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西欧中世纪的教育
5.1 复习笔记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标志着西欧奴隶制社会的结束,从此,西欧进入了封建时代,从公元5世纪末到14世纪文艺复兴运动之前的这段历史一般称为中世纪。
一、基督教教育
在西欧中世纪早期,基督教成为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教育被教会所垄断,教师由教会委任,教学内容以神学为主,世俗文化教育成为一种陪衬。基督教作为一种文化和意识形态,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与西欧社会的风俗习惯、伦理道德相联系,而且对人们的精神、情感、心理产生重大影响,成为影响社会发展和教化民众的主要力量,对西欧教育产生了深刻影响。
1.基督教的教育形式和机构
中世纪时期,教会学校一直是基督教教育的主要形式。典型的教会教育机构包括修道院、主教学校和堂区学校。
(1)修道院
修道院是中世纪最典型的教会教育机构,而且是西欧最主要的教育机构。一般认为本尼狄克是西方修道制的鼻祖,创立了最早的修道院。
①修道院的学生。修道院最初只接收志在侍奉上帝、准备充当神职人员的人进行教育,以后扩大范围,一些并不以神职为生的人也被接纳。但两类学生分开,前者称为“内学”,毕业后将终生做圣职。后者称为“外学”,入修道院只为学习知识,学成后仍为俗人。修道院学校的学生一般十岁左右入学,学习期限大约为八年。
②修道院的教育内容。早期的修道院学校主要强调宗教信仰的培养,知识学习的内容不过是简单的读、写、算,以后课程逐渐加多加深,“七艺”成为主要课程体系。“七艺”是指由智者派创造的文法、修辞、辩证法,加上柏拉图后来加上的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共七种科目。前三项为高级课程,后四项为初级课程。
③修道院的教师与教学方法。修道院学校的教师完全由教士担任,教学方法主要是教师口授和学生背诵、抄写相结合。实行个别教学,学生的入学时间、学习进度和时间安排因人而异。学校的纪律十分严格,体罚盛行。
(2)主教学校
主教学校设在主教的所在地,学校的条件较好,水平也比较整齐,但数量有限。
(3)堂区学校
堂区学校设在堂区教士所在的村落,是由教会举办的面向一般世俗群众的普通学校。12世纪中期,教皇曾要求所有堂区兴办学校,这使堂区学校出现大发展趋势,成为中世纪欧洲最普遍的学校教育形式。堂区学校一般由教士或其他指定的教会人员负责,招收7~20岁的男青年入学(少数学校也招收女生)。学校的课程以灌输宗教知识为主,同时也进行读、写、算及简单世俗知识的教学。与修道院学校和主教学校相比,堂区学校的教育范围更大,培养目标更为宽泛,但学校的条件和水平较低。
2.基督教的教育思想与理论
基督教的教育思想具体体现为基督教的神学世界观、人生观(儿童观)、知识观、目的论等。
(1)神学世界观
基督教作为一种一神论宗教,设定了一个绝对的、完善的、超越的神。它无所不在,无所不能,是世界和万物的本源。基督教确立了一个超理性的信仰权威,同时又赋予其极丰富的道德内涵。在基督教看来,人和世上的万事万物一样,都是上帝创造的。敬畏与信仰上帝被基督教看成是人最基本的特性。缺了它们,人类就与动物无异。
(2)儿童观
早期的基督教在对儿童的看法上还比较宽容,自从奥古斯丁的“原罪说”被看成是罗马教会的官方学说以后,儿童也成为具有“原罪”的人,要求严格控制儿童的欲望。由于儿童的本性罪恶,要想控制儿童邪恶的本性并使其成为高尚的人就必须惩罚他们的肉体,压制他们的欲望。基于这样的认识,对儿童的约束与惩戒成为中世纪教育的重要特征,戒尺、棍棒是中世纪学校不可缺少的工具。
(3)知识观
在知识观上,基督教最典型的特征就是以神学为最高学问,世俗学问皆为其“婢女”。许多神学家都把宗教信仰看得重于理性,而且对希腊人所研究的物理学等自然科学知识不屑一顾,认为世俗学科以追求高级学科为目的,而最高的目的是神学,因而科学要服从神学,神学理论高于其他科学。
(4)目的论
基督教从其形成之日起就把传播教义、争取信徒作为重要目标,教育正是它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对人的教育过程就是使人摆脱尘世的困扰,逐渐从俗世王国中挣脱出来的过程,教育的最高目的是使人进入绝对真理的世界,成为具有纯粹信仰的人。
二、世俗封建主的教育
公元8世纪以后,随着封建制的发展和王权的巩固,有别于教会学校的、满足世俗封建主需要的教育形式和机构开始出现。世俗封建主的教育主要包括宫廷学校和骑士教育。
1.宫廷学校
