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到南方看雪去!
(2011年1月29日)
“到南方看雪去!”看到这个题目,大家都会觉得很新奇,北方人怎么会去南方看雪?但这的确是事实。今年入冬以来,我在北京没见到过雪,可是上周五我来到了南京,竟看到了一片雪景。气候在变化,一切都在变化,原来认为不可能的事情,现在或将来不见得不可能。
目前公司做着两个项目,一个是地震—地质综合解释软件,另一个是油藏动态分析与管理软件。在与用户朋友交流中,我经常会向他们介绍我们所做的项目。由于这些朋友关系都很密切又大都是行业内的专业人士,所以都会以诚相待地给我提出建议。基本上有三类:
乐观者:
认为两个项目都有市场需求,尽管第一个项目国外有很成熟的产品,但是有些并没有针对中国油田的特点,或者说没有与中国地质情况相结合,所以也有突破点,从一点突破,渐渐地也可以朝着解释处理方向发展。第二个项目虽然国外有几个产品,但是对于国内油田开发的精细程度来讲,这几个产品显得小儿科了。做出符合中国油田开发实际的动态分析软件会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现实者:
关于地震,国外已有几家公司做了几十年了,比如兰德马克、法国CGG等,我们再做这方面的工作,没有优势,怕消耗不起。不如把精力放在第二个项目上,因为这个项目国内外都没有,如果做出来,将填补这一领域的空白,很有前途。
保守者:
关于地震解释软件,国外的软件已相当成熟,我们无法与他们竞争。而油藏动态分析软件是相当难的,为什么这么多年没有这类产品,就是因为太不容易实现了,谁也不能真正地把地下动态的变化搞清楚。
朋友的建议不管是哪一类,都是为公司着想,都说的有一定道理,我们要虚心听取。但现实是我们这两个项目都在紧张地开展着,我们的每一位成员都在为之勤奋地努力着,困难在一个一个地解决,项目在一步一步地推进。我们的项目能否成功,谁也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但绝对不是不可能。在北京看不到雪,到南方去看雪可能性也很小,但却发生了。此刻,看着书房窗外这湛蓝的天空,北京似乎今冬坚持不下雪了,可能吗?天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