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文学概要(第五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民间文学的立体性特点

关于民间文学特性与范围界说,学术界一般的看法已如上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在民间文学的教学与研究中,发现民间文学的描写研究[23]是重要的基础,但人们往往不大理解,不大重视。追寻其原因,可能与对民间文学特性的认识有关,所以我在1981年所写的《加强民族民间文学的描写研究》一文中提出了“立体性”的概念范畴。由于当时条件所限,未能具体详说,只简单介绍了一点[24],在这里较全面地作一些阐述。

我以为民间文学的立体性是民间文学区别于作家文学的非常重要的特点,它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民间文学作品在民间口头流传时,必然会产生种种不同的说法,这即是民间文学作品的“异文”。每一种异文只能代表作品的一个侧面,所有异文的总和,才是作品的全貌。所以民间文学作品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是立体的,是由所有不同的“异文”所代表的各个侧面组成的一种立体。而作家文学一般只有一种定稿在流传,初稿是不传的,所以是单一的平面,同民间文学的多侧面、立体性不一样。过去记录民间文学,只记一种异文,以偏概全,就是由于不了解民间文学的立体性特征之故。如此套用作家文学的做法,显然不妥。

第二,民间文学作为一种口传的文学,是与表演性相联系的。民歌的文学成分——歌词,与它的音乐成分——曲调密不可分,有的还结合着舞蹈动作、歌舞表情。民间故事与曲艺的演出当然也有表演或表情的成分在内,是带有综合性的活的立体艺术。这与单纯作为语言艺术的纯文学作家创作大不相同。如果忽视这种立体性特点,只孤立地看民歌的歌词,往往不能对作品有全面的了解,这对欣赏与研究都不利。因此,对民间文学作品的表演性进行描写研究,保存它的立体性特点的原貌,就显得非常重要。过去一些民间文学的搜集者,对民间文学作品只取其文学一端,只记本文而不顾其表演性,将其与作家文学等同看待,其错误主要在于忽视了民间文学的这种立体性特点。

第三,民间文学与人民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它往往是在一定的文化空间中触景生情的即兴创作。这种即兴创作的特点,在民间歌谣创作中尤为明显。不少歌手可以看到什么就编什么、唱什么,在对歌比赛时更能随机应变,听对方唱了一首立即迅速编出新词来应对。故事讲述时即兴创作也有所表现,一些故事家善于有针对性地讲故事,根据场合的不同和听众的不同而增减某些内容,挑选某些合适的题材,有所强调,有所删除,以适应环境与听众的需要。这就是说,民间文学是在一定的社会场合环境中产生与发展的,即兴创作离不开它的具体场合环境。从民间文学与场合环境的多方面联系中,也可以看出它的立体性特点。如果我们对民间文学的创作场合环境与针对性不加重视,对这种文化空间不作描写记述,往往就不能理解它为何如此创作与表演,对其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也会莫名其妙。

第四,民间文学有多功能性、实用性。它是人民在劳动中不可缺少的实用工具。如劳动号子离不开劳动动作,它们的内容与形式都是由劳动动作的特点所决定的,各种不同的劳动动作产生不同的劳动号子,以便统一大家的劳动节奏、减轻疲劳、鼓舞情绪、提高劳动效率。民间文学也是人民群众在社会斗争中实际运用的斗争“武器”,与具体的斗争情景密不可分。民间文学是实用艺术,它在人民生活中也有许许多多实际功能。这就是民间文学的多功能性(关于民间文学的实用价值,将在第二章中详述)。这种多方面的社会功能,同样表现了民间文学的立体性。民间文学的这种实用性与多功能性,同一般作家的“纯文学”创作是不一样的。因此,在记录民间文学作品时应同时对它所起的实际作用作具体的描写记述,否则,就不能真正看到它的庐山真面目,等几百年后,人们看这文本就像我们看《诗经》中的民歌那样往往莫名其妙了。

