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阅读与鉴赏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学而篇 第一

1.1 子曰[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有朋自远方来[3],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4],不亦君子乎?[5]

【注释】

[1]子:婴儿,引申泛指人,又用作对男子的尊称。《论语》里的“子”,是孔门弟子对孔子的专称,相当于现在的“先生”“老师”。

[2]学而时习之:“学”和“习”在古代是两个词,指两种不同的行为。学,《说文》:“觉悟也”,即提高认识,摆脱蒙昧,是探索未知;习(習),会意字,从羽从日(篆文讹为“白”),《说文》:“习,数飞也”,指鸟儿练习飞翔,效仿、践行的意思;时,适时地。说:假借为“悦”,喜悦、高兴。

[3]朋:古时同出一个老师门下的称“朋”,也指志同道合的人。

[4]愠(yùn):怨恨。

[5]君子:指道德高尚、有学问的人。

【语法解析】

1.“学而时习之”,可以看作连动词组,整体充当主语。 2.“有朋自远方来”是兼语词组充当主语。兼语“朋”充当“有”的宾语和“自远方来”的主语。 3.“不亦⋯ ⋯乎”是表示反问的固定格式,其中的副词“亦”已没有实在意义,只表示确认、肯定的语气。“不亦⋯ ⋯乎”相当于“不是⋯ ⋯吗”。 4.“人不知而不愠”是转折关系的紧缩词组,充当主语。

【译文】

孔子说:“学了又能适时练习、运用,不是很愉快的事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高兴的事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是个君子吗?”

【鉴赏】

本章说明学习是很愉快的。三个“不亦⋯ ⋯乎”,循循善诱,从多方面启发引导学生立志于学,领悟学习的愉快。首先,学有所得,是很愉快的;其次,学有所成,有志同道合者从远方来求教或切磋德业,是很愉快的;第三,学而有成,人家不理解也不会心生怨恨,能做个品德高尚的人,也能怡然自乐。

孔子说的三句话之间,第一句以一己的角度而言,后两句由己及人,从与人相处的角度阐发,以志同道合之“朋”和与自己意见不同之“人”两种相反的境况发挥,又与第一句勾连;并且,后两句层层递进,“人不知而不愠”,正是学成君子“和而不同”的本色。三句话逻辑谨严,言之有序,言之有物。值得注意的是,反问句一般比直陈句的语气强烈,但也有一些比直陈句和缓。本章连用三个反问句,启发学生多方面体会学习的乐趣,语气平和亲切,使人如沐春风。

《论语》编者将“学而”列为首章,揣摩原因大概有两个方面:一是孔子一生好学、乐学,他自己也以此自豪,“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不如丘之好学也”(5.28)。好学是孔子的宝贵品质之一。二是孔子以学求仁的主张。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但仁不是与生俱来而是后天习得的,所以他“十有五而志于学”,“志于学”就是“志于道”,所谓“人不学,不知道”(《学记》),并且保持终身学习,“朝闻道,夕死可矣”(4.8)。在孔门弟子“相与辑而论纂”(《汉书·艺文志》)《论语》的时候,将“学”作为“子曰”的第一个字,因为“学”是他们“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中最为耳熟的一个字,是求仁、问道的不二之途,这个字最能概括夫子的核心思想;将“学而”列于《论语》之首,能让读者耳闻孔子作为良师和长者的言说风格和春风化人的独特风采。


1.2 有子曰[1]:“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2];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3],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4]。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5]!”

