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道:总经理与员工说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写给树春的一封信

(2009年12月25日)

树春:

你好!

首先对你坚持每天学习的精神我很赞赏,只有这样才能不断进步。谢谢你的推荐,抱歉没有及时回复。这两篇文章,我还是第一次阅读,但是一气读完,很有教益。任总的《致新员工书》我看也很适用我们公司。

GPT公司刚刚过完十周年的生日,我们大家在太原度过了一段欢庆时光,大家都很快乐,作为公司创始人,我自然也很欣慰。

当我们沐浴着春光漫步在平遥古城的城墙上时,我在想,虽然我们每一个人都很平常,但是组织在一起,就会形成了一支浩荡的队伍,大家沿着一条路线,朝着一个目标前进,这支队伍就能够达到预定的目标。

“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这是当年国人都能背诵的毛主席语录(至今依然张嘴就来,绝无半个字的差错)。对于每一位加入GPT的员工,我们的革命目标是什么呢?就是:“向世界一流企业看齐,作能源专业软件公司,不断增强企业竞争力,不断提高员工生活水平。”这个目标是我五年前提出来的,也就是说公司在成立五年之后才有了明确的目标,前五年都在摸索阶段。

对于这个目标,我的解释是:高标准地专注做强企业,使员工生活越来越好。记得在公司十周年晚宴上,在生日蛋糕前吹灭蜡烛前许愿时,我默默地许下的愿望是:“愿GPT人携手打造一块国际化的能源软件品牌,并在这一过程之中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与愿望,我提出了GPT公司所倡导的30字精神,即“创新、进取、周到;主动、高效、完美;合作、和睦、和谐;学习、默悟、力行;坦诚、健康、乐趣。”下面我就其中五个词谈谈我的理解:

1.创新

GPT公司是一家专业软件公司,是名副其实的高新技术企业,我们所做的工作是最具创造性的智能性很强的工作,创新应摆在首位。管理要创新,组织要创新,技术要创新,思维要创新。回想公司十年的发展历程,没有创新,是不可能有这样一个国际化的发展平台的。事实上,创新贯穿于我们的日常工作之中,只要你用心去做,就会有创新。比如,你们部门现在搞的读书会活动就是一项很好的创新,它起到了促进学习、提高效率、锻炼口才、凝聚人心、共同提高的作用,是一项很好的活动,要坚持下去。

我们正在朝着把公司做成名列前茅的能源专业软件公司的目标前进,有很多方面都没有成功的经验借鉴或者我们无法借鉴,都需要我们GPT人用心去想,去创新。

2.主动

GPT公司的工作包括研发、销售、服务(这里的服务包括公司对用户的服务和公司内部不同部门间的服务),这些工作的特点是伸缩性很强,难以量化。比如,一个软件新功能需要多少工时完成?一次销售要做多少工作?一次技术服务怎样才算完成?都很难有一个十分明确的规定。这样的工作如何能够干好呢?主动至关重要。主动代表着一种主人翁的责任感,主动会带来高效率,主动会产生完美的工作效果。

一个人是否主动工作,时间很快就会告诉所有人。长期主动工作的人,不论他(她)学历高低,也不论他在什么岗位,都将会获得同事的赞许,领导的认可。主动工作的人将会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3.合作

GPT公司现在研制的一个产品名为“多学科油藏研究工作平台”,而公司本身也是一个多学科协同工作平台。不同性别、不同性格、不同专业、不同背景的人在一个公司做一项工作,合作必不可少。合作之后,可以产生更大的力量。这一点值得每一位GPT人一再复诵。世界上最大的财富,就是利用这种合作的原则积聚起来的。单独一个人,不管他自己具有如何良好的组织能力,终其一生,所能成就的也只是很少的一点点而已,但如果一个人能够利用与别人合作的原则,他的成就实际上将是没有限制的。

不管你的性格怎样,不论你个人的本领多强,进入GPT公司,都要学会与同事合作。通过与同事密切的合作,高效地完成项目,那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有益于自身的业务提高,有益于公司的发展壮大。

4.学习

据专家讲,一个人的知识95%要靠在工作以后的不断学习中获得。而在GPT公司工作,所需要的技术和知识要不断地补充和更新。在GPT工作发展需要具备学习能力。

公司非常重视员工的学习。组织收听VCD知识讲座,请知名学者来公司授课,选择书籍发放给员工,有计划地送员工出去培训,公司内部组织技术交流,部门还自发组织读书会等。GPT更倡导的是自己有计划地读书学习,因为一个人只有养成了自学的习惯,具有了自学的能力,才具备真正的学习能力。而公司能否迅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司拥有多少真正有学习能力的人。

