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我们的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文选(2012-2015)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中国精神:民族性与时代性

邹广文

邹广文,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注: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03/17/c_115053093.htm。)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在实现中国梦这样一个伟大的历史使命的进程当中,中国精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课题。中国精神的提出实际上也就是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的历史进程中,必须要展示的全体中华民族的精气神,这是实现中国梦所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中国精神的现实意义

中国精神是生发于中国文明的传统、贯穿于现代中华民族崛起和复兴的历程、具有强大凝聚力和感召力的思想观念。当我们提中国精神的时候,实际上它是一个生成性的、具有历史传承的要素,是从过去经现在走向未来的一种精神,是一个进行时,而不是一个完成时。

中国精神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文化的复兴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文化复兴具体要落实到提升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在世界文明发展的舞台上展示中国文化上来。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精神代表着中华民族健康发展的一种方向。人是一种目的性的存在,这是人和动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区别。从人的目的性的角度讲,也就是强调人是一种追求意义、为人生规划方向、具有未来的明确的目的性指向的存在。一个人是这样,一个民族同样也是这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可以说是代表全体中国人共同努力的一个方向。所以中国精神的构建,是中华民族复兴内在的、自觉的要求。实现中国梦,中国精神自然就体现于其中。

谈中国精神要基于全球化的背景。中国精神并不是仅仅着眼于中国自身的发展,中国今天的发展已经是全人类的、全球化的发展大潮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全球化时代,地球上任何一个角落所发生的事情,都可能会引起全世界的关注,所以在全球化时代,从理论上来讲,已经不会具有那种纯粹地方的、民族的、自我封闭的发展了。正因为这样,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当中,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当中确立的中国精神,必然要体现出时代的、开放的精神。

今天,我们倡导中国精神,其现实意义可以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识别民族身份。在世界舞台上,中华民族文化、中国人的形象、中国人的气质、中国气象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这个问题提醒我们,一个人当把自己关在自己屋里的时候,当在自己私人空间的时候,大可不必强调自己的形象、自己的身份问题。但是今天在全球化的时代,人类进入普遍性的交往了,这时候就要强调中国精神,强调文化身份,因为我们要把中华民族最优秀的、最亮丽的形象呈现给世界。

第二,激发民族的创造性活力。民族的创造性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个民族最深厚的创造力的源泉,是这个民族从历史走向未来的内在气质、内在品质、内在的精气神。中国精神是激发民族创新能力的重要抓手,因为所有的创造性都要有原动力,这个原动力是来自中国精神的。

第三,凝聚社会的道德。中国精神对于培养良好的社会风气、培养民族的凝聚力、培养全民族的文化认同感,从而建构起具有责任和担当的、富有时代精神的社会道德,同样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第四,构筑民族的信仰。一个人需要信仰,一个民族也要有信仰,信仰是支撑一个人坚定不移走向未来的重要的文化支点,一个有信仰的民族才能够真正赢得未来,所以信仰对于一个人来说非常重要。比如,作为一个有责任的企业家,要有担当意识,要把经营企业作为一项人生事业去做,而这是和精神的、气质的培育相关联的。因此无论是从个人还是民族来讲,培育信仰至关重要。

二、中国精神的民族性

中国精神的民族性指中国精神植根于悠久的民族文化传统中。中国精神是一个具有历史承传的文化之和,是从过去到现在并走向未来的流淌的河流。从动态的角度、从文化的源头来说,中国精神可以从《周易》中所讲的乾卦和坤卦的卦辞中得到很好的诠释:乾卦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坤卦讲“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乾坤代表着天地,天地之间就是人,所以天、地、人在中国被称为三才,人类所有的文化故事都是在天、地、人这三个维度当中运行展开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浓缩了中华民族精神追求的最集中的本质。

