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编 近代教育史
第7章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
7.1 复习笔记
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大致可分为人文主义教育、新教教育、天主教教育(包括从中世纪沿袭下来的以及在反宗教改革运动中由耶稣会创办的)三种类型。这三种教育势力交织在一起,相互间产生了错综复杂的关系,对当时及其后教育与社会的发展在性质上和程度上产生了各不相同的影响。
一、人文主义教育
1.文艺复兴运动与人文主义的特征
(1)文艺复兴运动
文艺复兴运动是公元14世纪到17世纪欧洲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向封建主义和天主教神学体系发动的一场伟大的文化革命运动。文艺复兴运动主要表现为意识形态的斗争,复兴的内容主要是古希腊和古罗马的非基督教的世俗学科。实质上,复兴古代文化只是口号,文艺复兴不仅仅是复兴,而且是新文化对古代文化的继承、利用和发展,古典文化成为表达新文化的媒介。
(2)人文主义的特征
文艺复兴运动所倡导的新文化被称为人文主义文化。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代不同国家、不同领域、不同时期的人文主义者所共有的世界观,这种世界观主要体现为以下特征:
①歌颂赞扬人的价值和尊严。人文主义文化的核心是提倡人道,肯定人的价值、地位、尊严。
②宣扬人的思想解放和个性自由。
③肯定现世生活的价值和尘世的享乐。
④提倡学术,尊崇理性。
人文主义世界观是人文主义教育的指导思想,在人文主义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中有鲜明的反映。
2.人文主义教育的发展历程
人文主义教育的发展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所体现的人文主义精神比较狭窄,后期所体现的人文主义精神则比较宽泛。
(1)前期人文主义教育
①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
文艺复兴最早出现在意大利,以古罗马文化复兴为先导,崇拜人文学科,强调世俗性,强调人性的解放。一些不同于中世纪教会学校的世俗学校建立起来了,教师为世俗人士,教授的也是世俗的人文学科,打破了教会对教育领导权的垄断。教育中注重人的天性和自由,采用能体现人文主义精神的科目和课程,与教会压制体罚不同的教育方法。主要代表人物有弗吉里奥、维多里诺、格里诺等人。
②北欧人文主义教育
北欧的文艺复兴运动是受意大利的影响而产生的,人文主义教育也随之逐渐发展起来。北欧宗教改革前人文主义教育的重要代表人物主要有尼德兰的伊拉斯谟、西班牙的维夫斯、英国的莫尔、德国的温斐林和法国的比代等人。
③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与北欧人文主义教育的异同
a.二者的差异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具有较强的世俗性,而北欧人文主义教育则十分强调虔诚与道德的价值。
第二,因政治背景的不同,教育的政治功能亦旨趣迥异。意大利在文艺复兴前期实行城市共和制,共和政体要求培养富于自由、平等精神的公民,而北欧人文主义教育家崇尚君主制,把治理国家的希望寄托在君主和朝臣身上,因此,他们关注的是如何对那些将来有希望成为君主和朝臣的人物施以什么样的教育。
b.二者的一致性体现在:
第一,古典科目构成人文主义课程的基础和主体;
第二,强调教育与社会的联系,重视治人治世之学,力图通过教育改造社会,至于自然的改造、自然科学的研究尚未受到重视;
第三,重视古典语言,漠视本族语教学,本族语在教育中地位甚低;
第四,早期人文主义教育后来走向了形式主义,意大利表现得非常明显,北欧人文主义者虽然反对西塞罗主义,但由于宗教改革的冲击,很快为新教教育的形式主义所取代,如新教教育家斯图谟的学校中就存在明显的形式主义倾向。
随着社会的发展,早期人文主义教育的上述特征日益滞后于时代,人文主义教育的内涵必须予以新的拓展,这种新拓展主要体现在培养目标的改变、世俗精神的增强、学习内容的丰富、本族语的引入、学习方法的进步等方面。意大利的卡斯底格朗、法国的拉伯雷和蒙田、英国的埃利奥特和培根成为新的教育精神的代表人物。
