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在这里扬帆启航——记宁波大学航海技术专业
专业名片
宁波大学海运学院(Maritime College of Ningbo University)是交通部向国际海事组织(IMO)推荐的我国首批7所高等航海院校之一,是我国航运业、物流业和交通运输业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之一。航海技术专业是海运学院的支柱专业,也是宁波大学最有特色的涉海专业之一。航海技术专业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海洋船舶驾驶、船舶运输管理等方面知识,能在海洋运输各企事业单位从事海洋船舶驾驶和营运管理工作,符合国际和国家海船船员适任标准要求的创新型高级航海技术人才。同时,为地方培训了10万人次以上的各类航海专业人才,为浙江实施“海洋强省”战略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第一次踏入这所学校,对一切都不是那么熟悉。幸好有美景、和风、暖阳相伴,一路兜兜转转终于找到了我们所要采访专业所在的学院——海运学院。一条小径通向远方,拐弯后,眼前赫然出现了一幢长相奇特的大楼:海水般蔚蓝的玻璃,通体由水蓝色的墙砖堆砌而成。这栋楼叫做“宗瑞航海楼”,由香港泰昌祥轮船(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长顾国华先生出资900万元人民币助建。航海楼位于校区南侧,旁临甬江,环境得天独厚。大楼外型呈船型,犹如一艘巨轮矗立于甬江之滨,昂首向东。而这正是宁波大学海运学院航海技术专业的所在地,航海楼里配备安置了非常完备的航海仪器模型,学生大多数专业课程都在这栋大楼里进行。一批批的莘莘学子怀着对蔚蓝大海的渴望,梦想便在这里扬帆起航。
知行合一 理论建设与实践应用相辅相成
走进航海楼,来到了四楼的航海模拟实验室,先前负责联系采访时间的张老师已经在门口等着我们。走进实验室,实验室的内部构造就像一艘船的内部,被分为了实验室、办公室以及会客厅。“我去给你们开一下我们专门用来培训学生的航海模拟器,待会儿带你们参观一下,体会一下开船的滋味。”张老师进去之后,偌大的实验室只能听到各种仪器的滴滴声。不一会儿又来了一位王姓老师,通过一部视频简单地介绍了航海专业之后,带着我们进入了实验室。张老师在操作仪表盘的时候,向我们介绍了这套先进设备:作为中国一流的航海院校之一,这套航海模拟器是中国为数不多的稀缺仪器之一。作为教学器材的航海模拟器,运用了虚拟仿真技术,使整个模拟器的环境最大程度地仿真动态环境和静态环境。拥有雷达与ARPA、操舵仪、GPS、测深仪、计程仪、拖船及带缆和锚泊功能,最大程度地模拟在真实条件下轮船的各项数据和操作。航海仪器里录入了30多个大型国内外港口,最接近地模拟了港口的环境,可以让学生在操作轮船的过程中,欣赏各地人文景观。同时,也可以模拟在各种恶劣的气候条件下对轮船的操作和对海上遇难船只的救援工作。这使得航海技术专业的学生们可以获得更多的实操经验,为以后更快地适应工作岗位提供了便利。
海运号
海运学院航海楼
航海技术专业拥有较完备的教学和科研设施。拥有财政部资助建设的“航海适任能力训练与评估中心”,拥有浙江省教育厅资助建设的省级“海运与物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拥有包括大型航海模拟器、综合物流模拟室、港口管理实验室、综合导航驾驶台、模拟船、高消实验楼和天象馆等多个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的实验室。航海技术专业的学生们不光能获得先进的理论知识,并且能在完备的硬件条件的支持下收获更多的实践经验,这为他们在日后走出校园走入社会从事相关工作岗位提供了便利。
张老师操作航海模拟器
中西合璧 半军事化管理与国际化教学齐头并进
为了培养符合国际船员标准的一流航海人才,海运学院根据实际情况,对在校学生实行半军事化管理。学院于1997年4月与东海舰队某部队签订了共建协议书,由该部队派至少一名教官和数名优秀士官常驻学校,与院主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辅导员等共同组成半军事化管理办公室,对在校学生实行从进校到毕业全过程的半军事化管理。该管理方式探索了在综合性大学内开展这项工作的新途径,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操作航海模拟器的过程中,谈到学生的管理方式,两位老师均露出了自豪的笑容。王老师向我们解释道:“海运学院的学生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各地招过来的国防生,很多都是在编军人,在这些学生的带领下,整个学院都采取半军事化管理,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学生,让他们时刻培养良好的自我意识。”由于是半军事化的管理,学生的纪律观念、服从意识、自我成才意识明显提高,寝室卫生优秀率、文明宿舍率列全校第一,违纪现象极少发生,各项管理工作规范有序。
“学院除了完成国家交给我们的教学任务以外,还有专门的外籍教师教授相关方面的知识,目前在聘的就有Frank船长。学院注重国际交流合作,积极拓展办学空间。”提到Frank教授,张老师眼睛里闪烁着喜悦的光芒,学院里的学生都对这位满头白发的外国老船长充满着敬意。为了更及时地了解世界航海技术的更新,学院与英国南安普敦大学、美国德州农工大学等世界著名高校开展了实质性合作。与南安普敦大学开展了深入的师资双向交流和科研合作。学院还与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理工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台湾辅仁大学、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等国外高校开展学生交流与交换合作,与英国爱丁堡龙比亚大学签订了联合培养攻读博士学位协议,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聘请了爱尔兰籍船长Frank担任航海技术专业的全职教师,同时聘请了多名国外知名学者、教授来院开展学术交流,担任学院的包玉刚讲座教授和客座教授,并支持在岗教师出国访学、培训、进修。