每一个GPT人都不要把时间花在无谓的活动上,如打麻将、玩游戏等,因为那不仅占用你宝贵的学习时间,还会消磨你的意志和热情。

5.坦诚

坦诚相待,是GPT公司所倡导和营造的人与人之间相处的氛围。我们认为,要实现GPT公司的奋斗目标,公司上下团结一心,齐心合力朝着一个方向努力是必要的条件。

很多经验表明,一个企业内部产生冲突,大多都是不能坦诚相待。当面不说,背后乱说,开会不说,会后乱说,导致出现小团体、宗派现象。一个企业如果出现了宗派,这个企业就永远没有活力,就很难生存,更谈不上发展了。所以,GPT公司提倡坦诚相待,坚决反对搞阴谋诡计的行为。

坦诚使人心怀宽广,坦诚使人身心健康,坦诚使人进退自如,坦诚使人好运连连。

以上这些内容是我所要表达的GPT公司发展的方向和对新员工的一些要求,你看看有无不妥之处,请修正。如无大错,可以和任总《致新员工书》一同发给所有员工看看。

另外,读了任总写的《我的父亲母亲》,他那忘我的工作精神很让我感动。但对他把企业做得如此强大,而没有善待好自己的父母而感到遗憾,我想这也是任总最大的遗憾。

我是1999年来北京创业,2000年年初我搬进了水清木华园。那时我的父母还在大庆二厂居住,他们都是78岁的老人了,父亲脑血栓多年,走路需要拄着拐杖,母亲也是长年不出屋,生活起来很不方便。尽管我的兄妹都在大庆上班,可以照顾,但是我考虑到我的条件比他们好,还是于2000年4月把父母接到北京我的家中。但毕竟是八十来岁的人了,时常会得病住院,那时也是我创业初期比较艰难的时候,我一方面要在医院护理父亲,一方面还要把公司的事情做起来,很多次我都是带着笔记本电脑在病房陪伴着父亲,父亲睡着了,我就工作,父亲醒了,我就陪着他唠嗑、陪着他去卫生间……五年间,不知有多少次,深更半夜要送父亲去医院,直到2005年我看着父亲去世,虽然悲痛,但我尽心尽力了,我无遗憾。现在,我的母亲已经89岁了,由于老年痴呆,已经连我都不认识了。但是,我每天回家,只要她还没睡,我都要给她揉揉肩,拉拉她的手,看到她露出笑容时,我十分欣慰。

善待父母,善待亲人,善待朋友,善待同事,这是我人生价值观的一部分。

再次谢谢你推荐文章给我,希望我们以后多沟通交流,共同探讨人生,探讨公司发展之路。

祝学习进步,工作顺利!

秦志军

2009年4月11日

附:树春的邮件

发件人:矫树春

发送时间:2009-04-0809:57:50

收件人:qzj

抄送:

主题:

秦总:

您好!

昨天晚上学习时,在网上看到华为老总任正非1994年所写的《致新员工书》,看后感觉对公司很有借鉴作用,一方面明确了公司对待新员工的态度,同时也明确了员工所必需的对待公司的态度。我觉得可以借鉴修改为公司所用,在公司新员工报道伊始进行员工培训所用。

还有以前看过的一篇文章,不知道您有没有看过,也是任正非所写的《我的父亲母亲》,有些公司把这篇文章作为员工培训所用,所以我也给您推荐过去。您如果有时间可以看看!

唐突推荐,有些冒昧,但是这些文章的确对我触动很大。如果您觉得可以的话,我觉得大家都可以看看。

礼!

矫树春

2009-04-08


附:公司征文《我的父亲母亲》

我和母亲在一起——秦志军

母亲今年90周岁,我今年53岁。仔细回忆一下,这53年里,离开母亲超过半年的时间只有三次。第一次是1981年10月,我去北京石油院接收从美国引进的大型计算机,并且做系统维护工作。由于迷恋上翻译网络操作系统手册——《NOS用户手册》,1982年春节没有回大庆,一直在北京工作到翌年5月。第二次是1982年9月进入湖南计算机高等专科学校读书,离开母亲差不多两年的时间。第三次是在1985年3月到11月,我前往美国、法国参加计算机操作系统和地震处理技术培训。这三次累计起来约有3年,所以至今,我已经和母亲在一起整整50年了。

