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5 模型的拓展
前面的模型都是假设地方的数目N很大,每个地方相对于全国经济来说都非常小,都无法改变资本的净回报率ρ,也即ρ被视为给定的。现在假设只有两个地方政府,即N= 2,这时两个地方政府之间会存在直接的互动,从而可以影响均衡时的资本净回报率。这时可以求出静态博弈时的纳什均衡解,给定第二个地方政府制定的资本税t 2,第一个地方政府的目标是

根据均衡时资本的回报率在两个地区相等,可以得到
又由可以得到

(3. 22)式两边同时对t 1求导数,得到

为了求解简单,我们下面仅考虑两个地方同质的情况下对称均衡的结果。[1]此时
由此可进一步得到

可以证明当时
此时地方政府的公共品的提供会不足。
这时候,不等式左边第二项中的
是地方政府降低税率对资本流入量的弹性,当这一项较小(该项为负数,即绝对值较大)时,地方政府降低税率对资本的“吸引效应”比较大,会导致公共品提供不足更容易发生。由不等式左边第三项
可知,随着η1的增大,公共品提供不足会越来越严重。在极端情况下,当地方政府只在乎地区的经济增长率时,打到底线的竞争的后果是征收的税率为零,政府这时候不提供任何公共品。
政府的财政支出除了用于提供生产性公共品和非生产性公共品外,还可以用于自身的消费。这里的政府消费当然也可以包括官员腐败性消费。此时政府的目标函数假设如下:

此时,政府预算约束由(3. 17)式变为

在(3. 15)式、(3. 16)式和(3. 23)式的约束条件下,求得[2]

这时,由于(3. 24)式中因此非生产性公共品的提供也会不足。当δi> 1时,与没有加入政府消费时的情形相比,加入政府消费之后的非生产性公共品提供不足将更加严重。由(3. 25)式可知,当ηi足够
大时,即当
时,f ib<1,此时存在生产性公共品的过度提供。
前面都是假设税率可以由各个地方政府自己制定。下面讨论当税率由中央政府统一制定、地方政府无权改变税率、只能通过提供基础设施来吸引投资时,公共品的提供是否会出现不足。假设税率是t,资本自由流动下资本税后回报率相等的条件是f ik(1- t)=ρ,由此式可以得到f ikk d k i+ f ikb d bi= 0,即

这时地方政府最大化居民的利益为

上式对b i求导,加上(3. 26)式,可以得到一阶条件如下:

由此可知,当地方政府足够偏向GDP增长时,即当
时,成立,此时非生产性公共品的提供会不足。而且随着ηi的增大,非生产性公共品的提供不足会更严重。特别地,当地方政府完全在乎GDP时,非生产性公共品的提供量为0。
注释
[1]非对称均衡的求解过程见本章附录F。
[2]具体推导过程见本章附录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