【注释】

[1]有子:孔子的学生。姓有,名若。

[2]弟(tì):敬爱兄长,后写作“悌”。好(hào):动词,喜爱。鲜(xiǎn):少、很少。

[3]乱:逆理反常的事情。

[4]务:致力、努力从事。本:草木的主根或主干,引申为事物的根本、根源,基础。道:道理、规律,引申为道义、道德。

[5]仁:孔子倡导的最高道德。

【语法解析】

1.有子的第一句话是个承接关系复句,两个分句都是“者”字词组充当主语。 2.“未之有也”即“未有之也”,古汉语否定句如果以代词作宾语,这个宾语一般要放在动词前边。 3.也者,句中语气词的连用形式。“者”表示停顿,“也”加强语气。“也者”用在主语后边作较大停顿,以便突显下文的解释说明。 4.其,副词,表示推测估计的语气。 5.“与”是“欤”字的早期写法,多用来表达疑问语气。跟“乎”比,语气要委婉一些,并且含有感叹成分。这里是表达测度语气,相当于“吧”。

【译文】

有子说:“他的为人,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却喜欢冒犯上层人物的,是很少的;不喜欢冒犯上层人物,却喜欢做违逆常理之事的人,更是从未有过的。君子致力于事物的根本和基础,根本和基础树立起来了,道德就会产生。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大概就是仁德的根本和基础吧!”

【鉴赏】

百善孝为先,孝顺父母、敬爱兄长是仁德的根本和基础。孔子首重在道,道,即人道,人道的根本在孝悌,如果在家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则“本立而道生”,到社会上,就不会做犯上作乱的事情,国家也就得以长治久安了。周王朝是个宗法制国家,家族的伦常尊卑关系,是社会等级秩序的政治基础。所以孝悌乃“为仁之本”。“为仁之本”,有人认为应该“为仁”连读,作“行仁道的根本”解,我们还是将其分读,解为“就是仁德的根本”。孝悌与仁一样,既指心,也指道,行孝悌有得于心就是德,所以称其为“仁德”。

承连是先叙述一件事情,作出一个判断,或说明一个道理,然后依次层层承接递连,以阐明事情结果等的修辞手法。本章有子的话先作出一个判断,为人孝悌则不好犯上,然后承接不好犯上递连说明就不会作乱。这样由此及彼,层层推进,句子的结构紧凑,气势贯通,更好地反映了孝悌与犯上与作乱之间的逻辑关系。本章连用概括性强,富有弹性的“者”字词组构成紧句,把复句的内容压缩到一个单句中,使得表达十分紧凑。“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在本章中处于枢纽位置,用顶真手法,极好地肩起了前后两个句子。


1.3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1]。”

【注释】

[1]令:好、善,这里指和善。这里用作使动词,是“使⋯ ⋯和善”的意思。色:脸色。鲜(xiǎn):少,很少。

【译文】

孔子说:“有些人花言巧语,装出一副伪善的面孔,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啊!”

【鉴赏】

“仁”的核心是出于真心爱人、利人,而有些人“好其言,善其色,致饰于外,务以悦人”(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巧言令色”是为了达到自身的目的而取悦于人,并非本心的真情善意,所以孔子说这种人很少有仁德可言。儒家推崇质朴醇厚,影响了世世代代的中国人,是中国人的一个基本性格特征。

“巧”“令”都用作使动词,是“使言辞动听”“使脸色和善”,这里的使动用法,入木三分地揭示了动听的言辞、和善的脸色并非真情,而是出于某种目的的伪饰。由于句子形式简练、意义精辟,“花言巧语”成了一则以巧言媚态讨好人的成语。“鲜矣仁”而不说“仁鲜矣”,采用主谓倒装,突出仁德之少,增强了句子的慨叹语气,表达了对这种人的反感和厌恶。


1.4 曾子曰[1]:“吾日三省吾身[2]: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3]?传不习乎[4]?”

【注释】

[1]曾子:孔子的学生。姓曾,名参,字子舆。

[2]省(xǐ ng):视察,察看,引申为反省、检查。身:代词,指代自己。

[3]信:言语真实,引申为真诚。

[4]传(chuán):传车、驿车,引申为传送。这里用作名词,指传授的知识、技能。

【语法解析】

1.日,名词用作状语,是“每天”的意思。 2.三,一般看作虚数,表示次数多;我们看作实数,表示三个方面。朱熹《论语集注》说:“曾子以此三者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从三个方面反省自己:替人谋划有不竭智尽力的地方吗?与朋友交往有不真心实意的地方吗?老师传授的学业有没用心复习的吗?”