(2)后期人文主义教育
15世纪末16世纪初,意大利政局发生变化,共和制为君主制所取代,人文主义教育家由注重培养合格的公民转而注重培养理想的君主和朝臣。
法国的保守势力一直比较强大,极力压制新思想的发展,过分的压制带来了强烈的反抗,一种崭新的教育精神在保守的土地上勃然升起,拉伯雷、拉谟斯、蒙田成为新教育精神的象征。
与前期人文主义教育相比,后期人文主义教育的世俗性更强,学科范围更加扩展,更加贴近现实生活,近现代精神愈加强劲。
(3)后期人文主义教育主要代表人物的教育思想
①拉伯雷的教育思想。拉伯雷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著作《巨人传》中,要点包括:第一,阐述了一种新的教育自由观,要求打破一切戒律,尊重个人价值和个人自由;第二,主张身心并行发展,重视体育;第三,要求认识所有事物,同时,还注重本民族语言的教学;第四,提出了新的方法和途径,反对经院哲学的繁琐论证和死记硬背,强调知识的掌握应该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要求采用新的教学方法,使教学与学习的过程轻松愉快。并指出,除了书本知识,观察、谈话、游戏、游学、参观、旅游等也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
②拉莫斯的教育思想。拉莫斯反对迷信权威,认为人人皆应得到自由思考的权力。同时他还强调实用性,认为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用于实践,各种知识的教学都应与生活现实相联系。
③蒙田的教育思想。蒙田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其作品《论学究气》和《论儿童的教育》中。蒙田具有很强的批判精神,其思想的广度、深度远远超过了同时代人。在教育目的上,蒙田反对培养学究,要求培养“完全的绅士”。这种绅士具有渊博的、对生活有益的实用知识,具有良好的判断力,具有坚忍、勇敢、谦逊、爱国、忠君、服从真理、关心公益等品质,具有强壮的体魄。在学习方法上,他倡导怀疑精神,反对盲信盲从,注重对知识的理解。与此相关,蒙田反对死记硬背。在教育内容上,蒙田反对空疏无用,崇尚实际效用。在语言的学习方面,蒙田认为本族群是最有价值的,其次是邻国语言,最后才是作为一个绅士的重要装饰品的希腊文和拉丁文。蒙田还提出,行动和实践是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尺度,要求儿童多行动、多实践。在教学教育方法方面,蒙田反对强制压迫,主张自然发展,因材施教。
蒙田的教育思想是对中世纪和文艺复兴前期教育理论与实践深刻反思的成果,充分表现出后期人文主义教育的新气象。
④埃利奥特的教育思想。埃利奥特的代表作为《行政官之书》。他既是一位学者,也是一位行政官员,这种双重身份使其对当时人文教育的迂腐与不切社会实际有切身的体会。他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绅士而非学究,主张学习古典语言应建立在学习本族语言的基础上,重视教育中具体经验的价值,强调通过角力、赛跑、游泳、骑马、打猎、跳舞等进行体育锻炼。
⑤培根对教育的主要贡献。培根提出了科学认识的方法——归纳法,抨击以繁琐主义和形式主义为特征的经院哲学。归纳法分若干步骤:通过观察和实验收集事实;通过例证列表,对感性材料进行整理;通过概括排除,淘汰非本质的规定性;作出肯定的结论以解释自然。培根的认识论为教学方法的根本变革提供了哲学依据。培根还提出了研究百科全书式知识的理想,认为“知识就是力量”,培根尤其强调自然科学知识的价值,将自然科学视为知识的最主要内容。培根对一些人过于尊崇古典文献持否定态度,认为对古典文献应甄别取舍而不应全盘接受。他提出“泛知识”的建议,认为人应学习一切知识,尤其是自然科学知识,成为夸美纽斯“泛智论”之先声。
3.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特征
(1)人本主义;
(2)古典主义;
(3)世俗性;
(4)宗教性;
(5)贵族性。
综上可见,人文主义教育具有两重性,进步性与落后性并存,尽管它还有不足之处,但它扫荡了中世纪教育的阴霾,展露出新时代教育的灿烂曙光,开欧洲近代教育之先河。
二、新教教育
1.宗教改革运动与新教的建立
