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与文化传承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从传统文学研究到新媒介文学研究的范式转换

林新华

新媒介的兴盛带来了网络文学在线阅读的快速发展。“榕树下”“起点中文网”“盛大文学”等专门的文学网站,新浪、网易、搜狐、雅虎等综合性的大型网站都开辟了专门的文学板块,登载了大量的文学作品,成为原创网络文学的重要资源。我国出版产业化、立体化进程的推进使得网络文学的线下出版、网络文学作品的改编等文艺作品立体传播模式也应运而生。网络文学已经成了新媒介文学的主打形态。中国的新媒介文学研究主要是在网络文学研究范式下进行的。网络文学研究的兴盛可以说是对新媒介文化时代文学生产实践的理论回应。然而,无论是网络论坛还是刊物专著,对网络文学的定义和特征仍没有一个权威、统一的界定。随着研究视野的拓展和研究的深入,我们发现国内网络文学的研究也已经陷入了某种瓶颈状态,难以形成新的突破。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当下的文学研究范式进行反思,重新梳理网络文学发展的实际,形成新媒介文学研究的有效范式,对以网络文学为主的新媒介文学实践进行充分的学理性解释。

一 为什么要进行范式转换

国内关于网络文学的定义存在着广义和狭义两种。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年发布的《中国网络文学用户调研报告》中对网络文学的定义有明确的概括:“通过互联网发表或传播的小说、散文、诗歌、连载漫画等文学作品。包括但不限于通过互联网首次发表的网络原创文学作品。”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网络文学用户调研报告(2010年12月)[DB/OL].[2011-08-19].http://www.cnnic.cn.这是一种较为宽泛的定义。文学研究者大多从传统的文学定义出发,对网络文学的限定范围要小一些,一般是指通过网络发表的、具有原创性的文学作品。显然,一些被制成电子版搬上网络,供网友浏览欣赏的传统文学不在网络文学之列。网络作家李寻欢在《关于我的网络文学观》一文中认为:“我认为它的准确定义应该是:网人在网络上发表的供网人阅读的文学。”李寻欢.关于我的网络文学观[DB/OL].[2011-12-19].http://www.ilf.cn/Theo/71902.html.在这里,他主要是从网络文学的主体——“网人”,网络传播的渠道——网络,网络文学的创作动机——“供网人阅读”三个层面上着手界定网络文学的,而且他认为第三个层面显得尤为重要。且不管他定义的宽窄,我们还是看到了李寻欢先生所下的定义中除了新的传播介质,作品的预设读者,也就是隐含读者指向也是特定的。而在隐含读者这一点上,传统文学也是如此。榕树下文学网站的主编朱威廉先生就认为:“……网络文学就是新时代的大众文学,的无限延伸创造了肥沃的土壤,大众化的自由创作空间使天地更为广阔。”朱威廉.文学发展的肥沃土壤[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10-21(08).朱威廉先生对网络文学的阐释在一定程度上突出了(因特网)这一传播技术的作用,同时他又认为网络文学是大众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仍然是在传统文学的定义之下的。可以看出在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的问题上,他认为是没有质的区别。有一些人也坚持认为“纸上的文学”与“网上的文学”没有本质区别,所谓“网络文学”并不成立。作家曹文轩先生就明确表示:“有一种叫网络文学的吗?网络创作了一个新的文学门类吗?没有……文学并没有因为网络而改变它的形态,写小说只是按照小说的规则在写,最多也就是网络语言。”方剑锋.有网络文学这样一种文学形式吗?——对话当代著名作家曹文轩[DB/OL].[2010-06-17].http://z.hangzhou.com.cn.更有甚者,网友三只钉子认为:“网络对文学来说,现在是、将来也只能是一种工具。它不能代表文学的某个特殊的现象或者观念……‘网络文学’这个词语,若不定义为‘内容与网络有关,并只描述网络上发生的事件与情感’的话,它必然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三只钉子.网络文学—— 一个应该被唾弃的词语[DB/OL].[2000-10-23].http://edu.sina.com.cn.在网友三只钉子看来,网络只是文学的传播工具,网络文学是文学,也是传统文学的一种新的展现形式。

上述这些关于网络文学的见解对我们研究以网络文学为主要形态的新媒介文学很有启发:并不能因为传播介质的改变而判定它是一种新的文学形式。关于网络文学概念广义或狭义的争论并不是当前新媒介文学研究的切入点。袁跃兴先生在论述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的问题时对此做了非常精到的阐述:“不能否认的是,在文学观念和文学表现方面,主流文学、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的确存在着一些差异。但是,需要拥有广泛的读者群体,直接面对现实生活,引发社会话题的讨论,它们却应该是一致的。否则,没有这些文学特征,无论哪一种形式的文学,都将失去存在的意义。”袁跃兴.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N].团结报,2011-11-24(06).其实,不管哪一种定义,也不管是传统的文学作品还是借助现代新媒介发布的文学作品,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关键词——“文学”。而正是这一关键词使这些形态迥异的作品拥有了自身质的规定性。因此,找到这些通过新的媒介呈现出来的文学在文学大观园中应有的位置才是解决问题的起点,才能认清当前新媒介文学的发展,也才能对此做出相应的评价,并在理论上给予恰切的归纳和总结。而这就要求我们从梳理历史上文学文本的存在形态入手。