【鉴赏】

道德的培养,外在因素是重要的,但外在因素要通过内在因素起作用,儒家更重视内在的道德修养,即“反求诸己”。本章介绍提高内在道德修养的一个基本方法:每天对自己的思想和言行进行反省。

本章用了总提分承的组篇方法:先总说“三省吾身”,然后进行分述。句子眉目清晰,层次分明。曾子反省的三个方面,不用陈述句而用疑问句,收到了化静为动的效果,再现了每日自问自答、逐项检查的过程,生动传神。

“传不习乎”中的“传”两种解读都说得通,一种是老师传给自己,另一种是自己传给他人。后一种理解,就是“我传授于人的,有自己不做(做不到)的吗?”从曾子反省自身的前两条内容“我为人谋”“我与朋友交”来看,后一条释为“我传授于人的”也通。


1.5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1],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注释】

[1]道(dǎo):道路,引申为引路、疏通河道,再引申为治理。千乘之国:乘(shèng),兵车,包括一车四马。当时兵车的数量反映国家的大小强弱,千乘之国属中等水平的诸侯国。敬:严肃认真。

【译文】

孔子说:“即使是治理一千辆兵车的国家,也要严肃认真地处理政事;发布政令要言而有信;节省开支,爱护各级官吏;要按照时令节气役使老百姓。”

【鉴赏】

本章是孔子为统治者设定的治国之道。“道千乘之国”句,含有即使治理中等规模的侯国,也要敬事、诚信、节用、爱人和亲民的意思,言外之意,治理大国则更需要一丝不苟地做到这五项了。孔子提出的这五项治国要求,不言权术而紧紧围绕一个“仁”字。仁者爱人,严肃认真地做事,尽可能减少失误,避免朝令夕改,烦民扰民,就能取信于民;节用则避免了伤财劳民;使民以时,可避免伤农害民。而五者的关键是敬事,敬事才能爱民而取信于民;敬事才能节用,使民以时,所以居于五者之首。春秋时代是农牧社会,农牧业是国之基础,立国之本,不违农、牧时令节气,才能固本强国,因此殿后。朱熹论说此章:“治国之要,在此五者,亦务本之意也。”(朱熹《四书集注》)说明孔子提出的五项举措,抓住了当时治国的关键。

本章较好地体现了《论语》简洁明快、寓意深刻、通俗流畅、层次井然的语言特色。


1.6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1],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2]。”

【注释】

[1]弟子:年幼的人,泛指子弟。“出则弟”的弟(tì):敬爱兄长,后写作“悌”。《礼记·内则》记载:“由命士以上,父子皆异宫。”古代士以上的阶层,父子分开居住。泛:漂浮,由漂浮到各处引申为普遍、一般。

[2]文:何晏《论语集解》注引马融的话:“文者,古之遗文也。”这里的文是指古代流传下来的文献典籍。

【语法解析】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的“则”,连词,表示对待性的承接。两事如果有正反、上下、前后、里外等的关系,常用平行的两个分句对待起来说,两个分句各用一个“则”,表示彼此对照的关系。

【译文】

孔子说:“子弟进入父母的住处,就要孝顺父母;离开自己的住处外出,就要敬爱尊长;说话要谨慎、守信;普遍地爱护大众,而亲近有仁德的人。这样做还有余暇,就要用来学习文献典籍。”

【鉴赏】

孔子的政治理想是治国安邦,政治措施是以德治国,实行仁政。这就要求培养人才,而这些人才首先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同时也要具备广博的文化知识。本章说明子弟为学,仁德是第一位的,途径则以实践为主,同时要抓紧时间学习文献典籍,以求多闻博识,开阔心胸,以达深大之境。

“亲仁”的“仁”是以修饰语“仁”代替中心语“人”。“信”“仁”“文”三个同韵或近韵的字安排在句末,使话语更加响亮而且悦耳;它们与不同韵的字交错间出,产生了回环往复的音乐美。


