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性社会组织概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四 发展建议

(一)准确定位:明确信息支持型社会组织的基础信息支持功能

信息是现代社会的重要资源形态,有效及时的信息供给有利于维系社会组织生存与发展。支持性社会组织发展有必要保证信息支持渠道的畅通和所提供信息的质量。调查发现,大部分组织在为社会组织服务时并非以信息支持为重要业务,更多的是将其作为辅助内容,这种现象可能影响被支持组织的有效信息获取。为此,建议在全国范围内有针对性地筛选典型的信息支持型社会组织,保证这些组织的信息查询、信息流通、信息传播或交易等功能。就提供对社会组织发展有利的公共性信息的组织,相关部门或组织应给予必要支持,保证这些组织的良性发展。

(二)重点支持:网络化信息支持服务业务

在信息时代,互联网已以意想不到的方式改变着我们的工作生活,电子商务、手机终端、微信销售等映入眼帘,B2B、B2C、O2O等模式被开发,变化的世界让公益慈善领域也必须做出回应。现在大多数社会组织都建立门户网站向外自我推广并进行组织信息披露,也有部分组织以联盟方式存在并为社会组织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撑,还有些组织进行信息交易,这些都融入了网络的要素。然而,调查发现这些组织的地域分布极不合理,打破这种格局有必要进一步拓展网络化信息支持业务,用互联网将信息锁定在网络中,突破地域限制,让信息获取越来越便捷。类似百度慈善捐助平台,总部设置在北京,但服务拓展到全国。百度在以往的捐助平台上推出整合升级平台,定位于公益信息展示、查询、传播和公益项目筹款,依托于百度技术和资源优势,渗透和整合搜索、地图、百科等核心产品和流量入口,方便个人与社会组织便捷地接触、关注、体验、参与、支持及反馈评价公益机构和项目,也便于社会组织进行项目发布、信息披露、理念倡导、品牌宣传和劝募等,同时也为相关政府部门和科研机构提供决策管理和研究的数据支持。可见,应大力支持网络化信息支持业务,打破地域限制,增加信息使用率。

(三)深度挖掘:“互联网+”与社会公益慈善领域的结合

“互联网+”已被广泛运用到经济、政治与社会等领域,这预示一个时代的到来。现在很多社会组织已在运用互联网做公益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以行业自律为目标,通过互联网逐步建立慈善捐助信息统计、披露和公示制度,及时向社会发布相关慈善捐助活动信息。USDO联合全国100多家公益机构共同发起独立公益网络平台,通过互联网将社会组织联合起来,在一套普遍接受的USDO自律原则下社会组织相互交流共享信息。这些组织做出了表率,但不够,中国公益刚刚起步,公益慈善领域还要挖掘更多“互联网+”业务,尤其发展社会创新领域。

(四)积极打造:信息国际化的社会公益慈善生态圈

良性的公益生态圈是社会组织稳定发展的重要条件,积极打造公益生态圈是对社会组织最大的支持。信息网络化与国际化都不可偏废,网络化意味着信息传播渠道通畅,国际化意味着信息数量和质量提升。国际互助网将传统公益慈善模式与现代公益慈善模式相互结合,创新性地搭建了国际化的公益项目运营管理平台、国际首创的爱心物资互助交易平台、世界独创的国际互助发展交流平台。这一类型网站有必要继续推广,让信息流动渠道与范围得到发展,打造良性生态圈。

主要参考文献

爱名圈:《截至2015年全世界域名总数到底是多少?3.115亿个!》,《爱名网》2016年1月25日,参见http://www.22.cn/news/2016/0125/5569.html。

环球网科技:《全球互联网网站数量破10亿网民数量逼近30亿》,《环球网科技》2014年9月18日,参见http://tech.huanqiu.com/internet/2014-09/5142584.html。


[1] 包含传统和新媒体。

[2] 前者以提供免费知识与信息为主,后者以提供精准服务为主。

[3] 资源包括合作伙伴、志愿者、粉丝、用户、帮扶对象等。

[4] 为社会组织提供存活与发展相关信息是信息支持型支持性社会组织的主要特点。一般情况下,信息提供涉及是否、多少及快慢等内容。在是否问题上,主要关心为社会组织所提供的信息是否有效,这涉及需求对接问题,如为A组织提供其他组织的基本信息查询,如果所提供信息并非该组织所需时,那么信息对A组织无效。在多少问题上,主要关注信息质量,涉及信息的权威性问题。在信息是否有效问题上,涉及信息传递速度问题。从全面、权威到速度,这些信息获取与传递要求都指向网络化信息支持。

[5] 包括微创意募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