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世界的壮举:郑和七下西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 从西域遗民到燕王亲随

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堪称空前,时至今日依然为人们津津乐道。然而,关于郑和的身世,史籍中的记载却很少。《明史·郑和传》里也只是寥寥百余字,提及郑和是云南人,小名“三宝”,关于他的幼年时光以及成长经过,《明史》中均无详细提及,而在其他一些有关郑和的史籍中,也没有关于郑和家世的记载。郑和的身世之谜困扰了国人数百年。

时针拨到1911年,在云南省昆阳县月山的西麓,有人发现了郑和父亲马哈只的墓,墓前有红砂岩质地的墓碑一通,碑额半圆形,上有篆书“故马公墓志铭”,四周刻卷草纹饰,下为砂石龟座。碑阳正文阴刻楷书14行,每行28字,共284字。碑文是永乐三年(1405)郑和第一次出使西洋前,在南京请礼部尚书李至刚撰写,托人带回故乡后,由长兄马文铭镌刻后立于墓前的。

正是这块墓碑的发现,才为解开郑和身世的谜团提供了线索。碑文言简意赅,记载了郑和的家世、父母、兄弟的情况,从碑文可以得知,郑和的祖辈是云南昆阳州(今昆明晋宁)宝山乡和代村人,回族,姓马,世称“哈只”。“哈只”是阿拉伯语“朝觐者”的意思,是人们对于曾经前往麦加朝圣过的朝觐者的尊称。由于郑和的父亲曾经远赴麦加朝圣,故而被乡邻尊称为“马哈只”。那时郑和尚处幼年,多年后对于父亲的真实姓名记忆模糊,故而请大学士李至刚为父亲撰写碑文时,也称父亲为“马哈只”。

从碑文中,我们还能了解到,郑和的父亲马哈只长相奇伟,为人正直,乐善好施,故乡邻都尊他为长。郑和的母亲温氏,一共生育了两个儿子四个女儿,长子马文铭,次子马和,也就是后来的郑和。

碑文往上追溯到了郑和的曾祖父马拜颜,可惜只提及了一个名字,没有过多叙述。这使对郑和家世的研究遇到了困难。直到1983年,在北京发现了一份《郑和家谱首叙》的抄件,其中的历史信息透露出惊人的秘密:郑和家族最早不姓马,而是来自西域遗民的后代!他们的祖宗可以追溯到西域普化力国的国王所非尔,而普化力国大致位于今天的乌兹别克斯坦境内。

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普化力国因被邻国入侵,国王所非尔率领部众来归附宋朝,被宋神宗封为宁彝侯,死后更被追赠为朝奉王,哀荣之至。并且所非尔的子孙都世袭王爵,为宋室所倚重。元初,所非尔的孙子马哈木担任了元朝的平章政事,相当于现在副总理的职务,为从一品官职,协助丞相处理国家政务。

马哈木的长子赛典赤·赡思丁是元朝著名的大臣。“赛典赤”三字是阿拉伯语“贵族”的意思。赛典赤·赡思丁也在元朝中央政府担任过平章政事的职务,后又出任四川、陕西等地的平章政事,担任地方的最高长官。由于赛典赤·赡思丁的出色表现,元世祖忽必烈任命他为云南的第一任平章政事,他在云南任职6年,教化民众、兴修水利、改革官制,为云南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死后被忽必烈追封为上柱国、咸阳王。

赛典赤·赡思丁有五个儿子,其中长子、四子和五子都曾经担任过云南的平章政事,之后定居在云南,因此,赛典赤家族也就成了云南回族人的祖先。

在云南定居的赛典赤家族与当地汉民逐渐融合,后代也就不再采用繁复的阿拉伯姓氏,而改称汉姓。赛典赤家族的后代子孙一共有十三个姓氏,马姓是其中之一。

赛典赤·赡思丁的五子马速忽担任过云南的平章政事,马速忽又生子马拜颜,被封为淮安王,而马拜颜即是郑和的曾祖父。马拜颜的儿子察尔米的纳,即郑和的祖父,被封为滇阳侯。

从宋到元,郑和的家族在云南世袭了许多代,算得上世代王侯的大家族,但他们最早来自西域,对伊斯兰教有着虔诚的信仰,郑和的父亲和祖父都曾经到过伊斯兰的圣地天方朝圣,也就是现在的圣城麦加。在生产力低下的宋元时代,这绝不是一般家庭就能够负担得起的国际长途旅行,可见郑和家族一直是十分富有的。祖辈们不畏艰险远赴伊斯兰圣地天方朝拜,这种勇于探险、无惧无畏的冒险精神与胆略,是郑和家族的优良传统,对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也有着深刻的影响。

