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物流运筹学
一、物流运筹学的含义
物流运筹学是在生产计划、库存管理、运输问题、设备更新、中心选址等活动中广泛运用运筹学原理来解决其中所涉及的经济问题的一门学科。
物流学是20世纪50年代新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学科,全面融合了经济科学、技术科学和管理科学的内容,揭示了采购、运输、存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信息处理、客户管理等物流各要素的内在联系。
运筹学是一门研究各种资源的运用、规划以及相关决策等问题的学科,其目的是根据问题的要求,通过数学分析和运算,做出系统的、合理的优化安排,以便更经济、更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简单地说,是运用科学的数量方法(主要是数学模型)研究对人力、物力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运用,寻求科学决策的综合性交叉学科。
运筹学与物流学作为一门正式的学科都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从一开始,两者就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相互渗透和交叉发展。与物流学联系最为紧密的理论有系统论、运筹学、经济管理学。运筹学作为物流学科体系的理论基础之一,其作用是提供实现物流系统优化的技术与工具,是系统理论在物流中应用的具体方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都转向快速恢复工业和发展经济,而运筹学此时正转向经济活动的研究,因此极大地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并由此进入了各行业和部门,获得了长足发展和广泛应用,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理论,如规划论、存储论、决策论和排队论等。但战后的物流并没有像运筹学那样引起人们及时的关注,直到20世纪60年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管理科学的进步、生产方式和组织方式等的改变,物流才为管理界和企业界所重视。因此,相比运筹学,物流的发展滞后了一些。不过,运筹学在物流领域中的应用却随着物流学科的不断成熟而日益广泛。
二、物流运筹学的分类
物流运筹学主要研究经济活动和军事活动中能用数量来表达的有关运用、筹划与管理等方面的问题,根据问题的要求,通过数学的分析与运算,做出综合的合理安排,以便经济、有效地使用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物流运筹学研究的问题主要涉及运输与配送管理、运输车辆管理、物料仓储管理、需求预测、物流成本、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管理及应用等。
(一)运输与配送管理
运输与配送在物流决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为运输成本占到物流总成本的35%—50%,对商品来说,运输成本占商品价格的4%—10%。也就是说,运输成本占物流总成本的比例比其他物流活动大。
如何节约物流运输成本?如何改善产品配送机制?如何做好运输与配送的管理?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深究。
首先,我们对运输与配送进行分析。所谓运输,是指物体借助运力在空间上产生的位置移动。配送处于“二次运输”或者“末端运输”的地位,与运输相比,配送更直接面向并靠近用户;运输一般是干线输送和直达送货,批量大,品种相对单一。配送同运输的区别不仅表现在数量、种类、距离、复杂程度等方面,还表现在其需要现代技术和装备的支持。如何采取合理化的运输配送管理,见表1-2。
表1-2 合理化的运输配送管理
(二)运输车辆管理
物流资源计划(logistics resource planning, LRP)是以物流为基本手段,打破生产与流通界限,集成制造资源计划、能力资源计划、分销需求计划以及功能计划而形成的物资资源优化配置方法。在LRP中对物流运输车辆的管理,见表1-3。
表1-3 在LRP中对物流运输车辆的管理
(三)物料仓储管理
所谓物料仓储管理制度体系,是指按照物料仓储管理系统构成的要求,将指导工作的准则与方法进行高度概括性的汇总,从而形成一套行之有效、完整的管理制度体系。物料仓储管理制度是确保物料管理工作正常进行的坚实基础。
物料仓储管理系统是按照物料仓储管理的系统构成,汇总了指导性准则的管理制度。物料仓储管理系统的构成主要包括八个方面:物料分类、存量控制、成品仓储、滞料和废料、采购等五种管理和验收、仓储、物料收发等三种作业,物料仓储管理系统的各方面都具体规定了一系列的管理目标。其中,进行物料分类管理可以将物料规划得有条不紊,存量控制使得仓储的物料所占用的资金最少,对采购回来的物料进行验收后储存进仓库,完成物料的领发作业。
(四)需求预测
物流需求预测是物流运筹的基础和前提。如果把物流运筹看做一个决策的过程,则可以把物流需求预测视为物流运筹的一个组成部分,因为决策的过程往往是从预测开始的。
物流需求预测有以下典型的方法:
1.指数平滑法
当预测数据发生根本性变化时,可以进行自我调整,给出与过去的观测值不一样的权重,较近期观测值的权数比较远期观测值的权数要大。
2.回归预测方法(因果分析预测法)
(1)相关与回归预测法;
(2)一元线性回归预测法;
(3)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法。
3.聚焦预测
聚焦预测是指根据某些规则进行简单试算的过程,这些规则较符合逻辑,并已将其历史数据外推至未来,易于理解。
4.神经网络预测模型
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是指系统的结构隐含于网络的权值当中,擅长于表达那些只有数据而无法用公式表达的系统。
(五)物流成本
物流成本的概念是从原材料供应开始,一直囊括将商品送达消费者手中所发生的全部物流费用。企业经营的一个重要目标是以最小的投入换取最大的收益,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最好途径是成本管理。物流成本的控制是对成本限额进行预算,将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限额加以比较,纠正存在的差异,提高物流活动的经济效益。如何降低物流成本,见表1-4。
表1-4 物流成本分析
(六)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管理及应用
电子商务通常是指在全球各地广泛的商业贸易活动中,在因特网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基于浏览器/服务器应用方式,买卖双方不谋面地进行各种商贸活动,实现消费者的网上购物、商户之间的网上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以及各种商务活动、交易活动、金融活动和相关的综合服务活动的一种新型的商业运营模式。
电子商务的任何一笔网上交易,都必须涉及信息流、商流、资金流和物流等,而物流作为整个交易的最后一个过程,其执行结果的好坏将对电子交易的成败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电子商务的优势要在经济活动中得到体现,必须建立一个有别于传统仓储、运输模式的现代物流管理系统,需要对原有的物流要素进行升级。企业在建立电子商务系统的工作中,需要把物流管理涉及的仓储、采购、运输、企业物流标准等要素与电子商务系统实现和谐对接,物流系统不能脱离电子商务环境单独建设。
企业物流管理工作的针对面除了采购、仓储、配送等具体的作业环节,着力点应该放在促进高效、低成本的运营模式的建立上。由于企业在电子商务建设的实施中投资巨大,首先应该把重点放在物流管理的升级上,只有建立了符合需要的物流系统,才能保证企业的后续经营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