宗教改革运动产生于16世纪初,其矛头直指天主教会,其实质是企图以一种新的宗教去取代原有的旧的宗教。宗教改革运动使欧洲基督教分裂为新教和旧教两大营垒。宗教改革运动与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运动相比,是一场更广泛、更深刻的社会改革运动,触及社会生活的各个主要层面。宗教是西方文化的核心,而教育是传播文化的工具,宗教的变革势必会导致教育的变革。
宗教改革使欧洲的宗教势力的划分呈现出错综复杂的局面,旧教依然有较强的势力,新教分为不同教派,大的教派主要有路德派、加尔文派和英国国教派,此外还有很多小的新教派别,这些新教教派之间意见不一,也存在分歧和斗争,但更大的分歧和斗争来自新教势力与旧教势力之间,这种分歧与斗争在教育领域也有充分的表现。
2.路德派新教与教育
宗教改革运动始于德国,发难者是威登堡大学神学教授马丁·路德。路德派新教的教育促进了教育的国家化和近代西方普及义务教育的发展,其教育主张包括以下几点:
(1)强调教育具有宗教目的的同时也具有世俗目的;
(2)强调教育权由国家而不是教会掌握,要求国家普及义务教育;
(3)要求建立包含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的国家学校教育新体系;
(4)重视学校教育和教学的管理,加强对各级学校的管理和监督;
(5)教育上除了进行圣经教育之外,还吸收了人文主义教育的方法和内容,要求学习历史、音乐、体育等其他科目和古典学科,废除体罚,满足儿童求知和活动的兴趣,主张运用直观的方法。
上述主张中,由国家掌握教育权和要求国家普及义务教育的思想对后世的国民教育具有重大影响。
路德派的教育家梅兰克顿、斯图谟和布根哈根等人将其理想付诸实践,梅兰克顿改组了德国的传统大学,组建了新型的大学,还制定了中学教学计划,被誉为“无与伦比的德意志人的伟大导师”。斯图谟把三所旧的拉丁中学改造为一所新教性质的中学,在教育中强调教育的宗教性目的,教学内容以古典拉丁文、希腊文为主,采用分级教学制度,将学校分为10个年级,按照固定的课程进行教学。布根哈根则致力于初等学校的改组,被称为德国的“平民学校之父”。
3.加尔文派新教与教育
加尔文派新教兴起于瑞士。加尔文教派的思想与路德类似,不过更为重视个人在宗教生活中的地位,政权、教权合一,强调天职观念。其教育主张主要包括:
(1)注重为人的发展提供规范化、理性化的环境,强调教会、国家、学校、家庭的一体化;
(2)提出普及免费的教育,并进行了教育实践,创办了免费学校;
(3)重视人文学科的价值,将宗教科目与人文科目结合起来;
(4)学习古典文科中学的管理模式,创立了相对完整的教育体系以及日内瓦学院,影响了西方高等教育发展。
4.英国国教与教育
英国的宗教改革是出于政治和经济原因所促成的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其教育主张主要包括:
(1)国家通过教会管理学校,认定教师资格,审定教材;
(2)要求教育人员服从国教会的宗教信仰,将受教育权利与宗教信仰结合;
(3)教育内容和方法具有人文主义色彩,实现古典主义的教育方式;
(4)民族意识增加,加强英语教学,教育与社会生活联系进一步加强。
英国宗教改革后的教育理论和实践为17世纪以弥尔顿、洛克和夸美纽斯为代表的唯实主义教育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7世纪的唯实主义教育与英国16世纪后期的教育是一脉相承的。
三、天主教教育
1.文艺复兴时期天主教会的改革与复兴
天主教会在发展历程中,积弊随时间的推移而加深,教会内部的改革都以失败而告终。随着新教势力的不断壮大和天主教会危机的日益加深,罗马教廷于16世纪中叶开始采取措施来遏制宗教改革运动,史称“反宗教改革运动”。反宗教改革运动主要采取了以下四项措施:
第一,改组宗教裁判所,加强思想控制,以镇压异端;
第二,发展耶稣会,以与新教相抗衡;
第三,召开特兰托公会议,确认教皇为教会的最高权威,宣布一切新教派都是异端,宣布罗马天主教会的教义和仪式全部正确无误并公布禁书目录,同时还下令开办神学院培养神职人员,并要求对神职人员的道德表现予以更严格的监督;
第四,积极推进海外传教。
随着反宗教改革运动在16世纪中叶取得成效。天主教的力量渐趋增强,使得天主教和新教的冲突和斗争愈益加剧。随着冲突的加剧,国内战争遂发展为一场国际战争,即1618~1648年的三十年战争。最后,战争以妥协而告结束,新教基本上获得了平等地位。持续不断的宗教冲突给教育带来了巨大破坏,大多数国家都无暇关注教育事业的发展。
2.耶稣会的教育活动