如果不是因为元末战火四起,郑和应该会在云南平静而富足地生活下去,衣食不愁,健康成长,诵读着古兰经与儒家经典,成年后还可能与家人一起去往遥远的天方朝圣。然而郑和的人生轨迹,在元末的历史巨变中被彻底改变了。

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而此时的云南,尚处在元梁王把匝剌瓦尔密的统治下。朱元璋平定四川后,大军便止住了南下的脚步。一是因为云南地势险阻,大军征战伤亡巨大;二是明军攻克元大都后,元顺帝带领宗室退往蒙古高原,史称北元,它一直威胁着明朝北部边疆,因此朱元璋的军事部署重点在北方;三是因为元梁王把匝剌瓦尔密一直偏安西南,朱元璋寄希望于通过和平手段解决云南问题。

朱元璋对梁王起初抱有幻想,他从洪武七年(1374)开始,陆续派出已归降明朝的元威顺王子伯伯和湖广行省参政吴云前往云南招降梁王。伯伯劝说梁王无效,吴云更是被梁王属下谋杀。几次三番之后,朱元璋遂下定决心军事征讨云南。

洪武十四年(1381)九月,朱元璋任命颍川侯傅友德为征南将军,永昌侯蓝玉、西平侯沐英为左右副将军,率领步骑兵30万人马征讨云南。大军九月从南京龙江出发,朱元璋亲自给诸将践行。明军来势汹汹,如风卷残云,当年十二月攻克普定、曲靖,梁王精锐全军覆没,随后大军分两路包抄,直捣梁王老巢昆明,走投无路的梁王投水自尽。

洪武十五年(1382)正月,云南三路七州六县的元朝官员都前往蓝玉和沐英的军营投降,其中就包括郑和的家乡昆阳州。

战争虽然很快就结束了,但云南地方上的叛乱仍然不断,郑和的家乡昆阳州距省城昆明仅仅百余里,虽然昆阳州业已向明军投降,但地方上的治安依然不好。郑和家族为元朝显贵,自然成为明军的重点攻击目标,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郑和的父亲马哈只那时39岁,壮年早逝。郑和年仅11岁,被明军掳掠到军中,那时明朝军队有把掳获的儿童阉割的风气,所以郑和不久就被阉割,并留在军中。

洪武十七年(1384),云南全境被平定,沐英奉命留守云南,郑和离开生活了13年的家乡,跟随傅友德、蓝玉的大军班师回朝,来到了明朝的都城南京。那时的南京一派新朝气象,有着巍峨的宫殿和高大的城墙,给从云南边陲来的少年郑和以深深的震撼。

洪武十八年(1385),朱元璋命令傅友德、蓝玉前往北平练兵,协助燕王朱棣一同处理北方的防务,郑和也跟随大军来到了北方。

洪武二十年(1387),朱元璋任命宋国公冯胜为大将军,傅友德、蓝玉为左、右副将军,率领大军征讨北元将领纳哈出。纳哈出是元朝开国名将木华黎的后代,英勇善战,被元顺帝封为丞相兼太尉。纳哈出一直在辽阳金山屯兵,屡次进犯辽东一带,被明朝视为大患。此次冯胜、傅友德、蓝玉率军北上出征,20万大军把纳哈出屯兵的金山团团围住,时逢大雪,元兵饥寒交迫,纳哈出投降。

洪武二十一年(1388),蓝玉率领大军奇袭在捕鱼儿海(今贝加尔湖)附近的北元朝廷,元军仓促应战,北元太尉蛮子被杀,数万人被俘,包括元帝脱古思帖木儿的次子地保奴和公主、宗室等3000余人。

洪武二十三年(1390),郑和20岁,已在北方军中历练多年。这年三月,朱元璋命燕王朱棣、晋王朱棡出师北伐,征讨北元太尉乃尔不花。颍国公傅友德在北平跟随燕王,定远侯王弼在山西跟随晋王,分别受二王节制。郑和此时在傅友德军中,因为参加了几次重大的战役,表现出色,受到燕王的赏识,因此转入燕王藩邸,成为侍从。