承接着这一思路,从总体价值取向上可将中国精神概括为以下两句话:“贵和持中,自强不息”。人生在世,其基本的使命无非有两个:一是为人,二是处事。贵和持中是做人的要求,每个人做人都要贵和持中,贵和持中和坤卦里所讲的厚德载物的道理有相似性,也就是说我们为人要宽容,人和人要和睦相处,不要以一种偏执的情绪去和别人打交道,更不能以一种两极对立、非此即彼的心态去和别人交往;第二句话就是对做事的要求,要自强不息,即是说一个人要想强大自己,必须坚持再坚持,即使身处逆境也不放弃努力,要通过自身持之以恒的努力和付出,成就一个强大的自己。

所以,把“贵和持中,自强不息”作为中国精神民族性的总体价值取向来概括,这样一种表达基本上可以从传统的角度集中概括中国精神。

《论语》中有云:“礼之用,和为贵”。意思是把礼用来指导我们的社会生活,首选的价值诉求就是“和”,所以“和为贵”,“和”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社会秩序呈现出良好状态,“和”不可或缺。“和”这个字最原始的发音是发四声。“和”是什么?有成语叫“一唱一和”“随声附和”,这个“和”给我们一个重要启示,它是两种不同声音非常美妙的搭配。这个“和”包含着差异性。今天强调“和”,首先应该容忍不同的意见,容忍不同的声音,比如建设和谐社会,它是一种包容着差异性的社会,有差异性,和谐社会才会丰富多彩,否则就是千篇一律,和谐社会应该讲求文化在实践过程当中的异质性,它不是一个自里向外的同质性过程,同质性即从本质上是相同的,如果同质就没有活力了。中国古代思想家们也有类似的表达,“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国语·郑语》)。意思是说如果完全相同的话,就没有继承、没有生长了。为什么“和实生物”呢?因为“和”本身包含着差异性。孔子讲“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个“和”实际上就包含着差异性。唯有存在差异性,我和你不一样,我们才能产生彼此的相互欣赏,才能够在相互欣赏、相互交流当中求同存异,达到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化认同,这是强调“和”的作用。

“中”就是强调要秉持中性的、中道的、中庸的智慧,防止过犹不及。什么事情都不要追求极端化的状态,这种两极对立的状态不利于事物的发展,要防止过犹不及的状态。“中”是华夏民族的重要生存智慧,它提醒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要走极端,而应该执两用中、允执厥中,追求中庸、中道、中和的人生。所以,“中”是中国传统文化当中重要的价值资源,至于说“中国”的“中”,不完全是一个地理性的概念,更多的是一种文化品质,它是中国人为人处世、行言立事的一种生活态度。这是我们把握“中”的一个重要特点。“贵和持中”就是人与人相处之道、人与社会相处之道以及民族和民族相互对话、相互交流之道。

“自强不息”的道理大家把握起来更为容易,更为明确。中华民族是以吃苦耐劳、坚韧不拔著称于世的。对中华民族,世界各个民族都有一种鲜明的感受,就是中国人吃苦耐劳,我们的先辈走西口、闯关东、下南洋,乃至于漂洋过海,远走他乡,但不管走到何地,总能在相对恶劣的环境下打拼出一片生存的空间来,这和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气质有着最直接的关联。不光历史这样,回想一下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所取得的巨大历史成就,同样和我们自强不息的民族品质有着最直接的关系。

如果对中国精神的民族特征做进一步的阐释,可以把“贵和持中”进一步表达为中国人的中性智慧、中道品质。

所谓中性智慧,就是中国精神民族特征的一个重要方面。中性智慧,就是前面强调的中庸、中道、中和的品质。可以结合一些文化原典,对这种判定做相关的论证。孔子曾经讲过这样一段话:“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在孔子心目中,中庸作为一种道德,是非常至高无上的道德品质。一个人如果涵养着中庸的品质,对于做人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前提。但是孔子接着又做了第二种感叹,“民鲜久矣”。很可惜老百姓已经很久不具备这种道德了。孔子为什么发出这种感慨呢?回顾历史,孔子所处的年代世风日下、礼崩乐坏,正处在一个激烈的社会转型时期,周礼被崛起的诸侯破坏殆尽,整个社会风气变得越来越坏了。诸侯并起直接导致了犯上作乱,君不君、臣不臣,整个社会秩序受到了挑战,所以孔子感叹社会风气的败坏,才感叹“民鲜久矣”。孔子的历史使命由此也确立起来了,就是要重新找回社会应有的秩序,就是克己复礼。而中庸作为一种道德急需在社会得到传扬、得到呼唤,因此这也是孔子整个思想构建当中非常重要的目的追求。