第五,民间文学有多种科学价值,必须进行多角度的研究,从社会科学乃至某些自然科学的各个方面对它进行考察(关于民间文学的科学价值,亦详见第二章)。之所以要进行多角度的研究,就是由于民间文学本身的内容和形式是立体的,具有多侧面、立体性。民间文学往往是不自觉的艺术创作,它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紧密联系着,深刻地表现了人民群众在各种社会条件下的思想感情,真实地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与不同的民族、地区、时代等多方面的特点紧密相连。这种立体性,不只是“三维空间”的立体,除长、宽、高之外还要加上时间,所以是“四维”的立体。同时,它还有深刻的内涵,具有多层次的本质特点,这种内部空间是立体的,为第五维。还有第六维——环境,这环境场合也是立体的,相当大地关系到它的生息兴亡与发展变化。

总之,民间文学是在六维立体的社会场合环境中产生的,具有表演性、实用性和即兴创作特点的立体文学,是不断变化的活的文学。就像活鱼在水里游动而离不开水一样,民间文学也离不开它的创作流传环境、背景和实用功能、变异流动生态,它密切联系着时代与社会,成为历史的见证、社会的反映。因此,我们不能与作家书面文学等同看待而忽视了民间文学的立体性特点,否则,就会在搜集整理时把“活鱼”变成了“鱼干儿”或“鱼画”而使它失去了艺术的活性。

认清民间文学的立体性特点,有着巨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这种立体性与民间文学的口头性、变异性、表演性、多功能性等特点有关,却又是一种带有综合性的更大的特点,这是对民间文学特征的一种新的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论概括。过去由于对立体性缺少认识,大大影响了民间文学搜集整理与研究、出版工作的效益,造成了许多不可弥补的损失。如今是重视民间文学立体性的时候了。我相信,充分注意民间文学的立体性特点,并在实际工作中认真对待这种特点,将会大大增强民间文学研究的基础——描写研究,提高民间文学搜集整理工作的科学性与文学性(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的特有的文学性),这样研究工作与出版工作也必然会打开一个崭新的局面吧。[25]

近十多年来对傩戏、目连戏的调查研究,开辟了中国戏曲研究的新境界。我以为这主要是由于对民间戏剧立体性特点全面认识的进步。过去的戏曲研究是纯文艺的,所以对傩戏、目连戏等和民间宗教仪式结合在一起的民间戏剧很不重视。自从80年代中后期注重“仪式研究”的社会文化意义,从它们的“民间性”特点出发,进行立体调查,就有了巨大的突破。研究中国戏剧史的刘祯博士说:“概括地看,以目连戏、傩戏为代表的这种民间戏剧的表演主要有三大特征,即仪式性、民俗性和质朴性。从形式上看,仪式性游离于戏剧之外,这也是文人创作或改编删除的原因,但是站在民间的立场,这种仪式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必不可少的,仪式是演出的目的所在……与他们的生存、生活息息相关,在演出的仪式中,在必不可少的‘开台’‘扫台’中,寄寓了人们的理想和愿望,寄寓了人们纳福禳灾、招祥祛凶宗教式的心理情结……”过去忽略了这一“最易将民间与文人士夫艺术戏剧区分的标志”,“对民间戏剧是一种弃置与割裂”,所以如今这种“对目连戏、傩戏的调查与研究,开拓了人们对民间戏剧崭新的视野空间”。[26]这种对立体性特征的开拓,抓住了民间文艺与文人士夫文艺最大的不同点进行调查研究,确实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当然,除对表演仪式进行研究外,还需对立体性的其他方面,如异文比较、演出形式、实用功能体现的民间思想、即兴发挥、观众反映与参与等许多方面,进行更深入的调研。这样就可以“重写戏剧史”并建立一些戏剧文化学的新学科,如“戏剧文物学、戏剧人类学、戏剧社会学、戏剧管理学、戏剧观众学、戏剧心理学、戏剧民俗学、戏剧宗教学、戏剧文献学等等”[27]。我以为这就是抓住了立体性特征而进行立体研究所出现的新开拓、新气象。如果更自觉地去进行这种“立体研究”,民间文学的各个方面(包括故事、民歌、民谣、谚语、谜语、长诗、曲艺等)都会取得许多新的发现和成果。立体性正是民间文学区别于文人作家文学的最显著也是最重要的特征之一。苗族学者潘定智教授的《民间文艺生态学》就是对立体性理论的新的发展。其他还有不少成果,这里不一一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