重视创新 第二课堂硕果累累
不知不觉,航海模拟器已经开始慢慢靠近虚拟的上海码头,世博会的上海馆慢慢向后淡出了视线。张老师掌着船舵,把船稳稳地停靠在了码头边,动作一气呵成,十分娴熟。王老师在一旁小心地检测着仪器,仔细地擦拭着显示屏上的灰尘:“其实啊,这仪器就像人一样,保不定哪一天就会生病,我们学生不仅要学会诊断问题,还要学习解决问题,更要思考如何将它们优化改良。我们老师近几年带领学生参加了各类有关的竞赛,都取得了不错的好成绩。”航海技术专业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学习的能力,积极依托第一课堂,全面推进学生科研训练、创业实践、科技竞赛、人文素养提高和职业技能培训等第二课堂活动,不断提高创新创业训练水平,积极鼓励学生投身于创新创业活动,使学生学科竞赛、创新项目及成果水平上获得突破。
学生在2011—2015年共发表论文34篇,实用新型专利20项,全国和省“挑战杯”比赛获奖9项。仅2015年,学生获第四届全国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特等奖1项、二等奖2项;全国“挑战杯”竞赛三等奖1项;浙江省“挑战杯”竞赛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浙江省第七届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一等奖1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在创业实践上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14届学生赵连威(郑彭军等老师指导)的宁波镇海悠哉校园配送有限公司等5个项目被列为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中国教育报》以题为《学生长本领企业得人才》的专题报道了本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工作,优秀成绩有目共睹。
在学生努力的同时,老师们也在为学院的荣誉添光增彩。近三年来,航海技术专业教师在教学和科研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冯志敏老师的《依托地方特色学科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探索与实践》获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郑彭军老师的《海上原油过驳智慧监管体系和信息化监管手段研究》获浙江省航海科技奖二等奖;王永江老师在第八届浙江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中获一等奖;胡云平老师的《综合性大学航海类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获宁波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杨国华老师的《以国际船员标准和工程师素养双重规格培养航海类人才的本科教学创新与实践》获宁波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
术业专攻 为学生拓宽就业道路
在选择专业的时候,每个大学生关心的都有将来的就业前景这一方面,当然航海技术专业的学生也不例外。航海人才前程似锦,目前航海人才供不应求是中国航海事业的人才现状,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招生办主任大致地透露了目前航海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去向,大体上分为三种:其一,毕业之后考取船员证,成为海航的船员,从最基本的水手做起,一级一级地往上升。其二,进入轮船公司,主要从事轮船部件的设计改良,不用去海上吹风淋雨,主要依靠脑力活动。其三,通过正式的公务员考试,进入国家或者地方的政府机关工作。目前的专业就业情况就是这三种,大多数学生都选择了第二种就业途径。该专业很少出现学生毕业以后找不到对口工作的状况,就业对口率高达90%。
张老师介绍教学器材
目前,宁波大学航海技术专业实行校企合作政策,与企业成立联合实验室,建立技术合作关系。每年向香港泰昌祥轮船(香港)有限公司输送大量优质毕业生。在学校学习期间,专业实行了一套辅助学生就业的实习方案,首先会在大一时带领学生参观船厂,登上轮船进行参观和模拟操作,大二则安排海上认识实习,学生们跟随船员出海一周进行深入的学习,到了大三大四则会有1~2月的系统实习,帮助学生们更好地融入社会,依据企业的实际需求进行人才打造。