耶稣会是反宗教改革运动的先锋和中坚,其首创者是西班牙人罗耀拉。耶稣会等级森严,纪律严明,它不仅是宗教团体,还是教育组织,传教和教育都是其使命,并且将教育视为其实现宗教和政治目的的手段。由于措施得力,耶稣会的教育活动颇有成效。其教育活动具有以下特点:
(1)耶稣会教育的分级
出于培养精英以控制未来的统治阶层的考虑,耶稣会集中全力于中等和高等教育方面而不重视初等教育。耶稣会设立的学校统称为学院,其中初级部5~6年,相当于中等教育和大学预科,高级部即哲学部和神学部属高等教育。
(2)教学内容
初级部学习内容以人文学科为主。哲学部学习内容包括逻辑学、形而上学、心理学、伦理学、数学、物理学、天文学等。这里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古代经典所涉及到的知识为限,并以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为准,并非近代新科学。神学部学习《圣经》和经院哲学。
(3)组织管理
耶稣会学校的组织管理一切以《耶稣会章程》和《教学大全》这两个纲领性文件为标准和尺度,这两个文件对教育问题的各个方面作了明确规定。这些规定具有法律的权威,对学校工作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保证了散布欧洲各地的耶稣会学校组织和管理上的统一、集中和稳定,使得耶稣会学校能够有条不紊、高效率地工作,从而获得可观的成效。
(4)师资
高水平的师资也是耶稣会学校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耶稣会十分重视师资的培养和训练。师资的培养和训练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宗教训练,二是知识训练,三是有关教育和教学方法方面的训练。
(5)教学方式和方法
耶稣会学校采用寄宿制和全日制,学生因能力水平的不同分别被编入不同班级,教学以班级为单位采用集体授课的方式,教师在教学中具体使用讲座、讲授、阅读、写作、背诵、辩论、练习、考试、竞赛等方法,学校提倡温和纪律、爱的管理,强调亲密的师生关系,很少使用体罚。
耶稣会学校的富有成效主要取决于完备的组织管理、高水平的师资和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但由于其目的的反动性,耶稣会教育逐渐衰退,后期虽然对教学科目进行了近代化的改革,但依然遭到各国的禁止。
3.三种教育力量的冲突与融舍
人文主义教育、新教教育、天主教教育三种教育势力之间既有相互冲突的方面,也有相互融会吸收的方面。
(1)三种教育的冲突
①它们所服务的目的不同,这是三种教育的根本差异。
②新教教育与天主教教育都是宗教教育,都共同反对人文主义教育中尤其是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中的异教因素。
③人文主义教育具有贵族性,新教教育则具有较强的群众性和普及性,天主教教育尤其是耶稣会的教育出于其控制社会精英的政治目的而重视上层社会子女的教育,因而带有强烈的贵族性。
④人文主义教育的贵族性是由人文主义运动的性质所决定的,与耶稣会教育的贵族性在性质上是不同的,后者的目的在于通过教育使社会精英或未来的社会精英为天主教服务。
(2)三种教育的融合
三者都很重视古典人文学科。此外,在教育教学的管理方面,三种教育也有很多相通之处。
四、宗教冲突对教育的影响
1.持续不断的宗教冲突尤其是宗教战争给欧洲社会带来了极大的破坏,教育饱受摧残,长时间难以复苏。但宗教冲突使冲突的参与者产生宗教宽容的意识,给以后的社会尤其是政治、文化和教育的发展带来了生机。
2.世俗权力和宗教权力的分离对教育而言则意味着教育势必要成为一种民族的教育,一种由国家控制领导权的教育,一种避免宗教争端的世俗性、公共性的教育。
3.宗教冲突使教育的世俗性加强,教育与世俗生活的结合更趋紧密,学校的课程也随之发生变化,世俗性知识比重加大,自然科学进入课程之中,教育的总体精神正在发生重大转折,这种转折标志着世俗性的近代教育已从根本上取代了宗教性的中世纪教育,标志着教育正迈向近代化。
尽管宗教改革是人文主义引发的,但宗教改革对近代教育转折的历史意义远远高于人文主义。宗教改革运动结束后,西方教育的近代化(国家化、世俗化、普及化)历程便真正开始了。人文主义教育、新教教育、天主教教育三种教育势力相互之间的冲突与融合,奠定了近代西方教育的基本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