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艾灸配刮痧
——颈椎病的治疗方案
颈椎病,全称为“颈椎骨关节肥大性脊髓病”,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突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颈椎病的症状非常复杂,而且轻重悬殊。轻者颈、肩、上肢麻酸疼痛或颈背僵硬,胸闷气短,心悸,心绞痛,眩晕、恶心等;重者以步履蹒跚,甚则瘫痪,出现知觉障碍。
现在,患颈椎病的人群正在大幅度增加,而且越来越趋向年轻化,长时间低头看书、长期在电脑前工作的人最容易得颈椎病。最典型的症状就是脖子后面的肌肉发硬、发僵,颈肩疼痛,而且头晕、恶心、手指麻木、腿软无力。
中医认为,颈椎病的发病多由强力负重或房劳太过伤肾,致使精虚髓虚而不能充养于骨,导致骨质退化而成。除此之外,也有因风、寒、湿三邪相互作用,乘虚侵入人体,使经络气滞而不行,进而生瘀致痰,毒伤脊椎而发。过食咸味,也能伤肾入骨,引发颈椎病变。
我们的身体比世上任何机器都要精密,而且要求各方面都要平衡,才能保持正常健康的运转状态。这包括肌肉、骨骼、筋脉、经脉等各方面的平衡,只有各方面平衡了,才能保证身体整体上的阴阳平衡,才能保证经脉上气血通畅。颈椎病主要是因肌肉和骨骼失衡引起的,所以只要好好调节这两部分的平衡,大部分的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
中医将颈椎病分为风寒痹阻、气滞血瘀和肝肾亏虚三种类型。艾灸疗法在治疗颈椎病时,以祛风散寒、通经活络濡养肝肾、调和气血为治疗原则。采用艾条温和灸时,以颈夹脊、大椎、肩髃、曲池、足三里、绝骨为主穴,配以身柱、肾俞、肩井、天宗、阳池、中渚穴。每次选用四至六个穴位,每个穴位每次灸20~30分钟,每日灸1~2次,10次为一个疗程。疗程间休息3~5天。
采用灯芯草灸时,以颈夹脊穴、大椎、曲池、肩井、天宗、阿是穴为主要灸治穴位。将灯芯草点燃后对准穴位施灸,每爆1次即为1壮,每个穴位每次灸2壮,隔日灸1次,5次为一个疗程。再次施灸时,应尽量避开原施灸点。
按揉督脉上的风府穴和手阳明大肠经的手三里穴,也是治疗颈椎病的有效方法。用拇指的指腹顶住穴位,向上用力按200下,然后开始转头,正反方向分别旋转5圈。按揉手三里的时候要用另一只手的大拇指指腹从里向外拨,以有酸胀或胀疼的感觉为度。这对颈椎病造成的手指麻木效果很好。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配合刮痧治疗。如果前后俯仰颈痛,病因在膀胱经,就先刮膀胱经;如果左右转侧疼痛,病因在小肠经,就要先刮小肠经;如果痛连后背,就从膏肓、厥阴俞开始刮,然后刮脖子;只是中间颈椎痛,从后发际顺脊椎向下刮,直至刮不出痧为止。
不管有没有颈椎病,平时都要注意以下两点:首先,睡觉时枕头要高低适当。枕枕头的目的是睡觉时让脖子部位的肌肉放松,所以正确的枕法是垫在脖子下面,而不是把脖子空出来。枕头的高度一般10厘米就行了,身体比较胖的可适当高一些。其次,颈部不能受凉。包括食物的寒凉和外来的风寒,因为一受凉肌肉就会发紧,而且凉邪会向里传,颈部的平衡就会被打破,变得很脆弱,稍不注意就会得病,所以一定要引起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