母亲是慈爱的。1960年冬,不到3岁的我和两个哥哥随母亲离开河北香河前往大庆,与在那里参加油田会战的父亲团聚。那时的条件是相当差的,更多的我记不起来,但我有印象就是全家人都睡在一铺炕上,躺在炕上看到四周墙上到处都钉着钉子,钉子上挂着大包小裹,这可能就是最原始的壁柜吧!居住条件差还好应付,关键是那时粮食不够吃,母亲做玉米面糊糊时都必须要放入很多野菜,而那时的我则哭着喊着不让妈妈放野菜,因为野菜不好吃。母亲看着哭得可怜的孩子,不忍心放野菜,但家里还有三个大男人,不放又不够吃,所以在每次放野菜前就盛出一小碗来给我留着。

母亲是刚强的。1966年,我上二年级。在一个晴朗的日子里,学校举行入队仪式,刚刚佩戴上红领巾的我,敬着队礼高喊着:“时刻准备着,做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心中对未来有着无限美好的憧憬。然而,没过多久,一场史无前例,持续十年之久的暴风骤雨把我心中的梦想变为碎片。

开始,学校让我们每个学生写一篇批判稿挂在走廊里,其大意是:吴晗、邓拓、廖沫沙,他们三个是一家,要复辟资本主义,让我们再受二遍苦,重受二茬罪,我们一千个不答应,一万个不答应,一定要把他们打翻在地,再踏上一万只脚,让他们永世不可翻身!

接着,一天学校组织我们去大礼堂开会,进去一看我惊呆了,台上放着几张桌子,桌子上站着几个老头老太太,头上戴着一个纸糊的尖顶高帽,上面写着:“打倒地主分子×××”,这些老头老太太看上去大都年过六旬,在一群人的批斗声中,战战兢兢,站在那样高的桌子上腿都在发抖。对于一个七八岁的孩子来讲,这场面令我感到有些恐惧。随着“革命”的深入发展,没想到我的母亲的家庭出身也是地主。从此我们在那个只有百十户人家的地方常常受到无端的歧视。其中有位大队干部的家属一见到母亲就骂:“大地主!地主崽子!”一次两次,母亲忍着,后来母亲实在忍不住了,就找到那位大队干部,说:“你能不能管住你老婆?你要是能管就叫她不要再骂我,你要是不能管,她再骂我,我就抽她!”

从那以后,那个女人再也不敢骂母亲了。我很佩服母亲在那种高压态势下敢于为自己的尊严而抗争,而且不惜诉诸武力。后来听了母亲讲的关于她年轻时驯马的故事,我才明白母亲的这种刚强性格也是在艰辛的生活中磨炼出来的。

那是1948年,父亲当兵走了一年多了,母亲在家领着七岁的大哥和两岁的二哥过日子,上要服侍爷爷奶奶,下要照顾两个孩子,还要饲养家畜和侍弄地里的庄稼。那年头兵荒马乱的,一次还乡团到村里抢劫财物,把母亲家的马抢走了。在农村,拉碾子推磨,犁地种田没有牲畜可不行,母亲非常发愁。

几天后,解放军队伍路过村子,母亲花了很少的钱从部队上买了一匹伤马,那匹马是因为驮子弹箱子背上被磨破了,烂了有脸盆口那么一片。母亲每天用药水给它洗伤口,并且精心饲养。几个月后,随着伤口的愈合,马长得膘肥体壮。那毕竟是一匹军马,也是一匹骏马,一身纯黑色的鬃毛像黑缎子一样。母亲心中充满着喜悦,这下又有马用了。可当她想用这匹马拉碾子时,那马非但不肯拉,还撩着蹶子踢碾杆。看到这情景,当时不同意买这匹马的爷爷却说起了风凉话:“我说不让你买,你非要买,这回我看你怎么办?”母亲平日和爷爷奶奶的关系处得就不融洽,这时听到爷爷这样说,母亲更是又急又气。吃完午饭,母亲把那匹马拴在一根木桩上,缰绳只留出一寸长的余富,母亲拿着鞭子说,我今天抽你三气儿,你要让我用就好,你要还不让我用,那就杀了卖肉。结果三气儿鞭子下来,那匹马乖乖地听母亲使唤了。

