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建设郑州大都市区是实现郑州跨越式发展的迫切需要
一 是增强郑州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客观要求
郑州处在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中心地带,地理区位优势非常明显。郑州是全国重要的铁路、公路、航空、电力、邮政、电信主枢纽城市和中部地区重要的工业城市是河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目前,郑州有汽车、装备制造、煤电铝、食品、纺织服装、电子信息等六大优势产业。氧化铝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50%,拥有亚洲最大、最先进的大中型客车生产企业,冷冻食品占全国市场份额的40%以上。郑州也是历史上著名商埠,至今仍是中部地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郑州商品交易所是三大全国性商品交易所之一。随着近些年的发展,郑州的区域综合实力越来越强,成为中原地区经济发展的空间组织中心和增长点,在带动周边地区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与全国各大地区的中心城市相比,郑州的城市综合竞争力还存在较大差距,在全国区域经济大格局中的地位不够突出。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布的2015年度国内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排名,郑州位居第17位。其中,在城市可持续竞争力、宜居竞争力、和谐城市竞争力、全域城市竞争力、生态城市竞争力排名中郑州分别位于第46、第76、第63、第47、第226位,远远低于武汉、长沙、成都、南昌、西安、重庆等中西部地区中心城市。随着中部及郑州周边城市围绕市场、人才、资源、技术和区域核心增长极的竞争渐渐进入白热化状态,郑州在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上面临严峻挑战,处在不进则退的关键时期。
如何加快提升综合竞争力是郑州目前面临的一个最大难题。要突破这个瓶颈,首先就要破除郑州现有的劳动力、资源、技术、资金等要素制约和产业结构优化的困境,这就需要郑州打破地理和行政区划上的种种限制。从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的经验来看,构建郑州大都市区就成为必然选择。通过建设郑州大都市区,加强郑州城区与周边城市和城镇的全方位对接,实现周边地区各个要素的有效聚集和更大范围内的城市功能一体化,把郑州打造成为河南乃至中部地区的超级中心城市,充分发挥出郑州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发展潜力,提高郑州的综合竞争力进而提高河南在全国的综合竞争力。
二 是提升郑州城市首位度的有效途径
城市首位度用来研究一定区域内(通常以省为范围)城市之间的相互关系、衡量城市规模合理性,可以通过区域内首位城市和第二大城市人口或经济之比,或者首位城市与所属区域人口或经济之比来表示。它是衡量一个城市辐射力、影响力、带动力的重要指标,代表了该城市在区域内的实力和地位。一般来说,城市首位度越高的城市,其集聚和辐射能力越强,越能显示出它是区域经济的核心地带,对带动整个区域经济发展起着重大的支撑作用。首位城市的发展状况在很大程度上还能够反映一个地区总体发展的基本情况,其规模和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乃至决定着整个区域发展的实力和水平。
2015年,郑州的GDP与河南全省GDP排名第二的洛阳比值为2.08,郑州的常住人口与河南全省排名第二的周口比值为1.08,郑州占全省的GDP比重为19.77%,郑州的常住人口占全省的比重为10.09%。最新的关于省会城市首位度的排名显示,在全国27个省会城市中,排在第一位的成都其城市首位度比值达到6.4,排在最后的济南其比值为0.66,武汉、长沙分别排名第2、第4,首位度比值分别为3.2、2.95,郑州位于第15位,比值为2.08;这27个省会城市占全省GDP比例排名中,排名最高的是银川,为50.80%,最低的城市是济南,为9.7%,武汉、成都、西安、长沙分别排名第6、第7、第8、第11位,郑州排名第21位。
由此可见,相比中西部地区的省会城市而言,郑州的经济规模和实力相对较弱,物流、金融、信息等现代服务业和新型产业发展不足,城市首位度优势并不明显。因此,为了加快提升郑州的城市首位度,就有必要通过建设郑州大都市区,摒弃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意识,实现郑州与周边地区的协同发展,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建设郑州大都市区可以加快空间整合和交通等互联互通,实现区域内产业错位互补与链式发展,郑州可以解除土地、人口、环境、资源等方面的制约,周边地区也可以获得郑州作为省会城市而独有的政策优势。通过整个大都市区的跨越式发展,郑州的经济首位度将切实提高,使郑州的集聚、辐射和服务功能得到全面提升和有效发挥。
三 是拓展郑州发展战略空间的现实需要
近年来,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郑州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一方面,郑州的“城市病”问题日趋严重。郑州市近十年常住人口一直呈现增长趋势,2015年已接近1000万人。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空气质量持续恶化、公共服务供不应求、住房租房成本节节攀升以及上学难、看病难、房价高严重影响了郑州地区居民幸福感的提升。另一方面,随着郑州市城市建设的快速推进和第二、第三产业的加速发展,郑州市城乡建设用地供需矛盾凸显,土地资源短缺问题较为显著,空间上整体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仍然突出。有限的生态环境容量和受限的建设用地空间制约着郑州市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随着郑州在各大战略中的地位凸显,郑州已经进入全面融合发展的新阶段,郑州与新乡、开封、洛阳等周边城市的联系更加紧密,城市框架的拉开对郑州发展空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何解决“城市病”问题,破解建设用地、资源环境等要素制约,开辟新的战略空间,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已成为当前推进郑州快速发展必须考虑的重大现实性问题。综合国内外经验来看,打破行政区域的束缚,变行政区域为经济区域,促进郑州与毗邻城市形成组合型大都市区是解决郑州发展战略空间难题的现实选择。通过建设郑州大都市区,按照交通一体、产业链接、服务共享、生态共建的原则,能够在规划、产业、基础设施、生态布局等方面加强郑州与周边城市和城镇的统筹协调,从而构建合理的城市体系。最终在进一步强化郑州核心地位的基础上,增强周边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提供公共服务、加快人口集聚等方面的功能,从而形成都市连绵区,使郑州与周边城市之间没有发展的灰色地带,最终实现郑州大都市区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