宫廷学校是一种由世俗封建主倡导的,以宫廷为中心的,主要培养王公贵族后代的教育机构。加洛林王朝查理曼大帝即位后,大力发展文化教育,宫廷学校发展成为欧洲重要的世俗教育形式。宫廷学校的学习科目主要是“七艺”及拉丁语和希腊语等科目,教学方法采用当时教会学校盛行的问答法,教师按教学目的编写问答式的教材,叫学生背诵。宫廷学校主要是培养封建统治阶级所需要的官吏,但因为欧洲中世纪早期社会政教合一的特征,宫廷教育也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与教会学校有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似性。
2.骑士教育
(1)骑士教育的概念
骑士教育是西欧封建社会的一种特殊教育形式。骑士制度始于9世纪末,盛行于十字军东征的11~12世纪。它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家庭教育,即都是在封建领主的家庭里进行的,并无专设的教育机构,也没有专职的教育人员,它在骑士生活和社交活动中进行。
(2)骑士教育目的
骑士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勇猛豪侠、忠君敬主的骑士精神和技能。
(3)骑士教育的阶段
①家庭教育阶段。7岁前由母亲在家抚养和教育,其内容为初步的宗教教育,尊重长上的道德教育和身体的养护;
②侍童教育阶段。又称礼文教育阶段,7岁后,封建主之家按等级把儿子(一般为次子)送入高一级贵族的官邸中充当随仆或侍童,侍奉主人和主妇,同时学习上流社会的各种礼节,一直到14、15岁;
③侍从教育阶段。从14、15岁开始进入待从教育阶段,重点学习“骑士七技”,即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弈棋和吟诗。同时,侍从还要侍奉领主和主妇,侍从教育阶段在21岁时结束,举行授职典礼,授以骑士称号。
(4)对骑士教育的评价
骑士教育是一种典型的武夫教育,对文化知识的传授并不重视,重在灌输服从与效忠的思想观念,训练勇猛作战的本领,以培养成封建统治阶级的保卫者。
三、中世纪大学的形成与经院哲学的发展
1.中世纪大学
(1)中世纪大学兴起的背景
中世纪大学的产生是中世纪教育最具有意义和价值的历史画卷,其背景主要是西欧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的发展。由于西欧封建社会趋于稳定,农业生产稳步上升,手工业逐渐成为专门的职业,城市开始成为重要的社会活动场所,新兴的城市市民阶层成为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主要力量,提出了新的经济、政治要求和文化要求。同时十字军东征使成千上万的基督徒到东方,加强了不同文化的交流。传统的宫廷学校和骑士教育已不能满足这种需要,新的教育机构和形式开始出现。
(2)中世纪大学的组织形式
中世纪大学最初具有行会的性质,中世纪大学从性质上来看是一种自治的教授和学习中心。一般由一名(或数名)在某一领域有声望的学者和他的追随者自行组织起来,形成类似于行会的团体进行教学和知识交易。中世纪大学的基本目的是进行职业训练,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专业人才,因此,大学教育往往分文、法、神、医等专业学院来进行。
中世纪大学按领导体制可分为两种:一种为“学生大学”,一种为“先生大学”。前者由学生主管校务,教授的选聘、学费的数额、学期的时限和授课时数等,均由学生决定。南欧的大学,如意大利、法国(巴黎大学除外)、西班牙等国的大学多属此类。巴黎大学则是“先生大学”的典型,由教师掌管校务,学校诸事均由教师决定。
(3)中世纪大学的教学
最初的中世纪大学大多是单科学校,以后逐渐形成由文、法、神、医四科组成的大学。文科带有预科的性质,课程以“七艺”和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为主;法科课程包括民法和罗马法;医科课程有古希腊医师的著作、阿拉伯医学名著和临床实习;神学课程主要是《圣经》和教义。学生学完文科课程方能进入法科、神学科、医科学习有关专业课程。
中世纪大学教学用拉丁语,教学方法是讲课、复述、辩论。中世纪大学已有学位制度,学生修毕大学课程,经考试合格,可得“硕士”、“博士”学位。最初,这两种学位并无程度上的差别,以后分化成表示不同学术水平的独立的学位。
(4)中世纪大学的特征
①行会性:指教师与学生组成的行会团体;
②制度化:指知识传承的制度化、人才培养的制度化;
③国际性:指招收欧洲各地学生、自由流动、教学资格互相承认、应用共同的语言;
④独立性:指自治的行会组织,拥有特权,独立于政府和教会之外;
⑤流动性:指师生可以随意流动;
