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为什么要学习美学
我们说明了美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性质,也就可以说明美学对于当代青年的价值和意义,扩大一点说,就是美学对于所有当代人的价值和意义。
这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看:
第一,从人生修养方面来看。
大家知道,人除了物质生活的需求之外,还有精神生活的需求。这种精神生活的需求就是精神超越的需求。人和动物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就在于人能够从实用中提升出来,从个人物质生活的实践中提升出来,一方面进行审美的体验(感兴),另一方面进行纯理论的思考。这就是精神超越的需求。如果丧失了这种精神生活,丧失了精神超越的兴趣,人就不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
我们在前面已经说过,并且在后面各章将会进一步说明,审美活动是人的一种以意象世界为对象的人生体验活动。这个意象世界照亮一个诗意的人生,使人超越“自我”的有限天地,回到人和世界的最原初的、最直接的、最亲近的生存关系,从而获得一种存在的喜悦和一种精神境界的提升。这种回归,这种喜悦,这种提升,是人的精神需求,是人性的需求。所以审美活动对于人性、对于人的精神生活是绝对必要的。而美学可以使人对于审美活动获得一种理论的自觉,因而它对于一个人的人性的完善,对于一个人的人生修养,也是不可缺少的。
第二,从理论修养方面来看。
历史上很多哲人都把人的知识分成两类:一类是关于世界上具体事物的知识,如天空为什么会闪电,植物生长和阳光、水分、肥料的关系等等,这类知识多半产生于人类物质生活的需要;还有一类是关于宇宙人生的根本问题的探讨,如宇宙万物的本原是什么,人生的意义是什么,真、善、美是什么等等,这类知识就是前面提到过的那种纯理论的思考的产物。进行这种纯理论的思考,并不是出于物质生活的需要,而是出于人类的精神生活的需要。人当然要从事物质生产实践活动,否则人类社会生活就不能维持。但人又往往要从物质生产活动中跳出来,对于人生、历史、宇宙进行纯理论的、形而上的思考。这种思考并不是出于现实的兴趣(不以实用为目的),而是出于一种纯理论的兴趣,因为这种思考并不能使小麦增产,也不能使公司增加利润,但是人们仍然不能没有这样的思考。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一开头就说:“人类求知是出自本性。”就是强调,人的理论的兴趣是出自人的自由本性,而不仅仅是为了现世生活的需要。当代解释学大师伽达默尔也说:“人类最高的幸福就在于‘纯理论’。”又说:“出于最深刻的理由,可以说,人是一种‘理论的生物’。”(注:伽达默尔:《赞美理论》,第26页,上海三联书店,1988。)我们前面说,美学从根本性质来说,就是这样的理论性的学科。一个当代大学生,就他的思维方式和知识结构来说,不能只有具体学科的知识,如物理学的知识,经济学的知识,法律学的知识,等等,而且还应该有纯理论的兴趣和知识,其中包括哲学的兴趣和知识,也包括美学的兴趣和知识。一个当代大学生如果缺乏这种纯理论的兴趣和纯理论的知识,那么他的思维方式和知识结构应该说是不完整的,是有重大缺陷的,因为他只具有实际生活的知识,而缺乏人生的智慧。
以上两个方面,就是美学对于当代青年的价值和意义,也就是当代青年学习美学所应该追求的目的。当代青年学习美学,主要就是这样两个目的:一个目的就是完善自身的人格修养,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学习美学增强审美的自觉性,更自觉地通过审美活动去追求一种更有意义、更有价值和更有情趣的人生;再一个目的就是完善自身的理论修养,完善自身的思维方式和知识结构,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学习美学培养自己做纯理论思考的兴趣和能力,也就是对于人生,对于生命,对于存在,对于真、善、美,对于这样一些根本问题进行理论思考的兴趣和能力,从而使自己在获得各种具体学科的知识之外,更能获得一种人生的智慧。当然,除了上述两个主要目的,大学生学习美学也还可以有其他一些目的,如:
提高自己的艺术创造和艺术欣赏的能力,提高自己的审美设计的能力,扩大知识面,等等。但这些并不是学习美学的主要目的。
以上都是针对当代青年来说的。其实,不仅仅是当代青年,所有的当代人,如果条件允许,都应该学一点美学。这种必要性,一方面是由美学学科的性质决定的,另一方面则是由人的本性决定的。因为从根本上说,人不仅是社会的动物,不仅是政治的动物,不仅是会制造工具的动物,而且还是有灵魂的动物,是有精神生活和精神需求的动物,是一种追求心灵自由即追求超越个体生命有限存在和有限意义的动物,同时,用伽达默尔的话来说,人还是一种理论的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