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
【经】三年,春,王正月,不雨。
【传】不雨者,勤雨也。
【译文】
【经】僖公三年,春天,周王的正月,没有下雨。
【传】说“没有下雨”,就是殷切盼望下雨的意思。
【经】夏,四月,不雨。
【传】一时言不雨者[52],闵雨也[53]。闵雨者,有志乎民者也。
【注释】
[52]时:季节。
[53]闵(mǐn):忧虑,担心。
【译文】
【经】夏天,四月,没有下雨。
【传】一个季节都说“没有下雨”,是为不下雨感到忧虑。为不下雨感到忧虑,是心系百姓。
【经】徐人取舒[54]。
【注释】
[54]徐:国名,先祖为东夷的一支,分布在今淮河中下游一带,称徐方、徐夷。周初在今安徽泗县一带建立徐国。舒:国名,偃姓。故地在今安徽舒城。
【译文】
【经】徐国人攻克舒国。
【经】六月,雨。
【传】雨云者,喜雨也[55]。喜雨者,有志乎民者也。
【注释】
[55]喜:为……感到高兴。
【译文】
【经】六月,下雨了。
【传】说“下雨了”,是为下雨感到高兴。为下雨感到高兴,是心系百姓。
【经】秋,齐侯、宋公、江人、黄人会于阳谷[56]。
【传】阳谷之会,桓公委、端、搢笏而朝诸侯[57],诸侯皆谕乎桓公之志。
【注释】
[56]齐侯、宋公、江人、黄人:指齐桓公(春秋五霸之首)、宋桓公、江国国君、黄国国君。阳谷:齐地,在今山东阳谷北三里。
[57]委:戴着委貌之冠。委,即委貌,国君在隆重仪式上所带的一种黑色丝织品制成的礼帽。夏朝时叫母追,商朝时叫章甫,周朝时叫委貌。端:穿着礼服。搢(jìn):插。笏(hù):君臣朝会时所执的手板。将所议之事书写于上,以备遗忘。这里“委、端、搢笏”就是所谓的衣裳之会。朝:专指诸侯相见或朝拜天子。
【译文】
【经】秋天,齐桓公、宋桓公、江国国君、黄国国君在齐国阳谷会盟。
【传】阳谷的会盟,齐桓公戴着礼帽、穿着礼服、插着笏板来和诸侯会面,诸侯们都明白齐桓公的想法了。
【经】冬,公子季友如齐莅盟[58]。
【传】莅者,位也[59]。其不日,前定也。不言及者,以国与之也[60]。不言其人,亦以国与之也。
【注释】
[58]莅(lì)盟:到会结盟。
[59]位(lì):到……位置去。
[60]与(yù):参与,参加。
【译文】
【经】冬天,鲁公子季友去齐国到会结盟。
【传】莅,就是到……去的意思。经文不记载日期,因为是之前约定的。不说“及”,因为是以国家的名义参与的。不说和谁,因为也是以国家的名义参加的。
【经】楚人伐郑。
【译文】
【经】楚国人攻打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