现任象山县海洋与渔业行政执法大队队员的李智广,就是上述就业模式中的典型成功案例。李智广是宁波大学海运学院航海技术专业2013届毕业生,毕业后,经过浙江省公务员考试,被象山县海洋与渔业行政执法大队录用。作为一名海运学院的毕业生,李智广感到骄傲而自豪。临近年底,正值渔民出海捕鱼的高峰期。见到李智广时,他刚跟随中国渔政33028船执行完一批渔船的登临检查工作。他告诉笔者:“把好海上安全关,才能满仓打渔还,如果自己能够多排除一起灾情隐患,对于渔民们来说,就多了一份安全的保障。我们既要保护人民的安全,也要确保自身的安全。”在平时的课程中,老师们会带着大家学习如何在海上进行援助和保障自身安全,把每一次的训练都当成是真实情况来对待,这是李智广对自己的要求,也是老师们对航海技术专业的学生们的要求。凭着对工作的激情,对本职岗位的热爱和那种不怕困难、不怕挫折的勇气,李智广在单位崭露头角。2014年、2015年,李智广分别被评为优秀党员和先进工作者,并于2015年3月被上级任命为渔业执法课课长。2015年4月,李智广代表单位接受了中央电视台的采访,向全国观众介绍了宁波市的海洋渔业执法情况。
积蓄师资 为专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在近代和现代史中,中国航海科学技术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航海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然而,在航海科学技术方面,则主要是学习、借鉴、引进、消化、吸收西方发达国家的航海科学技术成果,为我所用。但自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航海事业迅速发展,在各方面都取得了振奋人心、享誉全球的发展成就。同时,也产生了第一批将航海技术引进国内的先驱人才。这批人才如今依旧活跃在各大航海院校,为国家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王老师身为海运学院的副教授,年过半百,双鬓雪白,却依旧为海运学院挑着重担。“不是我一直赖着不下去,实在是后继鲜有人啊。”王老师脸上露出担忧的愁容,他的话语深深地触动着在座各位的心。与其他专业不同,航海技术专业的老师们不光需要教师证,还需要船员证。而一般来说,考到船员证需要10年以上的航龄,这就使得航海技术专业的老师很难招聘到。一名有资格证的船员,已经是十分稀有了,然而,有着学位的船员更是少见。学院里一群年过半百的老教授们,纵使身体日渐老去,却依旧甘为航海事业洒尽一腔热血。
虽然历年的教师新鲜血液不多,但是宁波大学航海技术专业依旧在坚持落实有效可行运行办法。一是通过校企合作,从轮船公司招聘适龄船员进行培训考取教师证。二是自给自足,通过学院自己的培养,发展定向学生。三是与国内外知名学校合作,引进优质师资。这些无疑都给宁波大学航海技术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师资储备,也为专业的创新发展奠定了基础。在走出实验室的时候,张老师语重心长地感叹道:“从来到这个学院开始,我们送走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子,我们是越来越老了,但是我相信年轻的一代必定是比我们更优秀的一代,必当有勇气接下我们肩上的重任。”
窗外,阳光正是它一天中最耀眼的时候,它们渗透到每一个角落,仿佛要消灭所有的黑暗死角。整个海运学院都沐浴在这盛大的阳光之中,象征着海洋的蓝色玻璃折射出五彩的光芒。我们坚信在不久的将来,航海技术这个专业一定会到达它最辉煌的顶峰,向世界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专业评价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供应链一体化的发展,国际贸易量逐年增加,我国90%以上的国际贸易运输量是由海上运输完成的。港航业对于国民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宁波处于我国东南沿海和长江“T”型位置的交汇点,紧邻亚太国际主航道,对内通过陆路通道和长江连接中西部的广阔腹地,对外可通过海上通道实现国际互联互通,区位优势突出,在国家“一带一路”及“长江经济带”建设中承担着重要使命。宁波大学航海技术专业在“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的基础上,巩固并完善以“宁波大学船员教育和培训质量体系”为主体的教学管理体系,形成了有港航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
专业名片
学院根据国际海事组织的《STCW78/95公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教育和培训质量管理规则》,建立了“宁波大学船员教育和培训质量体系”,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管理和监督,确保学生的培养质量。2002年,“宁波大学船员教育和培训质量体系”获得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学院依托综合性大学的外语、计算机等基础学科优势,加强基础教育,注重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和综合素质培养;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构筑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学院围绕“船舶与海洋工程”和“交通运输工程”两个一级学科建设,突出海洋与港航特色,促进学科交叉和协调发展;以教学为中心,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通过学科建设带动专业和团队建设,是我国航运业、物流业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之一。
文/图:高锐 王邱石
指导老师:刘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