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悲歌汉服的最后二十年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9章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1)

可巧的是,那之后,文弼就再也没有履足稽山楼一步。若说赵青娘心中没有遗憾感伤之情,那显然是假话。初时赵青娘委实难过了一阵子,然时间一久,赵青娘便想,这古往今来的读书人,尽多负心薄幸,更何况是这青楼中的来客呢。想通了这点,赵青娘便对文弼不再怀念,每日只敷衍应酬度日。

顺治三年,即隆武二年,亦是鲁监国元年,五月。

李成栋率大军征讨浙东。这年夏天的浙江久旱不雨,钱塘江水涸流细。

李成栋站在钱塘江畔,眯起眼睛打量对岸。身旁的李元胤道:“这钱塘江倒是道不错的天险。”

李成栋冷哼了一声,说道:“天险又如何?胤儿,你看到了么?今年钱塘大旱,我看这钱塘江的水,不过五尺来高,这天险,怕是也要为我让路了。”

李元胤只得附和道:“那是自然,父亲神威,连河神也要畏父亲三分。”李元胤此言不过是随口恭维,可他万万想不到,自己竟会一语成谶。

然而沉醉于“春风得意马蹄疾”中的李成栋并没有想太多,只点了点头,道:“不错,不错,既然这水深过不了马腹,那即日便行攻击,兵分两路,进击绍兴。”

李元胤道:“这……要不要再等等?如今对岸形势尚不明朗,孩儿唯恐有诈。”事实上,李元胤一直反对李成栋投降清廷,然其又无法左右父亲的决定。自从归降以来,李元胤的内心一直处于煎熬之中,特别是“嘉定三屠”之时,他曾屡次生出起兵反李成栋之心,甚至想过刺杀李成栋后自己带兵反正。然他知自己势单力薄,在军中威望远难及李成栋,是以作罢。只得继续在军中等待时机,伺机再动。今番李元胤之所以这么说,是期盼着能拖上些时日,拖到钱塘江涨潮之时,李成栋大军便无法渡江攻击。

但李成栋显然不会错失如此良机,他一摆手,道:“不必再等了,今日便是进攻的最佳时机。我倒要瞧瞧,那方国安老儿还能耍出甚么花样来!”

鲁监国朝中的兵权几乎都集中在镇东侯方国安手中。可惜在他的指挥下,鲁监国军在光复之战中屡屡溃退。同时,军纪涣散,耗饷严重,靡费无度,治下的八郡人民都被拖累得筋疲力尽。

但这位方大人打仗不行,弄权倒是把好手。他曾将到处碰壁的马士英和阮大铖收留在自己军中,企图令其二人加入鲁监国朝中,形成自己的势力,巩固自己的地位。这直接导致了鲁监国朝臣的分裂。

钱塘屏障一失,面对李成栋的来势汹汹,方国安自然无力抵挡,绍兴立时失陷。鲁监国逃往海上避难。其手下文臣如谢三宾,武将如方国安,纷纷向清军投降。大学士张国维,自杀殉国;督师大学士朱大典,全家阖门自焚而死;督师余煌,投水自杀;大臣陈函辉上吊自杀,死前作诗:“生为大明之人,死为大明之鬼。笑指白云深处,萧然一无所累!”

鲁监国朝并非没有刚烈之人。当江上师溃,众军皆遁,唯有鲁监国手下的“兴国公”王之仁一师坚守驻地。当见事不可为,王之仁遂率领部分兵员乘船数百艘,携带大批辎重由蛟门航海到舟山,打算同明肃虏伯黄斌卿会师共举。没想到黄斌卿竟炮击王之仁,趁火打劫抢走王之仁的兵船。王之仁对黄斌卿的背信弃义痛恨不已,把家属九十三人的坐船凿沉,全部溺海而死,自己留下一条大船。竖立旗帜,大吹大擂的直驶吴淞江口。而后,他自乘一条旗帜鲜明的大船,身着明朝官服,大摇大摆驶向松江。

此时已在松江驻军的李成栋以为王之仁要投降,马上把他转送给南京的清朝“江南招抚大学士”洪承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