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一战二战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伊松佐之役

意大利东北部和奥匈帝国之间的伊松佐河是一条天然的国境线。自从1915年转投协约国阵营之后,意大利就以这条河为据点,向奥匈帝国发动了4次总攻,但最后却都以失败告终。

德奥之间于1879年签署了双边协议,在1882年时由于意大利的加入而变成了三边协议。原本就有不少矛盾的意奥两国本该按照协约和睦相处,没想到,在签署协议后的几十年里,两国关系却进一步恶化。到了1912年12月更新和约时,本应属于同盟国的意大利反倒和协约国走得更近了。意奥两国矛盾的核心其实就是领土问题:在奥匈帝国统治下的特伦蒂诺(即南蒂罗尔)和的里亚斯特地区,居住着大量以意大利语为母语的人。热血的民族主义者们发动了一次轰轰烈烈的收复“失地”运动,而他们所倡导的民族统一主义,在意大利动荡的政坛上也可算是一股颇有权势的力量。

事件重点

时间:1915年6月23日~12月2日

地点:意大利东北部伊松佐河沿岸

结果:发动攻击的意军虽然损失了18万人,却一无所获。

☆新联盟☆

自1914年8月英法对德宣战后,为了破坏三国联盟,早就把意奥矛盾看在眼里的英法外交官们开始孜孜不倦地拉拢意大利。为达目的,他们开出价码:只要协约国取得了最后的胜利,那么意大利就能得到其渴望许久的那片目前属于奥国的土地。这个条件实在是太诱人了,所以虽然在此期间德国也不停地向意大利献殷勤,最终意大利还是投向了协约国的怀抱。1915年4月26日,意大利与协约国签署了《伦敦条约》;5月3日,意大利宣布退出三国同盟;5月23日,意大利对奥匈帝国宣战;随后,意大利又于10月20日对保加利亚宣战。但对德的战书意大利却一直到1916年8月28日才发出。

figure_0094_0141
这是1915年的伊松佐战线上,戴着标志性头饰的意军贝尔萨格里精英轻步兵团的战士。
figure_0094_0142
1914年7月~1917年11月间,意大利的总司令路易吉·卡多纳将军。

为了突破敌军防线并向维也纳推进,意军总司令路易吉·加多那把大批兵力集中到了的里亚斯特附近,只留下小股部队防守南蒂罗尔。意军的第一个目标是奥匈帝国边境以内离伊松佐河有些远的戈里奇亚。这里的地形极其复杂,多山的高地被纵横的河谷切成了无数的碎片。此时,87.5万人的意大利部队虽然兵强马壮,但弹药、大炮和运输工具等现代化的装备却极为缺乏。

figure_0095_0143
战斗间隙,奥军士兵在给自己的水壶灌水。

☆毫无进展☆

1915年,共有20万名士兵和200门大炮的皮埃特罗·弗鲁戈尼所率意大利第二集团军和奥斯塔公爵埃马鲁埃莱·菲力贝托麾下的意大利第三集团军发动了首次伊松佐战役。由于奥匈帝国的守军在两国宣布交战后已经开始加固防线,而伊松佐沿岸的防御工事在意军发动进攻前几个月就已升级完毕了,所以此次意军攻势在6月23日~7月7日间并没有取得什么显著的成果。7月18日~8月13日,加多那再次发动进攻(第二次伊松佐战役),但由于弹药短缺,所以意军搬上战场的大批野战炮还是没能为他们打下胜利的果实。这两次战役使得奥军损失了4.5万人,而意大利也赔上了6万人的性命。

第三次伊松佐战役于10月18日开始时,加多那已经往战场上又多送了若干门大炮,使得意军的大炮总数达到了1200门。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大炮虽多,却没有足够的弹药支撑。直到11月4日第三次战役结束,意军也还是无法染指一寸戈里奇亚的土地。11月10日~12月2日之间的第四次战役也还是由于同样的原因而没有丝毫的进展。战事僵持之中,意军和奥军又分别损失了11.5万人和7.2万人。面对这样的窘境,加多那却还不死心,试图发动更猛烈的攻击。

figure_0095_0144
1915年,意军乘坐军用渡船穿过了伊松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