1.7 子夏曰[1]:“贤贤易色[2];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3];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注释】

[1]子夏:孔子的学生。姓卜,名商,字子夏。

[2]贤贤:前一个“贤”,动词,尊崇、以为好的意思。后一个“贤”,名词,指好的才德。易:古读去声时的意义为容易,引申为简易、简省,简慢、轻率,又引申为轻视。

[3]致:送给,引申为献出。

【语法解析】

1.“言而有信”的“而”,连接动词性中心语和补语,表示补充说明和被补充说明的关系。

2.“吾必谓之学”中的“谓”含有认为的意义,“之学”是主谓词组,整体充当“谓”的宾语。

【译文】

子夏说:“看重妻子的品德,不看重妻子的容貌;侍奉父母,能竭尽自己的心力;侍奉君上,能豁出自己的生命;与朋友交往,说话诚实守信。这种人虽说没有学习过《诗》、《书》、《礼》、《乐》等,我也一定要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鉴赏】

本章说明衡量学习与否的标准不是看学历,而是看一个人的行为,看他的言谈举止。

“贤贤易色”,前一个“贤”用作意动词,使“贤贤”与“易色”成为简练、精辟的当句对,凝固为成语沿用至今。在“贤贤易色”这个对句后面紧接着一组四字排句,为了与“能竭其力”“能致其身”协调字数音节,“言而有信”句首不用“能”字,语句齐整,节奏匀称,分述了夫妇、父子、君臣、朋友四伦。这组排句与前后散句相映相衬,彰显了孔门以仁德为重的教育观。


1.8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1]。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2]。过,则勿惮改。”

【注释】

[1]重:语言举止不轻浮,庄重。固:坚固,巩固。

[2]主:最基本、最主要的。这里用作意动词,“把⋯ ⋯看作主要的”。友:这里活用作动词,是“交友”的意思。

【语法解析】

1.“君子不重则不威”是假设关系的紧缩句。 2.“无”通“毋”,副词,表示祈使的否定,相当于“不要”。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所学的也不会巩固。要以忠信作为立身处事、待人接物最重要的道德品质。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犯了错误,就不要害怕改正。”

【鉴赏】

本章是孔子对君子(这里指大夫、国君等人物)的自我修养所提的四点要求。“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在上位的统治者,他们不庄重就没有威严,下层民众就不会敬畏。“学则不固”是承“君子不重”继续说它的后果的,不庄敬持重就会轻浮急躁,学习就不能坚持到底,所学的东西也就不会牢固。“无友不如己者”,是“以文会友,以友辅仁”(12.24)的意思,是相互帮助,以培养仁德,增进修养。“过则勿惮改”,人都会犯错误,有了错误则坚决及时改正。一个“则”字,表明了改正错误态度之坚决与果断。勇于改正错误,不仅不会损害其形象,反而会赢得人们的尊敬,正所谓“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19.21)

本章的语言有话则长,无话则短,繁简得当。后三句提出的要求或者因其好懂,或者其他篇章已经说得较多,所以点到即止。至于君子为什么要庄重,道理不是很明显,就从反面稍作说明。


1.9 曾子曰:“慎终,追远[1],民德归厚矣。”

【注释】

[1]终:终止、结束,特指生命的终结,这里指父母的死亡。追:追思、追念。

【译文】

曾子说:“审慎地对待父母去世,追念远祖,老百姓的道德风尚就淳厚了。”

【鉴赏】

本章说明慎终追远的教化作用。慎终、追远,原指丧礼、祭礼而言,儒家不提倡信奉宗教,也不迷信人死之后有灵魂存在,却极重视葬礼、祭礼,因为它超越功利,是活着的人纯贞之情的表现。由丧尽其礼、祭尽其诚化而大之,人若常心怀感激之情,不忘其本,民风就自然归于笃厚了。

“慎终,追远”,运用活用(“慎”由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特指(“终”特指父母的去世)、称代(“远”以属性代事物)等手法,结构成一组形式整齐、言简意赅的当句对,后来凝固成一则恪尽孝道的成语。