孔子这种中性智慧所表达的理想,可以从人格理想与审美理想两个方面讨论。

首先,孔子心目当中的人格理想。据《论语·雍也》记载,孔子讲过这样一段话:“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里讲的“质”与“文”说的是如何做人,即一个人的“本色”和“角色”。“质”就是本色,“文”就是角色。当我们讨论一个人的人格的时候,无非是要从一个人的本色和角色两个角度来看这个人。孔子认为如果一个人的本色胜过了角色,这就走到了一个极端,就显得很粗野,不文明,没有教养,“质胜文则野”;反观另外一种做人的状态就是“文胜质”,就是你的角色胜过了本色,甚至人们在你的日常行为中都看不到你的本色了,这同样不好,这又走到另一个极端了,即“文胜质则史”。什么叫“史”?“史”就是太迂腐,太匠气,不懂得变通,所以孔子认为这两种极端都不是做人的理想状态,孔子从一种中性的、中道的视野出发,提出了第三种做人的理想“文质彬彬”。“彬彬”就是恰如其分、恰到好处,“文质彬彬”的意思就是把本色和角色调整得恰到好处的时候,在本色和角色当中保持一种平衡和张力的时候,你就成为君子了。所以君子之风是什么?是“文质彬彬”,也就是该本色的时候本色,该角色的时候角色,即“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要随着社会交往环境的变化,调整自己与人打交道的心态。

从文质彬彬的角度要求,社会要想和谐,地位低的普通人应该高调地去活,要自尊自爱自强,反过来自认为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应该低调一点去活,不要刻意去强化自己和别人的不同,这样的话相互宽容、相互理解,社会才能够慢慢培育出比较和谐的、相互可以交流的局面。

孔子心目当中的审美理想为:“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文学艺术作品可以表现快乐,所有的文学艺术都是抒情的,但是要表现快乐而不过分,“淫”在这里面就是过分的意思。同样,孔子说文学艺术作品也可以表现哀愁,但是同样要有一个尺度,即不伤感,表现哀愁而不伤感。因此,要把握一个很好的尺度,在哀和乐之间、喜和悲之间找到一个很好的张力,就是感情的表达抒发要适度、含蓄。孔子所讲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这种审美原则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整个文学艺术,是中国美学精神的集中表达。这种美学精神,有的学者把它概括为“中和”之美,其实还是“贵和持中”的具体表达。我国著名学者朱自清先生曾认为中国文化是“月亮文化”,仔细想想“月亮文化”的特点就是含蓄、阴柔、适度。阴柔之美是中国美学的常态的审美精神,考察一下中国的文学艺术,就会发现以月亮为题材的文学艺术特别多。“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中国古代的诗词歌赋以月亮作为题材的可以说是汗牛充栋。不光诗词,中国的音乐也是这样,《二泉映月》《春江花月夜》《彩云追月》《平湖秋月》等等,以月亮作为审美对象的作品非常多。总而言之,中国的审美精神还是强调、应和、暗合了孔子所讲的哀而不伤,因此中国的审美原则最后造就了中国人含蓄、适度、平和,追求阴柔之美的审美情怀。孔子给我们划定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理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深远的,它是一种中和之美,是中性智慧表达的一种特殊形式。

