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学导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社会群体的概念及主要内容

一、社会群体的概念

社会群体是由多个个体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或有共同活动目的组成的群体。例如,由血缘、婚姻等关系组合起来的氏族或者家庭群体;由居住、地域关系组合起来的邻里群体;由就业构成的上下级或同事关系组成的职业群体。社会群体的内部拥有一定的组织结构,体系由制度规范、各种角色和身份地位构成。

社会群体不仅要求由同一类人组成,还要求成员间发生互动,进行密切交流。剧场中的观众、商场中的顾客、景区中的游客等,他们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出现,但相互之间没有密切的交往,所以不是社会群体。与此相反,年龄相仿的人之间、相同职业的人之间存在相对稳定的、相对密切的互动,与其他类型人有明显区别时,则形成新的社会共同体,并将统计学意义上的群体赋予了社会学意义。

二、社会群体的类型

(一)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正式群体成员之间的互动更为正规化、制度化,依靠明确的制度化管理规范群体行为方式。现代社会中的各种组织是正式群体的代表,组织成员的身份、地位、权利、义务、规范、责任都由制度做出明确规定,并有相对稳定的群体背景如企业、学校等作为支撑。

社会组织中的成员在日常交流互动中会自发形成不同的人际关系,构成小的关系系统,形成非正式群体。根据非正式群体的形成方式,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利益型

因共同利益为纽带而结成的群体为利益型群体,它可以是临时的,也可以是正式的、稳定的。例如,业主在发现受到开发商欺诈时,经常通过联合其他业主共同声讨的方式来增加自己的话语权,这就属于临时性利益型群体。美国为了增加牛奶销量而在1970年成立的全国乳品业理事会和在1983年成立的全国乳业推广研究委员会则属于稳定的利益促成的联合体。

2.信仰型

人们以共同的价值观、信仰、相似的理想为基石结成的团体为信仰型非正式群体,校园内自发组织起来的学习小组即属于这一类型。

3.友谊型

以感情为基础而形成的亲密朋友群体。这一非正式群体内部的成员之间互为好友关系,情意相通,感情投入较多。

4.同好型

以共同的兴趣爱好为纽带结成的群体,如棋友等。这类群体的成员仅是分享相同的爱好,彼此之间不一定是要好的朋友。

(二)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

初级群体是指人员通过面对面的互动交流形成感情深厚的群体,或者本身拥有很亲密的人际关系的社会群体。家庭群体、邻里关系、朋友关系、亲族关系等都是典型的初级群体。初级群体内成员的关系是人类最基本、最纯粹的初级社会关系,因此又被称作基本群体。

次级群体是指组织内成员集合在一起为了某种特定目的结成规范的正式社会群体,依靠明确的制度规范成员的行为方式。次级群体面对面的互动有限,感情联系也不如初级群体,因此被称为间接群体。次级群体的规模不一,一个科室、一个班组均可组成一个小的次级群体。大规模的次级群体会有许多小的初级群体作为组成单元,如军队里的战友群体、学校中的“好哥们”、工厂中的工友集体等。公司、学校以及各种机构都是较为典型的次级群体组织。

(三)内群体与外群体

内群体是指群体成员团结合作、亲密互动的群体,成员发自内心的认同群体行为,对群体忠诚,有群体归属感。成员之间具有相互爱护或相互同情的感情牵绊,人类日常生活大多围绕内群体展开。

外群体是指内群体之外的其他人员的组合。内群体成员普遍对外群体人员抱有疑虑和偏见,更有甚者会采取仇视、蔑视等态度,始终处于外群体的对立面。

(四)所属与参照群体

所属群体即指群体成员所归属的群体,也称为隶属群体。所属群体对成员的身份地位及日常行为都有规定。

参照群体指的是某些成员选取的与自身所属群体作参照对象的群体,而不是任意一个成员的所属群体。这些成员通过所属群体与参照群体的对比,对所属群体进行评价,从而改变自身对所属群体的认知。