1.10 子禽问于子贡曰[1]:“夫子至于是邦也[2],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3]?”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注释】

[1]子禽:姓陈,名亢,字子禽。子贡:姓端木,名赐,字子贡。两人都是孔子的学生。

[2]夫子:古代男子的尊称。《论语》中孔子的学生尊称孔子为夫子,后来成为老师的专称。

[3]“抑与之与”:前一个“与”,动词,“给予”的意思;后一个“与”,即“欤”,表疑问语气。

【语法解析】

1.抑,连词,用在选择问句的分句之间,表示选择,相当于“还是”。主要表示不肯定语气,有猜测、估计的意味,大致相当于“或许”。 2.其诸,副词性结构,“其”是副词,表示测度;“诸”是语气助词,相当于“者”。“其诸”的用法与“或者”相当,在测度句中表示估量。

【译文】

子禽向子贡询问道:“夫子无论到达哪个诸侯国,一定听得到那个国家的政事。是请求人家告诉他的呢?还是人家主动告诉他的呢?”子贡回答说:“夫子是以温和、善良、恭顺、俭朴、谦让的美德和品格得到的。夫子获取的方法,或许不同于别人获取的方法吧?”

【鉴赏】

本章说明孔子预问国政,完全是由盛德感化。孔子重视德行修为,强调反求诸己。他在回答子路问君子时说:“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14.42),指出君子应通过修养自身的内圣功夫,达到治国平天下的目的。从孔子“温”“良”“恭”“俭”“让”的外在辞色,可以想见他蕴蓄于内的道德修养。凭借其德行品格,得到各国君主的信任和礼遇,向他敞开心扉,把国家政事告诉他,并向他请教治国方略。

“温、良、恭、俭、让以⋯ ⋯”即“以温、良、恭、俭、让⋯ ⋯”,为了强调“温、良、恭、俭、让”把它们提到介词“以”的前面。“夫子之求之”“人之求之”,主谓词组的主、谓间加进“之”字,使它们整体充当某个句子成分,又突出了主语“夫子”和“人”,加强了对比的效果。“夫子之求之也”,“也”字表示停顿,活脱脱表现了子贡说话时从容不迫的情状。“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其诸”和“与”呼应,语气委婉。所有这些,都表现出子贡为有孔子这样的老师感到自豪。

《论语》常用一个字概括人的品德才艺,本章即用“温、良、恭、敬、让”概括了孔子五个方面的涵养,使其气度风范如在目前。五个字给人印象鲜明深刻,因而成了儒家待人接物的准则。


1.11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1]。三年无改于父之道[2],可谓孝矣。”

【注释】

[1]没(mò):沉入水中,引申为死亡。后写作“殁”。

[2]道:指途径、方法、主张等,这里指“父之道”中合乎事理的部分。

【译文】

孔子说:“父亲在世的时候,观察他的志向;父亲去世以后,考察他的行为。如果对父亲合理的处事方法、途径至三年不加改变,那么就可以称为孝顺了。”

【鉴赏】

古时父亲在世时,儿子要尊奉父命,不得独断专行,所以“父在观其志”。孔子曾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2.7)指出孝是出自内心对父母的恭敬之情。“三年(守丧期间)无改于父之道”,正是出于对父亲的恭敬、尊重,所以“可谓孝矣”,其中“道”实指家事,“道”是尊崇的说法。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是对待句。对待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或句子并列在一起构成。分句或句子结构相同,用词有同有异。分句或句子在相互对照比较中突显了同中之异。


1.12 有子曰[1]:“礼之用,和为贵[2]。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3]。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注释】

[1]有子:孔子的学生。姓有,名若。

[2]礼:我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以及与此相应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和:和顺、协调。

[3]由:经由、经历,引申为遵循、依从。

【语法解析】

1.“礼之用,和为贵”由主谓词组“礼之用”充当主语 2.“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由两个主谓词组“斯为美”“小大由之”充当复谓语,两个主谓词组中各有一个代词“斯”和“之”复指整个句子的主语。 3.最后一句话是多重复句,“有所不行”和后面三个分句之间是承接关系,后三个分句补充说明“有所不行”。