我们从孔子的人格理想和审美理想这两个角度看到了其所倡导的中性智慧、中道原则的独特而重要的作用,从而也看到了“贵和持中”作为中国精神传统民族特征的表达。培育中性智慧的核心就在于克服两极对立的思维方式,从改革开放的时代性角度来看,要培养这种中性智慧,特别是在当今社会生活中,可以从三个角度进一步做这方面的发挥和延伸。

第一,天与人的和谐。天人和谐重点是要很好地解决在大的社会发展、经济发展背景下,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真正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生态文明建设也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重要的历史课题。现在五位一体的发展模式,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把人与自然的和谐摆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

第二,人与人的和睦相处。在和谐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应该有一个和睦相处、非常友善的社会氛围。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每个社会成员多一点换位思考,多一点感恩意识,这是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的重要举措。所谓换位思考,从最基本点来讲就是心里要有别人,孔子曾经讲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就是一种换位思考,自己不想要的不要强加于别人。无论是普通人还是领导干部,都要学会换位思考,不要以为你所思所想都是最英明的,一些地方干部往往都是以高屋建瓴的心态在做事情,好像老百姓都很愚昧。其实毛主席早就讲过,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往往是幼稚可笑的,所以换位思考很重要。

第三,人与物的均调。人与物的均调,重点强调的是社会的公平、正义、公正。这也是下一步中国社会发展必须认真去消化和解决的问题。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中国经济迅猛发展,经济“蛋糕”做得很大,但是老百姓现在最关注的不是“蛋糕”的大小,而是“蛋糕”如何去分。社会要创造公正的氛围,就要让全体中国人民共享改革的成果,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等等。人与物均调,就是社会发展过程当中,不能允许社会的不公正出现,少数人占有多数财富,而多数人占有少数财富,因为社会主义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就是社会公正。天人和谐、人与人和睦相处、人与物均调,都是在培育中性智慧当中需要认真去消化的一些课题。

从时代性的角度来看自强不息的价值,可以从三个方面进一步强化:一是要培育中华民族的忧患意识,二是要培育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脚踏实地的实践风格,三是要培育持之以恒的心态。一个有忧患意识的民族才能够赢得真正的未来,所以忧患意识从古至今都是中华民族非常重要的精神气质,《诗经·小雅·小旻》当中也有这样的话,要“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这就是忧患意识。所有伟大的理想都要通过脚踏实地的努力才能够实现,做事情不能眼高手低,一个人是这样,一个民族也是这样,再好的决策都要脚踏实地去实施,这也是自强不息的应有之义。另外,还要持之以恒,无论是决策的可持续性,还是整个社会实践的可持续性,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中国梦需要我们以持之以恒的心态,一代一代地去努力。

三、中国精神的时代性

如果说民族精神是一种文化基础,着重对历史的承传,那么时代精神则是一种精神引导,它侧重的是对未来的拓展。从这个意义上讲,时代精神作为民族精神面向未来的导引,显得至关重要。恩格斯曾经讲过:“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版,第4卷,28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就是说我们今天谈到精神,就是强调中国精神要有时代性。

什么是时代精神?简要来说,时代精神就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体现民族特质、顺应历史潮流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而这一视角集中到一点,就是改革创新。强调中国精神的时代性,要集中围绕改革创新这一价值诉求展开,主要应把握以下内涵:

(一)改革创新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当代追求

中国精神的时代性,核心内容就是这些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所反复强调的改革创新。改革创新是中国人当代精神追求和思想特征最突出的标志,只有改革创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才能够真正得以实现。

党的十八大的召开,进一步强化了改革创新的重要性,吹响了新时期改革创新的号角。在不同的场合,党和国家领导人反复强调改革创新的重要意义,推进社会进一步发展,“改革不停步,开放不止步”,“改革是最大的红利”,“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地深化重要领域的改革”。习近平就任党的总书记之后,国内调研的第一站就是到深圳,这也同样具有标志性的意义。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吹响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号角,“胆子要更大一些,步子要更快一些”(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206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回过头来看这段历史,如果没有小平同志的南方视察,中国的改革恐怕不会取得今天这样伟大的历史成就。