朱棣才干非凡,洪武十三年(1380)被朱元璋封为燕王,封地在故元大都北平,府邸就是元朝的皇宫,规格远超一般亲王,可见朱元璋对他的信任与喜爱。燕王在北方与晋王、代王、宁王、谷王等一道,镇守着明朝的北方边疆。朱棣在诸王中年纪较长,最具有军事才能,在数次对北元作战中都获得巨大胜利。此次,朱元璋派晋王朱棡、燕王朱棣北伐,就是想一举平定北部边疆。燕王率军围住了乃尔不花的大营后,派出北元投降过来的全国公观童前往劝降,因观童和乃尔不花原有交情。故而朱棣兵不血刃,劝降了乃尔不花,随后北元丞相咬住也向明军投降,一同归顺的还有数万元兵。此次战役使燕王名声大噪,从此,朱元璋把北方的军权完全交由其掌控。燕王雄踞北方,兵强马壮,成为明朝北部边疆的实际控制者。

燕王朱棣与太祖朱元璋对待太监参政的态度截然不同,他对太监参政并不排斥,反而为了培养太监们的政治军事素养,还在王府内专为其授课。作为侍从的郑和,在燕王府中接受了系统的封建教育,受朱棣身边的谋士姚广孝等人影响很大,掌握了丰富的历史知识,极大地提高了文化修养。燕王府接收了许多元廷收藏的珍贵图书典籍,也为郑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起了极大作用。

不久,靖难之役的发生使明朝政局巨变,燕王夺位成功,登基为明成祖,郑和的人生迎来了辉煌的一幕。巨变要从朱元璋说起。

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登基,国号“大明”,立嫡长子朱标为皇太子。太子温文儒雅,朱元璋对他极其爱护,一直训练他的理政能力。然而苍天弄人,朱标在洪武二十五年(1392)由秦中视察返回南京后患病去世。朱元璋是一个很重视嫡庶观念的帝王,他在悲痛之余立即册立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为皇太孙。朱元璋在位31年,对那些曾经浴血奋战、出生入死、协助他建立大明王朝的功臣们大肆杀戮,并把自己的儿子封往各地为王,意图保朱明王朝国祚长存。朱元璋于洪武三十一年(1398)去世,皇太孙朱允炆同月即位,宣布次年改元“建文”。朱允炆即位后,任命齐泰为兵部尚书,黄子澄为太常寺卿,方孝孺为翰林院侍讲,这三个文人控制着建文朝的命运。

建文帝登基后,皇位并不稳固,爷爷朱元璋虽然把异姓功臣杀了个精光,但掌握着大明军权的十几个叔王,却对皇位虎视眈眈,企图将其拉下马。

朱允炆即位不久,就采纳兵部尚书齐泰、太常寺卿黄子澄的建议,对手握重兵的叔叔们“削藩”。所谓“削藩”,即是以各种理由剥夺藩王的政治、军事、经济权力,剪除割据势力,巩固皇帝的统治。燕王在诸藩中,兵强马壮,势力最大,是对皇权的最大威胁。但齐泰、黄子澄为了不打草惊蛇,先废了燕王的同母弟周王朱橚。因为朱橚封国在河南,与燕王相邻,但性格较为懦弱,废除周王相当于剪除了燕王的羽翼。随后,建文帝又很顺利地废除了岷王朱楩、湘王朱柏、齐王朱榑、代王朱桂。

燕王见局势步步紧逼,一不做二不休,以保护皇帝,诛杀齐泰、黄子澄等“奸臣”的名义起兵,这场持续三年的战争被称为靖难之役。燕王的军队在建文四年(1402)攻下南京,并诛杀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等数十位大臣,然而,燕王声称要拥护的皇帝朱允炆却不见了。

郑和作为燕王的内侍,在靖难之役中屡建战功,特别是建文元年(1399),郑和参与燕王在郑村坝(今北京大兴东郊)与曹国公李景隆的战斗,立下了汗马功劳,使得燕王对他另眼相看。在靖难之役中,郑和在燕王身边参与军机,各方面的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展现,深得燕王及姚广孝的赏识,为他日后成为统帅庞大舰队、出使西洋的最高指挥官埋下了伏笔。

燕王攻下南京后,即皇帝位,改元永乐。随同参加靖难之役的许多文臣武将都得到了封赏,其中当然也包括太监郑和。永乐二年(1404)元旦,朱棣对靖难之役中的功臣郑和赐“郑”姓,任命他为内官监太监。赐姓之事古已有之,一般是因功劳卓著而被帝王授以新姓,朱棣以赐姓和升迁的方式,表达了对郑和的恩宠。内官监是正四品官员,在明朝宫廷十二监中,地位仅次于司礼监,负责宫廷的采买和营建。那年,郑和仅3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