【译文】

有子说:“礼的应用,以达到人际关系的和顺、协调为可贵,先前明君治理国家的思想和主张,这方面是美善的,小事大事都遵循这一条。但也有行不通的时候,那就是人们知道和顺重要而一味追求和顺,不用相应的礼法去节制它,也就不可能行得通了。”

【鉴赏】

本章说明礼法的应用以和为贵,制订礼法的目的是使不同地位和身份的人平和相处,相安无事,以维护宗法等级制度的正常运行。制订礼法的目的是为了达到和谐,和也就在礼中,所以“斯为美”的“斯”既指礼,也指和,“先王之道”以礼为美,也以和为美。“小大由之”,事无大小,循礼而为,也就能基本达到和谐相处。前后紧扣礼的作用一贯而下。最后一句则指出礼法的节制作用,如果不受礼法节制,片面追求和协,所谓“知和而和”,就会搞乱社会,出现不和谐、不稳定的局面,反而达不到“和”的目的。

“礼之用”本应说成“用礼”,文中把动宾关系的“用礼”改换成主谓关系的“礼之用”,不仅使语句结构匀称,音韵和谐,而且口语化色彩的动宾词组改换成书面色彩的主谓词组,也更切合说话人的地位和身份。“有所不行”,紧承上句,引出下句;“亦不可行”,用一“亦”字呼应“有所不行”,使整段话前后浑融。


1.13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1]。恭近于礼[2],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3]。”

【注释】

[1]信:诚信,引申为确保言行诚信的信约、盟约。义:这里指公正、合宜的道理,即义理。复:履行、实践。

[2]近:接近、合于。

[3]因:依靠、凭借,这里指依靠的人。不失:意思是算得上。宗:祖先,同祖先的人,引申为可靠。

【译文】

有子说:“信约合于义理,约言就能得到履行。恭敬的态度若合于礼仪,就能使耻辱远离自己。所依靠的若算得上亲密的人,也就靠得住了。”

【鉴赏】

本章说明与人交际要以合乎礼义为前提。信约和诺言合乎道义的必须遵守,不合乎道义的不必践履。孔子正是以这一原则论人断事的。以管仲为例,公子纠和公子小白争位,管仲不仅不为旧主公子纠殉身,还做了公子小白的相,辅佐公子小白(齐桓公)称霸诸侯,一匡天下。孔子高度赞扬管仲的功绩,称他为仁人。再以对人恭敬来说,若不遵循礼义,对不该恭敬的人恭敬,或不掌握分寸,一味恭敬,则会丧失人格,遭人轻蔑而自取其辱。


1.14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1],可谓好学也已。”

【注释】

[1]安:安适。就:到⋯ ⋯去,接近。

【语法解析】

1.无,通“毋”,表示祈使的否定,相当于“不要”。 2.焉,第三人称代词,这里活用指自己。3.也已,语气助词的连用。“也”表示确定不移的语气,“已”同“矣”,表示已然或将然的语气,这里两字连用,肯定的语气比单用强烈。

【译文】

孔子说:“君子饮食方面不求丰足,居住方面不求安适,敏捷地做事,谨慎地说话,到有道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就可以称得上是好学的啦。”

【鉴赏】

本章是孔子对学习生活容易忽视的几个方面所提的要求。君子志在于学,不求安饱。如果将太多的时间、精力耗费在物质享受方面,势必难以专注于道的追求。舒适的物质生活,也容易使人沉沦其中,弱化意志,忘记人生的远大目标和社会众生,使学道积德失去强大的动力。所以孔子提出“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孔子自己对道义的追求也远胜于物质:“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7.16)君子不太在意物质享受,但于言行却丝毫不能马虎。针对年轻人容易浮夸懈怠,孔子提醒要“敏于事而慎于言”。这里的“敏于事”说的是认识了一个道理就应当找机会实践,所谓“事”就是去做,去践行。比如颜回,在听了孔子“克己复礼为仁”的解释后立马就表示“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12.1),学习求知,知为了行,这是“好学”的要义。同时,针对年轻人容易自满出错,孔子又提出要经常“就有道而正焉”。