从文学传播的角度来看,传播学家认为“媒介”是“传输信息的工具”,而给“文本”下的定义则是“在书面形式中显示或储存的信息”罗杰·菲德勒.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M].明安香,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247,255.。文学文本是供读者阅读的,它必然要依赖于一定的传播媒介才能传递给接收者。此时,文学文本就成了文学媒介传输的信息。从传输媒介的角度出发研究文学文本,就逐渐形成了文学文本的媒介形态。有多少文学媒介形态,就有多少文本的存在形态:口语的、文字的、手工印刷的、机械印刷的和网络的等类型的文本。

与传统的文字文本和印刷文本更有利于追求书面语言特性不同,网络文本往往注意运用日常口语,这是由于网上交流必须快捷和简便的缘故。这使得网络文本多少消退了神圣性而增添了日常性,削减了高雅性而增强了通俗性。

假定调动多种媒介来分别传输《诗经·国风·周南》中的民间歌谣《芣苢》的文本,读者就可以接触到不同的文本呈现形态:可以通过人的口头语言,可以通过在竹简、兽骨、布帛等上的书写,可以通过手工和机械印刷,也可以通过广播、电影镜头或电视荧屏,还可以通过国际互联网。文学文本可以不变,而文学的媒介可以替换。在这替换的过程中,《芣苢》这首诗的文本内容可能没有变,但不同媒介所形成的一些表达氛围和情调可能改变了。这首诗如果用印刷文字文本呈现,原有口语媒介形态中所蕴含的民间歌谣特有的素朴、直率、歌乐舞结合等“氛围”就很难再被读者体验到了。而以互联网来呈现这首诗,虽然我们可以用多媒体技术模拟诗中的原始民间歌谣氛围,形成口语、音乐和集体舞蹈的立体传播场景,但这又与原有的口语直接传播,与竹简阅读都很不一样了。可见,文学媒介深深地影响了文本内容的呈现,已经“嵌入”整个文学文本的意义系统之中,对文本形成的情调产生微妙而又深刻的影响。因此文学媒介绝不只是文学内容的简单的传输渠道,其所具有的涉义性特质已经非常明显,文学文本的存在方式及其效果与文学媒介的具体方式密切相关。

文学媒介的变化从表面上看是传播技术更迭的一种形式上的展现,但它的变化实际上是与当时的文化语境息息相关的。文学文本以及它的呈现、传播总是属于特定文化语境中的行为。技术,包括文学文本的传输技术,影响、改变作者的写作、读者的阅读,以及批评家的评论。同时,读者的集体阅读心理、欣赏品位等的变化直接构成了文本传播的文化语境。因此,从文学媒介的发展出发,用历史的眼光审视以网络文学为代表的新媒介文学,沿着网络文学研究的脉络,从观念和研究方法、研究视野等方面展开积极的探索,实现从传统文学研究方式到新媒介文学研究方式的转变,制定出文学的新规律是时代的要求。

二 如何进行范式转换

那么,如何进行范式转换呢?首先我们要从文学观念上纠正,改变那种错误地将以网络文学为代表的新媒介文学与传统文学进行对举的倾向。以网络文学为代表的新媒介文学极大地冲击了传统文学观念,改变了写作方式和传播方式,甚至影响了整个文学生产和文学消费的传统观念。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陈定家先生也注意到:“同传统文学相比,网络文学在主客的交互性、形象的可视性、检索的快捷性、视听的趣味性、资料的丰富性、艺术形式的多样性、艺术门类的融合性等方面具有优势。”明海英.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可相互借鉴——需要以大文学观对待网络文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06-03(A03).这些都是新媒介文学的优势,它开掘了文学的多种介质表达,增强了文学走向艺术门类综合的可能性,从而也为我们的阅读塑造了一个崭新的“语境”(一般我们说的语境,通常是通过文学文本文字本身自然形成的,而这里的语境,有的是靠上下文形成,有的是靠另外一种或多种媒介手段与上下文一起形成。)。因此,我们在研究对象上应该扩大研究的眼界和范围,不能将视野仅仅局限于由文字所构成的文本。这就要求我们从旧有的门类艺术划分中解放出来,打破文学艺术以表达方式进行划分的模式,冲破文学艺术门类之间的藩篱。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并不是大杂烩式的一锅煮,什么都往里放。我们要遵循文学的本质规律。