(五)血缘、地缘、趣缘与业缘群体

血缘群体成员之间依靠血缘或者姻亲关系形成血缘群体。血缘群体历史悠久,是个体成员学习、生活、参与社会活动的起点。

地缘群体的成员之间依靠空间或地域联系构建了地缘群体。群居的人类出现定居形式后,才形成了比较牢固且稳定的地缘群体。

趣缘群体的成员之间依靠共同的兴趣爱好建立的兴趣群体,称为趣缘群体。

业缘群体的成员之间基于劳动成员与职业之间的联系,形成了业缘群体。在生产力迅速发展、社会分工日益明确、社会阶级分配明确的今天,业缘群体逐渐出现。

上述三种社会群体类型划分方式是依据不同的规则制定的,对某一群体在不同划分标准下的类别应独立看待,不能将概念混淆。虽然非正式群体和初级群体之间有许多重叠的部分,但不能简单等同,或是认为次级群体就一定是正式群体。例如,家庭既属于初级群体,同时它又是非正式的;而前文所述的全国乳业推广委员会属于利益型的非正式群体;同时群体内的成员是因为一定目标而集合起来的,是次级群体。

三、社会群体的特征

(一)具有特定的社会关系

在形成社会群体后,每一个成员都有了自己的身份定位,这些身份是特定社会关系结成的条件。这种社会关系有两个相互对立的表现形式:一是相对明确,二是相对模糊。前者的典型例子是校园内的成员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这些都是明确的。模糊的社会关系更多存在于非正式群体中,如在因爱好相同而一起行动的群体里,对于内部的成员身份虽然没有明确的定位,但成员关系相对稳定,相互之间十分熟悉。一旦有陌生人想要加入到他们的行动中去,往往群体内的成员会不太情愿接纳。

(二)群体内部的行为约束

群体形成之初,群体成员之间只有简单的认同关系。随着群体的逐渐成熟和发展,群体内部的交往方式逐渐稳定,在群体的道德基础上形成被公众认可的行为规范,从而协调成员之间的行为,以确保群体的稳定,实现群体的功能。群体内部有一定的行为规范来约束成员行为,这样的行为规范可能是简单的承诺、约定俗成的习俗,也可能是正规的制度规范。

(三)群体的互动关系

社会群体内部的互动关系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高频度。社会组织内部的互动可能存在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几种形式,但无论哪种都要求其互动是经常性的,偶尔一次的互动不能形成社会群体。第二,稳定性。社会群体的缔结或者有共同的利益驱动,或者有一定的感情基础,这些因素保证了社会群体内的互动在群体存续期间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四)群体的期望和归属意识

社会群体的最后一个特征是成员认同自己在群体中的定位,具有群体归属感。群体建立之初,成员间的共同点和群体活动过程中相互配合的默契使成员形成了趋于一致的群体意识,在行动中自然将本群体视作一个集合,并和群体以外的成员区分开来。在建立起归属意识后,群体的愿景就内化为每个成员自己的期望,成员个人愿望的相通之处也会在行动过程中逐步转化为群体的共同祈愿。

四、社会群体的功能

(一)社会群体的社会功能

1.有序、健全的社会群体有助于社会维持安定和谐

如果说整个社会是一个鲜活的生命,那各种社会群体就是一个个的细胞。细胞的健康是肌体健康的前提,肌体健康反过来有助于细胞的代谢。通过文化、意识、物质资料等渠道维护社会组织的稳定,进而可以达到社会的稳定,促进未来的进一步发展。

2.完成社会任务,实现社会目标

每个人自一出生起就在社会中有了一定的身份定位,而每个具有行为能力的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责任和义务,社会的发展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贡献。

(二)社会群体的个人功能

1.满足个人的需求

人的许多个人需求只能在和他人交往过程中得到满足,如对友情的需求、对归属感的需求等。

2.帮助个体完成社会化

在一个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化的过程中,离不开各种各样的社会群体,儿童时期在家庭内和邻里之间学习基本的人际关系,少年时代在校园接触师生关系学习生活技能,工作后和同事、客户建立起合作共赢模式。可以说,个体的社会化过程就是在一个个社会组织内部逐渐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