⑥宗教性:指宗教和教会在大学发展过程中是首要因素和基本依据。
(5)中世纪大学的意义
①中世纪大学打破了教会垄断高等教育的局面,利用教会与世俗政权之间的矛盾,争得了一些特权,有一定民主和自由,有利于科学研究和学术的繁荣,培育了一代新的科学家和思想家。
②中世纪大学成为近现代大学的直接起源,是西欧中世纪教育的重大成就。
③中世纪大学也有局限性,由于当时教会势力强,中世纪大学并没有摆脱宗教的束缚,教会势力很快就渗进了大学,宗教色彩浓厚,大学教学受经院哲学影响很深,存在着烦琐主义和形式主义的弊端。
2.经院哲学
(1)经院哲学的概念及其特征
经院哲学是西欧封建社会中的统治思想和官方哲学,是一种为宗教神学服务的思辨哲学。因产生于天主教的修道院(经院),所以被称为经院哲学。它渊源于2世纪的教父哲学,真正形成于中世纪中期以后。
经院哲学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它以“经院”(即教会所办的学校)为生存环境,二是它以“辩证法”(即亚里士多德所说的论辩推理)为操作原则。它是使基督教神学理论研究更加深化、更加专业化、更加思辨抽象的一种结果。训练有素的经院哲学家们严格运用逻辑推理和辩证法的手段,对哲学、特别是神学的各种命题进行论证,以便推导出确定无疑的真理。
(2)唯名论与唯实论之争
唯名论与唯实论之争使古希腊时期开始的关于概念与物体、共相与个别关系问题的争论到达了白热化的程度。这场争论对欧洲学术的发展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
唯实论认为,一般概念是存在于个别事物之先的某种精神实在,是第一性的,而物质世界是第二性的,服从于、统一于精神实在。依据这样的理论,基督教关于上帝的学说,关于神的至高无上地位的理论是不可怀疑的。神学是最高的学问。
与唯实论相比,唯名论者更加强调逻辑分析、理性思维的重要,而且认为只有个别的、具体事物才是真实的。“一般”只代表许多事物的名词,而不是客观的实在。
经院哲学的集大成者是多明我会僧侣托马斯•阿奎那。阿奎那的工作把经院哲学推上高峰,同时也使这一学说所代表的唯理主义达到极端,从而促成了经院哲学的衰落。经院哲学使人相信,神是可以了解的假设,自然与世界是有序的整体,这种提法虽然暂时加强了神对世界的控制,但是同时也造成了产生近代科学的土壤。
四、新兴市民阶层的形成和城市学校的发展
1.新兴市民阶层的形成
11~12世纪开始,西欧城市重新形成,城市中从事商品生产和交换活动的手工业者、商人构成了市民阶层,他们是资产阶级的前身。
2.城市学校的发展
新兴市民阶层具有本阶级的特殊经济利益和政治斗争的需要,这些利益和需要必然反映在教育上。然而,当时的学校教育,无论是掌握在教会手中的教会学校,还是为世俗封建主所把持的诸如宫廷学校之类的世俗学校都不能满足这种需要,因此,一种新型的学校形式应运而生并很快发展起来,即城市学校。
城市学校并不是一所学校的名称,而是为新兴市民阶层子弟开办的学校的总称,里面包含不同种类、不同规模的学校。城市学校内部虽然在课程设置、教师成分、学习年限等方面各不相同,但与传统学校相比,城市学校作为一种新的学校类型也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1)在领导权上,最初的城市学校大多由行会和商会开办,后来逐渐由市政当局接管,由市政府决定学费金额、选聘教师、支付工资、确定儿童入学资格等;
(2)从内容上看,城市学校强调世俗知识,特别是读、写、算的基础知识和与商业、手工业活动有关的各科知识的学习;
(3)从培养目标上看,城市学校主要满足新兴城市对从事手工业、商业等职业人才的需要,因此城市学校虽然主要是初等学校,但也具有一定的职业训练的性质。
城市学校是适应生产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利益需要而出现的新型学校,其出现标志着新兴工商业阶级的要求和力量,它打破了教会对学校教育事业的独占权。到15世纪,几乎西欧所有的大城市都办起了城市学校,城市学校的兴起和发展对处于萌芽阶段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成长起了促进作用。
五、中世纪教育的特点和意义
1.中世纪教育的特点
(1)宗教化、神学化;
(2)保守,发展缓慢;
(3)开放性,普遍性,受教育人群扩大,对教育的认识未分化。
2.中世纪教育的意义
(1)为西方文明发展留下了大量的遗产;
(2)形成了一个较大的学校系统;
(3)教育思想首先强调德育,为后来的德育提供了很多见解,其次提出了很多教学方面的合理的问题,如分班教学,中世纪教育家跃然推崇经院哲学,试图调和信仰和理性的矛盾,这偏偏为理性的发展打通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