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工业城市产业转型的就业空间响应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老工业城市产业转型的概念界定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 研究背景

随着世界人口的日益增长,人类逐渐意识到必须以可持续方式利用资源,对现有的生产和消费体系进行重大改革,产业转型由此应运而生。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加速和扩展,各要素在全球流动和重新分布,导致生产国际化,产业走向全球重新布局,产业转型进入一个活跃发展时期。产业转型在此背景下表现为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空间重构、生产组织形式变化以及城市结构功能转变等。伴随产业转型同时发生的是就业空间重构,它主要指世界范围内的生产力布局重构,从而形成新的全球生产网络和劳动分工布局。同时,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技术作为生产要素中最活跃的因素,技术进步使生产组织形式发生变化,技术和组织方式的结合推动了创新的扩散,产生了新的发展方式。在新的发展方式推动下,产业发生更替,产业区位发生变化,从而形成了新的产业空间和新的劳动分工布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逐步与世界接轨,成为世界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全球化为中国经济带来新的动力。但是,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中国也面临着经济社会转型的各种问题。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产业转移、中国经济体制的转轨和社会结构的变迁,城市产业转型正遭遇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这个过程中,产业转型伴随着结构调整、空间重构、制度变迁和文化转型,涌现出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对城市建设,乃至国家社会的持续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理应受到社会的关注,并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

老工业城市作为一种独特的城市类型,在产业转型过程中,城市中出现的问题较一般城市更为突出、更具代表性。具体表现为,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老工业城市中传统工业比重较大,传统工业的衰落和工业升级改造较一般城市更为困难。在产业空间重构方面,由于老工业城市的工业布局都是在计划经济时期按照行政指令布局,工业布局不合理。在转型过程中,实行对城市产业空间的重新布局,如市区“退二进三”、工业外迁以及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的建设等。在产业制度变化方面,由于老工业城市往往都是最早进入计划经济体制最晚退出计划经济领域的,且其公有制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在工业经济中占绝对比重,因此转型过程中的重点为国企改制。此外,在产业文化转变方面,老工业城市中的“工业文化”和“单位文化”更为典型。这些都反映了老工业城市产业转型的特殊性。

近年来,在国家提出振兴老工业基地政策的同时,产业转型作为老工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而在老工业城市产业转型过程中,受影响最大、波及范围最广的是城市中的就业问题。与国内其他城市不同的是,老工业城市就业压力的释放表现在时间和空间上更集中,规模更大。老工业城市因资源枯竭、传统制造业衰退等导致的结构性失业,国有企业改制分流导致的体制性失业,城镇其他失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入等造成了严重的就业问题。老工业城市的就业问题成为世界性课题,也是世界性难题。因此,本书将老工业城市的产业转型与就业联系起来,一方面,基于老工业城市产业转型过程中的现实问题。另一方面,因为以往中国对产业转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系统和环境系统方面,对衰退产业转型及其环境评估关注较多,尤其对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研究居多。相对而言,对社会系统及社会—经济—环境三者关系的研究较少。将产业转型与就业联系起来,考虑就业既是经济问题,又是社会问题,便于整合对经济和社会系统的研究。

在这种背景下,本书以老工业城市沈阳市为例,从城市产业转型入手,就产业转型的过程、特征、影响因素,以及对就业结构、就业空间等影响进行系统研究,试图建立中国老工业城市产业转型与就业变化研究的基本理论框架。

二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从理论视域看,国外学术界已从多学科角度对产业和就业进行了研究,地理学界在此领域的研究尤为活跃,它对产业转型和就业空间的相关研究较多。我国对产业和就业进行研究的学科很窄,经济学、社会学在这方面所做的工作比较多,地理学对它们的关注相对较少,特别在就业空间的研究方面基本未给予关注。本书侧重从地理学角度对产业转型和就业空间进行研究,拓展我国产业和就业研究的学科领域,扩大地理学的应用范畴,对地理学理论也是一种有益的补充。

中国城市研究集中于全球化和市场化条件下的城市化过程和机制转型研究。本书立足于城市产业转型的过程特征、成因机制的分析,对城市就业空间进行探究,试图以就业问题将传统的物质空间与社会空间融合到一起,符合我国城市研究向社会地理的转向,在一定程度上充实我国城市社会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促进我国城市社会地理学的发展。此外,就业空间的纳入也丰富了城市空间内涵,为一直专注于城市空间研究的城市地理学开拓新的研究范围。

通过对国际上有关产业转型和就业空间问题研究的总结,适当引入国外相关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结合中国城市的实际背景,形成我国产业转型和就业空间研究的基本思路和理论框架,为我国产业和就业理论构建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本书选取典型老工业城市——沈阳市作为研究对象,可以揭示老工业城市产业转型过程中就业空间的变化规律,总结出相关理论。

(二)实践意义

产业转型是一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面对的重点和难点,经济发展必然伴随产业转型,产业转型也必然贯穿于经济发展的整个过程。我国国民经济“十五”计划和“十一五”计划都将产业转型列为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产业转型也是21世纪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的加速,产业空间发生了新的变化,传统工业从城市中心区向城市郊区迁移,而新兴工业的出现,又使工业回到了市区。企业作为产业的基本组织单元,在经济、社会转型期也发生了重构,尤其以国有企业改革影响最为深远。按照目前国家政策,国有企业改革将进一步深化。一方面,国有企业的战略性重组,将带来联合兼并、被兼并、破产等一系列企业活动;另一方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将改变企业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弱化政府对国有企业的控制,国有企业将根据市场需求考虑其发展战略。以上各方面均可反映在城市就业空间上,如就业结构的变化,就业空间分异,就业制度变迁等。因此,我国城市产业转型和就业空间重组已经呈现前所未有的新机制和新特征,成为城市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该领域的研究,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培育新经济增长点提供可能,对于深入认识和解决下岗失业等迫切需要解决的就业问题,从而达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在东北老工业基地,量大面广的传统工业早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更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为解决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问题,国家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举措,拉开了东北老工业城市更新改造的新的历史序幕。沈阳市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重点建设的老工业城市,也是东北老工业基地城市的典型代表,具有东北老工业基地存在的普遍问题。城市经济结构以传统重型产业为主,传统重型产业多以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形式存在,因此存在国有经济比重大,大中型企业多,劳动就业结构单一问题。在老工业城市向新型工业城市转变过程中,产业发生转型,由此引发的产业替代、产业升级、产业链延伸、产业转移和产业融合等都对劳动力资源的重新配置产生了深刻影响。因传统制造业升级改造、国有企业改制分流等造成的下岗失业问题,严重束缚了沈阳市的经济发展。本书选取沈阳市作为案例城市,在城市产业转型过程中,针对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就业进行研究,以期为沈阳市在老工业基地振兴和“十一五”规划期间产业结构调整和就业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同时,通过实证分析,剖析我国转型期老工业城市产业转型及就业变化的产生背景、结构特征和发生机制,为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提供新的思路,对老工业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