在研究的具体路径方面,需要在上述宽阔的视野下,在大文学的观念中按照文学史研究、作品批评和理论建构三个层面渐次展开,同时还要在研究中注意上述三个层面之间的交融与相互渗透。目前国内出现了海量的网络文学作品,也有不少的网络文学作品批评。这些批评通常是运用传统文学理论、文学批评的框架,但有不少研究者在论述时是站在传统文学的对立面展开的。在网络文学史研究方面,虽然目前国内有大量描述网络文学发展历史的文章,但由于内容上的大量重复转抄,我们无法形成网络文学实践史的完整史学脉络和系统。开展新媒介文学研究,应首先整合以网络文学为主的新媒介文学发展过程和现象的研究材料和成果,在大文学传统中的文学史理论观念指导下,从文学的本质出发,实现对新媒介文学发生、演进过程的宏观性和整体性描述、评析及对文学发展规律的概括总结。在文学批评、文学史、文学理论三个文学研究的分支中,文学理论是水平最高的分支。韦勒克、沃伦认为:“文学理论不包括文学批评或文学史,文学批评中没有文学理论和文学史,或者文学史里欠缺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这些都是难以想象的。”雷·韦勒克,奥·沃伦.文学理论[M].刘象愚,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32.因此,在新媒介文学的研究中仍然要以文学史的整理为出发点,在新媒介文学发展史的基础上实现文学史、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三者的相互渗透,相互补充。

事实上,不管新媒介文学采用多少种媒介,它们还是离不开文学二字。我们这些新媒介文学的研究者如果回首一下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就不难发现中国的文学在发展之初就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如从“诗歌”这个名称来看,文学的诗和歌、舞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即使在文学已经进入自觉之后的宋词,也仍然是跟曲牌名结合在一起的一种创作,结合曲牌名进行吟唱,方可体会到这首词之真意。不难看出,我国历史上的这些文学不仅在形式上跨越了自身的门类,要结合别的具体门类艺术,而且还要结合当时的文化环境,才能进入其意境。正如韦勒克和沃伦在《文学理论》一书中谈到文学研究时对格林罗的观点做作了阐释后所说的:“文学研究不仅与文明史的研究密切相关,而且实在和它就是一回事。在他们看来,只要研究的内容是印刷或手抄的材料,是大部分历史主要依据的材料,那么,这种研究就是文学研究。”雷·韦勒克,奥·沃伦.文学理论[M].刘象愚,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7.因此,我们在新媒介文学的研究中,在讲求文学史、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三者渗透的基础上,还要注意文化环境的变迁,形成文学文化学的研究视角。

在理论上,应立足国内传统文学理论,积极借鉴国外特别优秀的研究成果。韦勒克、沃伦在论述文学史、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三者关系时点到:“文学理论如果不植根于具体文学作品,这样的文学研究是不可能的。文学的准则、范畴和技巧都不能凭空产生。”雷·韦勒克,奥·沃伦.文学理论[M].刘象愚,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32.我国的新媒介文学也不是凭空产生的,它应该是在传统文学的滋养下生发的文学奇葩。传统文学和新媒介文学互相贯通,互相渗透,直到今天的传统文学文本有许多也已经成为数字化、网络化技术的产品。网络不是一种分离的媒介。美国加州大学英语系教授艾伦·刘称这种冲击为“新媒体碰撞”,即“文学界和数码界的碰撞”,他认为正是这种碰撞催生了一种新的文学形态——网络文学。因而,我们应当从传统文学理论中汲取营养,结合当下文学创作的实际,进行合理的拓展。

当然,国外的新媒介文学,无论从创作的实践还是理论的研究上,起步都比国内要早,成果也要多一些。但由于文学产生的地城不同,国内外新媒介文学会呈现出不同的样态。如恩斯林博士根据英国网络文学的发展现状,将其划分为“超文本”“超媒体”和“制动文本”三个阶段。她谈到超文本时指出,超文本是把传统印刷文学的线性书写发展为非线性书写,使读者形成多线性阅读体验。而超文本的这种多路径选择主要是靠超链接来实现的。这在我国目前的新媒体文本比如网络文学的创作中也有不少。恩斯林博士的研究对我国新媒介文本的研究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而挪威新媒介文学研究者艾斯本·亚瑟斯提出的赛博文本与遍历文学理论,挪威新媒介文学研究者安纳·贡德提出的交互性小说研究,美国新媒介文学研究者布伦达·劳雷尔的交互诗学理论等与旧有的文学接受理论相比,除了名词上的新颖之外,在新媒介文学理论、研究范式的建构上到底有多少突破就很难说了。再加上不同国家之间的读者在阅读方式、阅读习惯、阅读心理、评介方式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因而我们应该慎重对待国外的这些新媒介文学研究成果,在讲求本土特质的基础上,努力找到最佳结合点,而非生搬硬套。

