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者为师,共同进步
(2010年5月8日)
周四晚上,参加技术部部分服务站的同志们聚餐。这些同志常年在外,一年难得见上几面。大家在一起喝喝酒,聊聊天,交流工作体会,沟通个人感情,感觉很好。
当谈到导师制的好处时,朱谦雅情不自禁地端起酒杯向刘旭敬酒,感谢刘旭对自己在吉林油田实习时所给予的帮助。两个人都很豪爽,双双一饮而尽。朱谦雅是出于真心的感激,刘旭则是为自己能够给予他人帮助而高兴。
看到这个情景我很有感触。记得朱谦雅刚来公司时,公司给她定位是负责北京周边市场的技术支持工作。但由于公司的技术支持人员都在现场服务,好长一段时间都是她自己在那里摸索学习,提高不快。公司领导希望她能尽快开展工作,她自己也十分着急。
后来齐经理派她去吉林油田向刘旭学习。当时我还想,朱谦雅是硕士研究生,刘旭是刚刚毕业不到两年的大专生,她能放下姿态吗?没想到朱谦雅很快就进入了状态。她看到刘旭对GPT软件相当熟练,既佩服又虚心学习,曾在周报中写道应该早来吉林油田。就这样一学就是几个月。现在朱谦雅已经独自为中石油、中石化研究院进行技术支持,并且为用户做了多次培训,深受用户的好评。
对这件事儿我有这样几点体会:
(1)导师制需要在公司各个部门推广。目前研发部、技术部比较明确,其他部门还不够明确。不仅要推行这个制度,还要规定好师徒职责。
(2)倡导朱谦雅这种不耻下问,虚心学习的精神。她之所以能够如此,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自己是怀着一种“空杯心态”(见后面名词解释)。
(3)刘旭这种认真负责,细致耐心,助人为乐的行为也值得大家学习。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要帮助别人不走弯路,而是走直线。更为可贵的是,他没因此有一丝骄傲自满,而是孜孜以求,不断学习新知识。
GPT公司是高新技术企业,我们所从事的是信息技术在油田勘探开发中的应用。而在当今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年代,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必须要迅速地学习新知识、新技术。能者为师,共同进步,这应该是我们所倡导的一种学习精神和行为准则。
令我高兴的是现在这种精神已经在公司蔚然成风。很多部门的同事在工作中都是这样做的。本周五下午,技术部在京的同志就抓紧时间请测试部的原旭讲解GPTModel的使用方法,因为原旭同志来公司前做过多年的地质建模工作。
老师讲得仔细,学生学得认真。能者为师,共同进步。
名词解释
心理学中有种心态叫“空杯心态”。何谓“空杯心态”?古时候一个佛学造诣很深的人,听说某个寺庙里有位德高望重的老禅师,便去拜访。老禅师的徒弟接待他时,他态度傲慢,心想:我是佛学造诣很深的人,你算老几?后来老禅师十分恭敬地接待了他,并为他沏茶。可在倒水时,明明杯子已经满了,老禅师还不停地倒。他不解地问:“大师,为什么杯子已经满了,还要往里倒?”大师说:“是啊,既然已满了,干吗还倒呢?”禅师的意思是,既然你已经很有学问了,干吗还要到我这里求教?象征意义是:做事的前提是先要有好心态。如果想学到更多学问,先要把自己想象成“一个空着的杯子”,而不是骄傲自满。
“空杯心态”并不是一味地否定过去,而是要怀着否定或者说放空过去的一种态度,去融入新的环境,对待新的工作、新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