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旅途见闻
星期四傍晚六点,邦德在里兹饭店的卧房里收拾着要带的东西。他不知从哪儿搞来了一只半新的猪皮箱,把需要的衣物都放在了里面:一套夜礼服、一套打高尔夫球时穿的轻质黑色便装、一双高尔夫球鞋、几件白绸和棉质短袖衬衣、睡袍、尼龙内衣裤、袜子、领带。
收拾好衣服后,邦德开始准备别的东西:阿穆尔写的《高尔夫球术》、洗漱用具、飞机票和护照,他把这些东西也都放在了猪皮箱里。这是Q组特制的一个皮箱,在皮箱的背部有一个特制的夹层,里面装有三十发子弹和手枪消音器。
这时,电话铃响了起来。他以为是接他的汽车到了,看看表,比预定的时间早了一点儿。原来是大厅服务台打来的,通知他有一个国际进出口公司的人带来一封信,并要亲手交给他。
“让他上来吧。”邦德说,心里感到很疑惑。
几分钟后有人敲响了他的门,开门后一位穿便装的人走了进来。他认出这人是英国情报局汽车队的一名司机。
“晚上好。”说完,那人便从上衣口袋里取出一个大信封,递给了邦德,“我就在这里等您看完这封信,然后我要把原信带走。”
邦德连忙拆开了这个大信封,里面露出一个蓝信封,把蓝信封拆开,才看到一张淡蓝色的打字纸,上面地址、签名都没有。从纸上的大号字体判断,邦德确定是M局长写的。这封信的内容是:
据华盛顿方面的消息,鲁弗斯·塞伊乃凯劳维尔调查报告提到的可疑帮会头目、大恶霸杰克·斯潘的化名,但无犯罪记录。斯潘还有个孪生兄弟,叫塞拉菲姆,是斯潘帮的头目。全美各个地区都在该帮的控制下。五年前,这个塞拉菲姆收购了“钻石之家”,生意一直很红火。斯潘帮的名下还有一家电讯公司,暗中干着为内华达和加利福尼亚各州黑市印刷商传信的勾当,有违法的嫌疑;这家电讯公司的全称是“保险电报服务公司”。塞拉菲姆的大本营是拉斯维加斯的冠冕大酒店,“钻石之家”的董事会就附设在酒店中,塞拉菲姆在那里发号施令。华盛顿还说,斯潘帮从事着很多非法活动,包括贩毒、组织卖淫等,这些都由一个叫迈文尔·特瑞(别号沙迪)的在纽约操纵。此人有过前科,五次犯罪记录都不相同。该帮的分部设在迈阿密、底特律及芝加哥等地。华盛顿认为,斯潘帮是一个匪帮集团,在美国很有势力,各州、联邦政府甚至是警察局都有它的保护伞。它的势力比克利夫兰黑帮和底特律的紫色帮都要大。关于本次任务,华盛顿有关机构尚未接到通告。侦查过程中如遇危险,应及时报告,迅速撤出,并移交美国联邦调查局处理本案,此书即为命令。本件阅毕请送回。
信底没有署名。邦德将信又重新看了一遍,然后才小心折好,放入印有“里兹饭店”抬头的信封内,站起身把信交还给了信使。
“谢谢,”邦德说,“知道从哪儿下楼吗?”