三 新媒介文学理论范式的基本主题

如上所述,作为一种研究范式,新媒介文学研究也应该包括文学批评、文学史研究和文学理论建设三大方面。其中,新媒介文学理论建设应围绕以下几个主要问题展开。

文学文本是由媒介传输和呈现,具有完整而开放的表意系统的语言产品,包括诗歌、小说、散文、报告文学、剧本等多种文本形态。文学媒介在传输文学文本信息的过程中会对文本意义的生成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并不能因为媒介的重要作用而将其单列出来,否则我们今天的文学史就会出现诸如“甲骨文学”“竹简文学”——如果有,那跟我们今天所说的网络文学似乎还较为相似。从古至今,各种类型的媒介所传输的信息都是为了表意服务的,作为历史后来者的我们,不能因此而厚今薄古,将新的传播介质列入文学的文本层次之中。当然,我们并不是倡导有意去忽略文学新媒介的作用,而是因为文学文本所呈现出来的所有东西始终都是为了表达完整的意义从而获得读者的感性认同服务的。由此,我们应该对文学文本的层次问题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从古至今文学媒介都参与了文本的意义生成,而这种参与只是一种工具式的参与,因此中国传统的语言、意象、意蕴文本三层次的划分仍然适用于当下的新媒介文学研究范式。只是由于新的媒介技术的应用,我们在面对新媒介文学文本时更要注重新媒介给文学带来的新的形态、新的语言表达方式、新的意蕴产生空间。

文本传输的高技术所带来的交互性问题亦是一个重要的论题。在传统文学中,无论作者写作、媒介传输,还是读者阅读、批评家评论,都是特定文化语境中的行为。读者在面对一个具体的文学文本时,他可以通过想象的方式完成与文本中情节、人物等之间的交流,从而实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人生体验。文本与其他文本之间的关系在一些后现代理论家的研究中得到了阐释。法国批评家、后结构主义者克里斯蒂瓦创造了“互文本性”概念。她用这个新词来表示一个新媒介形式传输的文本与此前其他文本之间的相互关联性。她认为任何一个文本,无论呈现形式发生多大的变化,它都与其他的文本媒介形态存在着复杂的相互关联性。因此,要理解不同的文本媒介形态,我们就必须借助于对互为关联的其他文本的研究。

新媒介文学如网络文学的研究者们也注意到了这一特性,并且他们认为新媒介文学的交互性要超过传统文学。他们认为传统文学中的读者是通过头脑对文字进行想象而参与到作品“意义”的创作之中,而新媒介文学,尤其是当下的网络文学是由作者生产出文本的基本材料,比如文段、文本的基本单元,再由读者通过网络链接进行选择、组构和改写等实践性的操作以实现对文学的消费。而与传统文学阅读最为不同的就是,读者可以通过超链接而得到完全不同的几个文本。这种相差十万八千里的文本形态确实是传统文学中所没有的,但传统文学中却有“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无形的意义文本。因此,我们不能匆匆下断语,说传统文学中的文本交互性是弱势的,而新媒介文学尤其是网络文学文本中凸显出来的是一种强势交互性。我们可以这样说:新媒介文学的这种强势交互性可以理解为是传统文学交互性的一种“赋形”,即新媒介文学用自身特有的介质将这种交互性进行了显性的表达。随着新的媒介的衍生,新媒介文学的继续发展,新媒介文学研究的继续深入,这种交互性的强弱及其与传统文学之间的对比等问题将会成为新媒介文学研究中一个重要的话题。

与这种交互性紧密相连的就是读者阅读范式的问题。如前所述,我们的读者面对新媒介文本进行一种有形的“介入”,如亚瑟斯所提出的那样,体验的是一种“遍历文学”,当然得到的也是一种身体融入式的审美体验。读者在面对新媒介文学时,以现有的高科技对这些文本进行重新“组装”,从而实现了文学艺术对现实的虚拟,从自身主动塑造的审美环境中获得一种快感。因此,这种新媒介的介质组合本身就如克莱夫·贝尔所说的,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虽然,在民族史诗中,有不少民族歌手讲求在直接吟唱中回忆民族的历史,感悟先人的筚路蓝缕之功,体验崇高,但在其他的传统文学研究方式中,我们更多的是讲求能“入”能“出”的批评方式,而上述这种沉浸式的审美体验是否仅仅是传统审美中“入”的阶段呢?这恐怕有待我们的理论研究者们进行深入探讨才能获知。面对新媒介文学,传统文学审美体验、评价的范式如何实现转换,如何合理地评价这种身体融入式的审美范式,这也是一个重要的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