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永年先生编年事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卷一 1925-1948年

〇民国十四年乙丑(1925年) 先生一岁

是年十月十四日(阴历八月廿七日),先生出生于江苏常州。名永年。1945年后,曾用茭蒲青果室、永宁室、广记盦、茭青文苑、龙池精舍、心太平盦、树新义室等自榜书斋。

先生祖父黄太公,江阴西乡黄家坍(为长江中的沙洲)人,太平天国后发迹,拥有田地三千亩,育有三子,此公极其节俭,坐火车只肯乘末等车,先生出生前已逝世(1)。先生云:据抗战时他在乡下所见清末修《黄氏宗谱》,始迁祖某某是在明代初年从江西迁来的农民,实际上是逃荒逃到了长江江边当时还荒僻的地方以谋生(2)

先生父黄钺,黄太公第三子,析产得良田八百亩。一夜赌输二百亩。能读《三国志》。抗战爆发后,投身抗日地方武装,后为奸人所害。

先生母亲程华,常州人,出身望族,与吕思勉先生母程氏太夫人同族,为程氏太夫人之侄孙女。生子一人。后终身执教小学,1956年冬病逝。

先生语及常州人文荟萃对其的影响:“我原籍江阴,江阴在清代本为常州府所属八县之一,而我从小又生长在常州城里,因此有时也颇以常州人自居。当然,更主要的原因还由于常州在清代出过不少名人,经学和词学都出过转移一时风气的常州派,古文也有和桐城派分庭抗礼的阳湖派(旧阳湖和武进两县治都在常州府城里),龚自珍且有《常州高材篇》之作,高攀常州似乎要神气一些。同时,小时候已知道常州在西晋时曾是毗陵郡,而江阴的前身暨阳县又是从无锡、毗陵两县分析出来的,因而对唐代毗陵刺史独孤及的《毗陵集》就不无乡土之情,很想买一部以为寒斋藏书的光荣。”(3)

先生生长于常州城里,曾以“茭浦青果室”榜其书斋,是因为先生家居常州青果巷,后门又是茭浦巷的缘故。旧时常州城内双桂坊书肆林立,天宁寺为常州著名古刹,先生旧诗中有句云:“记否儿时寒食节,天宁寺畔是吾乡”;“访书寻旧梦,双桂坊曾游。叹息流光速,转头五十秋。”(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