“知道,谢谢。”信使回答道。“再见。”他走到房门口打开门说。
“再见。”
门被轻轻地关上了。邦德来到窗前,透过窗玻璃俯瞰着格林公园。
他的脑海里清晰地浮现出两鬓斑白的局长安详地坐在办公桌后的靠背椅上。他心想:局长会把案子移交给美国联邦调查局吗?邦德了解M局长,他说话算话,他如果真的把这件英国的棘手案子移交美国联邦调查局,心里一定非常不是滋味。
“遇危险”是信里特别强调的。遇到什么样的情况才能说是“遇危险”呢?这个很难定义。和以前的对手相比,这帮恶霸算不了什么。塞伊经理那张冰冷的面孔突然从邦德的脑海里冒了出来。好吧,得想办法会一会塞伊经理的那位亲兄弟塞拉菲姆,这没什么坏处。没准儿他就是一个夜总会里的招待,甚至是一个卖冰激凌的小贩。这帮家伙就是这样,既低贱又狡猾。
邦德看了一眼手表,六点二十五分。一切准备就绪,他的右手伸进上衣的左腋,从鹿皮的枪背套中抽出了一支0.25口径的连发手枪,这是上次任务完成后M局长送给他的纪念品,送给他时,M局长还附了一张纸,上面用绿墨水写了一行字:也许你用得着它。
邦德慢慢走到床边,取下弹夹,把子弹退出来扔在了床上。他反复做了好几次拔枪的动作,想找一下扣动扳机时弹簧被压紧的感觉。他把枪管掰开,检查一下里面是否有尘埃,又伸手摸了摸前面的准星。然后把子弹上上,卡住保险,重新把枪放回了原处。
电话铃声又响了起来,邦德拿起电话:“先生,您的汽车到了。”
邦德放下电话,来到窗边,望着公园里的树木,心里感到空落落的。想到就要与满眼苍翠的伦敦告别,他不免有点儿心酸。他又想到那座位于摄政公园旁边的灰色大厦。在遇到危险时他可以向它呼救,但那并不是他想要的。
有轻轻的敲门声,邦德开了门。是侍者进来提行李,邦德也跟着他走出了屋门,心里想象着正等在饭店门外的接头人的模样。
远远地就看见门外停着一辆轿车,“您坐前座。”穿制服的司机对邦德说,听起来根本不像下人的口气。邦德把高尔夫球棒袋和两只箱子放在了后座,自己则坐在了司机旁边,这个位置相当舒服。车子行驶到皮卡迪利广场时,邦德仔细地打量着司机的面部。他戴着一顶压得很低的鸭舌帽,鼻梁上架着一副黑色的大太阳镜,手上戴着一副黑色的羊皮手套,动作熟练地操纵着方向盘和排挡。除了没有任何表情变化的侧面外,邦德什么也看不到。
“先生,看看街景吧,放松一下,”听起来是纽约市布鲁克林口音,“不要和我说话,我会很紧张的。”
邦德笑笑,一路上都沉默着。不过他的眼睛和脑子可没闲着,他用余光打量着司机并在心里盘算着:他四十岁左右,约一百七十磅重,五英尺十英寸高;他对伦敦交通规则非常熟悉,身上没有一点香烟味;他衣着整洁,脚穿高档皮鞋;胡子刮得很干净,估计每天得用电动剃须刀刮两次。
走到大西路圆环,司机靠路边停下了车子,把仪表板旁的手套箱打开,从里面小心地取出来六只崭新的邓洛普六十五号高尔夫球,球用黑色包装纸裹着,似乎还未拆封;他把车挂上空挡,下车把汽车的行李箱盖打开。邦德扭头望去,只见他打开了高尔夫球袋,把六只新球和旧球混在了一起,然后便回到驾驶座,还是什么话都没说,继续开车。
在伦敦机场,办好检票及托运行李等手续后,邦德买了份《标准晚报》,然后跟着司机去了海关处。
“都是私人用品,先生?”
“是的。”
“您随身带了多少英镑,先生?”