(二)改革创新是中国精神的时代表达

首先,改革创新是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中国经济的发展需要改革创新,生产力的发展同样需要改革创新,中国经济质量的提升、中国未来经济的转型,同样需要我们开拓改革的视野,培育创新意识。对于中国的企业来说,面临着企业转型的艰巨历史课题。企业转型要从量的扩张走向质的提升,要创建民族品牌,要进一步把民族品牌推向世界,要在世界舞台上看到更多的中国知名品牌立于世界品牌之林,这些都需要培养创新精神。所以,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意义也就在于此。

其次,改革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自主创新能力已经提升为国家的整体战略,在这样一个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时代背景下,创新意识的培育很重要,要把创新意识渗透于社会的各个层面,需要我们有条不紊地做很多具体的工作。

最后,改革创新是建设美丽中国的不竭动力。美丽中国不仅仅是一种图景,更是最后需要认真去实现的目标,是我们所期盼的生活现实。美丽中国同样需要改革创新。因此,改革创新的确成了关乎中国社会健康发展的历史课题。

(三)改革创新是全体中国人的价值共识

改革创新作为一种价值诉求,现如今已成为中国社会每个公民的共识。

首先,改革实践是一个全民参与的过程。改革是全方位的,中国下一步深化改革,我们更要唤起全民的参与意识。

其次,改革的成果由全民共享。全民参与和全民共享是相辅相成的,只有让全国人民共享改革成果,改革的成果惠及全体公民,才能从心底里面激发全民参与改革的热情,让每个人都感到改革和自己是息息相关的。

最后,不断破除改革阻力。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工作,就是解决政治体制改革的问题,政治体制改革至关重要,因为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如果不通过政治体制改革惠及全体中国百姓,就会造成很不利的社会局面,在一些人的心目当中就感觉到改革和自己没有关系。政治体制改革直接关系到中国社会发展的健康、成败问题。在价值层面上讲,也要从这个角度做一些深层的思考。

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就是社会的公平正义问题。而老百姓对社会公平期待的最基本的层面,首先就是起点的公平,即要给每个人一种公平的发展环境和发展机会,要破除特权阶层,因为特权阶层直接破坏了游戏规则。只有起点公平了,我们的社会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公正。中国下一步深化改革,会触及一些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这些力量有可能成为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的阻力。因为这些既得利益者的影响力高于社会普通人的影响力,所以改革可能面临更大的阻力。所以,应该看到政治改革所可能面临的严峻形势。中国下一步的改革进入了“深水区”,不管怎么样,只有不断坚持改革,才能够真正拥有未来。改革走到今天,中国社会面临各种各样的矛盾,只有不断改革,才能够真正有效地化解这些矛盾,在改革的前行当中破解难题,这也是大家的共识。从整体来讲,改革创新作为中国精神的时代要求,必须要坚持这样的基本价值。

从创新的角度讲,创新驱动发展,创新赢得未来。在十八大报告中,有很多围绕着创新的论述,比如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意协同创新”,“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注: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1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等等,这是社会经济领域里面所强调的创新。这种创新可以集中表达为要从量的扩张走向质的提升,要提升品质,真正赢得优势。从中华民族真正实现伟大复兴历史使命的高度来看待创新,全社会应该培养一种创新精神,在创新的时代呼唤面前,应该容忍失败、鼓励冒险,还应该进一步强调要胆子更大一点、步子更快一点,因为只有创新才能够驱动发展,只有在发展过程当中,一系列社会问题才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

以上是从民族特征、时代要求两个角度对中国精神所做的基本解读。中国精神代表的是全体国人的共同心愿、共同的价值诉求。中国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总而言之,中国精神是一个生成性的概念,而不是一个完成的概念。在未来的社会发展过程当中,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正因为如此,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当中,中国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基础,真正要实现中国精神的自觉,培育起这种精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实践才会形成自觉的、持之以恒的精神动力。

(原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4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