概括本章所讲的“好学”,就是“安贫乐道”,“安贫”即不过分追求物质享受,孔子以“食”与“居”具体解说;“乐道”就要“敏于事”“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孔子盛赞颜回,就因为他具备了这些“好学”的特征。

在语言运用上,“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前后相对的两个句子相互补充;“敏于事而慎于言”,当句对的“敏于事”“慎于言”相互映衬,以及“无求”“于”的反复,反映了孔子对君子殷殷嘱咐的神情。在句式调配上有整有散,整散结合,“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是整句,但又有上下句对和当句对的不同,句式摇曳多姿,变化自如。


1.15 子贡曰:“贫而无谄[1],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砌如磋,如琢如磨[2]',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3],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注释】

[1]谄(chǎn):谄媚。

[2]切、磋、琢、磨:加工角骨玉石的工序。

[3]赐:即子贡。子贡名赐。

【语法解析】

1.“何如”即“如何”,代词性结构。其中的“如”是动词,意思是“处置”“对待”;“何”是疑问代词,这里充当谓语,可以译作“怎么样”。 2.已矣,句末语气助词的连用形式。“矣”用在陈述句末,表示动作、情况的已然、将然和必然。“已”的用法与“矣”相近,但语气稍轻。两字连用,加重了这种语气,相当于“了”“啦”等。

【译文】

子贡说:“有的人贫贱却不卑躬屈膝地讨好人,富贵却不骄傲自大,目空一切,怎么样?”孔子说:“可以啊,但是还不如贫贱却仍旧快乐,富贵却谦恭好礼的人。”子贡说:“《诗经》上说‘要像切磋琢磨制作骨、角、玉、石等器物那样’,那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吧。”孔子说:“赐呀,从现在开始可以跟你研讨《诗经》了。告诉你,你已知的道理就能推至未知的道理。”

【鉴赏】

贫,往往多求,所以容易“谄”;富,有所恃,所以容易骄。“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表明道德品质高尚,孔子仅用“可也”评价,表示可以是可以了,但还不够,更高境界则是“贫而乐,富而好礼”。因为“贫而乐,富而好礼”的人已经不太在意“贫”“富”等物质生活,而更关注理想、信仰等精神层面的追求,并能在践行中享受愉悦。两者之间有层次和境界的差异,因此应该不懈地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就像加工骨、角、玉、石为精美的器物一样,锲而不舍,精益求精。

《诗经》的许多篇章言近而旨远,子贡能够“告诸往而知来者”,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所以孔子说“可与言《诗》已矣”。“已矣”连用,加重了已然语气,既表达了孔子对子贡的肯定与赞扬,也让读者感受到“告诸往而知来者”,触类旁通这一学习品质的重要与可贵。


1.16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1]。”

【注释】

[1]患:忧虑,担心。

【语法解析】

1.“不己知”即“不知己”,否定句中有否定词“不”,作宾语的代词“己”放在动词“知”的前边。 2.“人之不己知”是主谓词组,整体充当“患”的宾语。

【译文】

孔子说:“不要担忧别人不了解自己,而要担忧自己不了解别人。”

【鉴赏】

孔子认为真正需要担忧的不是不为人知,而是不知人。治理国家的关键是知人善任,而“善任”又以“知人”为前提。但发现人才很不容易,所以当樊迟问孔子什么是聪明时,孔子回答说“知人”,并解释说“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12.22);学生子游担任了武城的行政长官,孔子首先问他的也是“女得人焉耳乎”(6.14),关心的也是有没有发现人才。

“也”用在肯定的陈述句末,主要是加强肯定语气。孔子的话,后句用“也”,前句不用,强调后句是要求人们着重关注的。“不患”与“患”,否定与肯定相互映衬、补充,也加强了语气,加深了读者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