“大约三英镑,还有一些零钱。”
“谢谢。”海关人员在三件行李上画了一道蓝印,皮箱和球棒袋便被行李工装上了手推车。“请到那边有着黄色灯光的移民局去。”行李工说着,就把手推车推去了行李间。
司机向邦德举手致意,“再见,一路顺风。”他微微一笑说。
“谢谢。”邦德也满面笑容地说。司机转身后,他脸上的笑容马上消失不见了。
邦德提着手提箱,一位办事员正在看他的护照,然后便在旅客名单上画了一个记号。邦德向出境休息室走去,此时正好听见凯丝的声音,她在身后低声对办事员说些什么。不一会儿,她也走进了出境休息室,选了一个位于邦德和门之间的座位坐下。邦德不由自主地暗笑。如果她盯梢的是一个马大哈,那的确是一个不错的位子。
邦德佯装看报,却从报纸的顶端观察着休息室里的旅客。
飞机座位几乎坐满了。因为他订票时间过晚,没有买到到卧铺票。休息室里大约有四十名旅客,看不到一个熟人,邦德的心放了下来。这些旅客当中有几个英国人和美国人,两个美国天主教修女和两个哭闹不停的婴儿,还有七八位看不出国籍的欧洲人。邦德环顾了一周,发现这真是一个大杂烩。可以说他和凯丝都是带有秘密使命的,但每个旅客何尝不是都带有各自不同的使命呢。
航空公司的航班调度员就在离邦德不远的地方坐着,邦德甚至能够听见她用电话向地面飞行指挥站报告的内容:“出境休息室里大约有四十位乘客。”在收到对方的意见回馈后,她把听筒放下,拿起扩音机的话筒,开始播登机通知。
邦德走在人流当中,和大家一起穿过水泥机坪走向双层波音客机。飞机的引擎发动了,冒出一股浓烟。空中小姐广播说,飞机下一站将降落在爱尔兰的香农,旅客将在那里用晚餐,这期间飞机大约飞行一小时五十分钟。顺着两英里长的水泥跑道,“王冠号”疾驰而去,在夕阳中徐徐上升。
邦德点了一支香烟,悠然地抽了起来,翻开那本《高尔夫球术》,开始阅读。前排座椅上的乘客,把座椅使劲儿向后靠过来,他的空间因而缩小了。他看了一眼前排座上的两个人,是两位美国商人。左边那一位是个胖子,热得满头大汗,安全带在肚子上牢牢地系着,两只手紧紧地把公文包抱在胸前。公文包上贴着一张名片,上面写着:“W·温特先生”。名片下方还用红墨水写着一排小字:“本人血型是B。”
真是个胆小鬼,孬种。他肯定以为一旦飞机出了事,要让抢救他的人知道该用哪种血型替他输血。
霞光从机舱的窗子里照进来,却被一个走过来的身影给挡住了。邦德扭头看了看,原来是凯丝从他身边经过,从楼梯口向下层的酒吧走去。邦德很想跟她一起去,但最终还是克制住了。他又翻开了带来的那本书,读了一页,但根本就读不进去。他竭力控制着自己不要去想她,便重新从第一页读了起来。
过了大概一刻钟,他感到耳膜有点儿痛。原来飞机正在爱尔兰西海岸缓缓降落。没过多久,飞机便着陆于明亮的跑道灯中间,徐徐向停机坪滑行。晚餐有牛排和香槟,以及兑了爱尔兰威士忌的热咖啡,一层厚厚的奶油浮在它的顶部。机场的摊位上有各种小玩意儿供旅客购买。
飞机再次起飞了。邦德睡了一个长长的觉,他醒来时,飞机已到了位于加拿大东部的新斯科舍。他走到盥洗间,想洗尽一夜的辛苦和倦意,然后再回到那些还在睡梦中的旅客中去。当晨光溢满机舱时,他又回复到精神抖擞的状态了。
旅客们逐渐醒来,飞机里又慢慢有了生机。从飞机上望去,下面两万英尺的土地上,大大小小的楼群就如点缀在棕色地毯上的方糖,星罗棋布。一列冒着一缕白烟的火车在地面上蠕动着,一艘渔船在驶出海港时,激起了一片涟漪,就像羽毛一样。
飞机上开始供应早餐,也就是英国海外航空公司号称的“英国乡村早餐”。这时,空中小姐开始向每位旅客发放空白表格,这是由美国财政部制作的第6063号表格。邦德注意到表格的底部印有一行小字:“凡有人故意隐瞒物品不报,当视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或监禁处分。”于是他填上了自己的个人物品。
飞机似乎是一动不动地悬浮在半空中,唯一能让人感觉它在运动的,是机舱里上下移动的耀眼的白光。终于到了波士顿地区,紧接着又看到了新泽西州芭蕉叶状的立体交叉公路。当飞机缓缓降落于雾蒙蒙的纽约机场时,邦德的耳鼓又开始嗡嗡作响。终于到达目的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