母亲是智慧的。虽然没有读过书,但母亲人生的智慧一点不少。在培养孩子方面,她的口头禅是:知道孩子的冷、热、渴、饿就是疼孩子,让孩子多干点活儿没有坏处。我很小的时候就叠被垛、剁鸡食、削土豆皮等。当看到一堆活儿发愁时,母亲总是鼓励我说:“眼是熊人胆,手是好汉子!”自从我1974年参加工作后,母亲就经常和我唠叨:“吃食堂别得罪炊事员,干工作别得罪领导。”“说话要好好说,好好说也是说,不好好说也是说,为什么不能好好说呢?”“凡事该说的说,不该说的就不要说。”其实,在当时的社会,这些言论都是不合时宜的,那时整个社会倡导的是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现在想想,母亲当时的这些嘱咐和唠叨还是潜移默化地对我起了作用,使我能够与领导和同事和谐相处,才使我能够比较顺利地走到了今天。

母亲是无私的。1999年,我要来北京发展,对于母亲来说其实是非常舍不得我走的,因为那时父母都已经接近八十的高龄了,父亲的脑血栓也越来越严重,我要是在他们身边,母亲会很踏实。但母亲没有表露,并支持我去北京。那时,我几乎每个月都能回大庆,一方面那边还有业务,另一方面也惦记父母。人到了一定的年龄,身体状况下降得很快。有一天早上醒来,我听到母亲大口地喘着粗气,急忙出来一看,原来她和父亲下去买菜了。过去父亲还能自己买菜,但现在他拄着拐杖也走不稳了,没办法把菜拿回来,而母亲从来不出门,又不知道在哪儿买。所以父亲不得不领着母亲去,当他们拿着菜再走上三楼,母亲就累得这样大口地喘个不停了。看到这情形,我决定把他们接到北京来。

2000年4月,父母随我来到北京,住在水清木华园。家里雇着保姆。母亲再也不用买菜做饭了,她每天早饭后就和父亲下跳棋或打扑克,父亲有午休的习惯,母亲为了多玩一会儿,没等父亲睡醒就早早地把苹果皮削好,父亲醒了吃了苹果,马上就开始和母亲打牌。那是一段老两口最快乐的时光。

2001年我接到了去加拿大总领事馆面试的通知,因为我来北京之前曾在大庆办理过移民加拿大的申请,没想到两年以后还真的通知我面试了,更没想到我的面试顺利地通过了。当收到移民签证后,我最犯难的就是怎么和父母说这件事儿。平时,我出一趟差,母亲都天天惦记,盼我回来。我要是出去一周,她总说是已经半个月了。现在,如果告诉她我要搬到国外去了,她怎么能够承受得了。可是当母亲听我说了去加拿大会给孩子带来一些新的机会,就像您当年把我们从农村带到大庆一样时,母亲就再也没有说什么,并告诉我们把家里的大电视带过去,省得到了那边还买。

2002年3月8日,十几位朋友来到我家为我送行,母亲在老姨的搀扶下亲自下楼送我,拉着我的手嘱咐我到了就来电话。大哥说:“三弟,你放心走吧,家里有我呢!”

来到加拿大,我们定居在石油城卡尔加里市。十年前我作为CNPC数据库项目考察团成员在这个城市住过十天,那时这里的高楼大厦、美丽的冰川都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而今真正要长期居住生活在这里,情况则大不相同。我要在这里寻找商业机会,要寻找新的发展空间。经过一个多月的考察,这里的商业成熟度非常高,几乎所有行业都有世界级的连锁店而垄断,要想在这里发展,只有两条路,要么有足够大的资本,直接购买现成的企业;要么有高科技含量的想法,包装上市得以迅速发展。而比较起来,国内各行各业都在蓬勃发展,到处都是机会,何况我在那里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为什么不一鼓作气做下去呢?回去!这一念头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头脑中越来越清晰了。一个半月后,我回到了北京,又和母亲在一起了。

2005年8月24日,父亲在家中去世了,我们瞒着有些糊涂了的母亲把父亲送到了太平间。第二天早上母亲来到我的床前问及父亲,说:“你们怎么把他关起来了,他都哭了。”我感到不可思议,母亲怎么会知道?那两天,母亲心神不宁,我们只告诉她父亲住院了。可是当我们把父亲火化后回到家中,母亲却一屁股坐在沙发上,若有所思地说:“完了,一切都完了!”从此,母亲的生命里丧失了阳光,记忆力也急转直下,渐渐地家里人都不认识了,唯独还认识我。可是近两年,连我也不认识了。但不管怎样,每当母亲看见我时,她的眼中还是充满着一种满足的目光,脸上还会露出微笑。每当看到母亲的微笑时,我都由衷地感到一种幸福,因为我能够和母亲在一起,我还能够使她感到一点满足,给她带来一丝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