法以及学习动机和学习积极性等。

c.外部因素。主要指学习内容、教师教学风格、社会传统、时代要求和教育环境等。

(4)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理论指导下,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实现预期的课程目标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化的教学活动的基本范型。为实现预期的课程目标,可以根据教学任务和学生学习特点选择各种各样的教学模式。

(5)规划教学单元和课

教学单元通常是指某门课程的教材内容中的一个比较完整的部分。课是教学单元的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安排问题。

(6)组织教学活动

组织教学活动是课程实施计划的展开过程。

(7)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这是课程实施的最后一项任务或环节。

3.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

(1)课程方案的自身因素是影响课程实施的重要因素,如课程方案的合理性,改革方案的必要性等等。

(2)学校和教师的水平也是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

学校的教师是课程实施的重要因素。作为课程实施的具体执行者,教学通过教师的参与,教师的课程准备、态度、能力、合作等多方面对课程的实施产生影响。而学校作为课程方案的具体实施者,对于课程方案的管理、领导和行政支持,是实施成功的重要条件。

(3)地区发展水平也是影响实施的因素

这主要表现在:各地区在进行课程改革时所表现出来的自身的适应过程,地方管理部门的支持力度,对教职工队伍的培训,时间的安排与信息交流等多个方面。

考点5 课程评价

1.课程评价的概念

课程评价是指检查课程的目标、编订和实施是否实现了教育目的,实现的程度如何,以判定课程设计的效果,并据此做出改进课程的决策。

2.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

(1)目标评价模式

这一评价模式是以目标为中心而展开的;是针对20世纪初形成并流行的常模参照测验的不足而提出的,是在泰勒的“评价原理”和“课程原理”的基础上形成的。

评价原理可概括为七个步骤或阶段:确定教育计划的目标;根据行为和内容来界说每一个目标;确定使用目标的情境;设计呈现情境的方式;设计获取记录的方式;确定评定时使用的计分单位;设计获取代表性样本的手段。

(2)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该评价模式是由美国学者斯克里文针对目标评价模式的弊病而提出来的。即主张把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上来。

(3)背景、输入、过程、成果(CIPP)评价模式

CIPP是美国教育评价家斯塔夫尔比姆倡导的课程评价模式。他认为,课程评价不应局限在评定目标达到的程度,课程评价是一种过程,旨在描述、取得及提供有用的资料,为判断各种课程计划、课程方案服务。

该模式包括四个步骤:

背景评价,即要确定课程计划实施机构的背景;明确评价对象及其需要;明确满足需要的机会;诊断需要的基本问题;判断目标是否已反映了这些需要。背景评价强调,首先应根据评价对象的需要对课程目标本身做出判断,看两者是否一致。

输入评价,主要是为了帮助决策者选择达到目标的最佳手段,而对各种可供选择的课程计划进行评价。

过程评价,主要是通过描述实际过程来确定或预测课程计划本身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为决策者提供如何修正课程计划的有效信息。

成果评价,即要测量、解释和评判课程计划的成绩。它要收集与结果有关的各种描述与判断,把它们与目标以及背景、输入和过程方面的信息联系起来,并对它们的价值和优点做出解释。

3.课程评价的过程

(1)课程评价过程中的一些基本问题

评价概念是否合适;

搜集和加工信息是否合适;

报告评价结果的信息是否合适。

(2)课程评价的基本阶段

把焦点集中在所要研究的课程现象上;

搜集信息;

组织材料;

分析资料;

报告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