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思考:如何不走弯路地快速进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思维里的墙:被堵住的不是出路,是思路

打开思路,才能撬动更大可能

前些天在网上看到一个“脑洞大开”的帖子:

我准备把北京或上海的房子卖掉,去非洲买一个荒芜的小岛,马上宣布独立建国(至于是共和国、王国什么的就不重要了),紧接着同中国建交,声明只承认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这样一来,生活就豁然开朗了:

不用蜗居了——可以在北京建大使馆!

不用摇号了——而且可以申请外交牌照!

不怕堵车了——出门警卫森严、交通管制!

……

额滴神!思路一变天地宽啊!

事不宜迟,现在就启动项目,卖屋买岛建国去!

虽然帖子中所提想法的可行性有待考虑,但是这种突破常规的思维方式非常值得学习。

大多数人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往往习惯遵循已有的思路,却不知这样只会限制了思维的宽度,导致解决问题的方法变少,有的时候甚至会令你束手无策。在遇到坎或者找不到解决办法的时候,你不妨跳出以往的束缚,从另一个角度去思考,这样也许就会“柳暗花明又一村”。换个思路,也许就有了出路。

美国有一间生产牙膏的公司,其产品优良、包装精美,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公司每年营业额蒸蒸日上。不过,公司业绩在第十一年、第十二年及第十三年呈现出停滞状态,每个月都只是维持同样的销售数字。

董事会对此三年的业绩表现感到不满,便召开全国经理级高层会议,以商讨对策。会议中,有位年轻经理站起来,对董事会说:“我有个建议,但如果您采用了我的建议,必须另付我5万元!”

总裁听了很生气地说:“我每个月都支付你薪水,另有分红、奖励。现在叫你来开会讨论,你还要另外要求5万元,是否过分?”

“总裁先生,请别误会。若我的建议行不通,您可以将它丢弃,一分钱也不必付。”年轻的经理解释说。

“好!那你的建议是什么?”总裁不屑地问。“将现有的牙膏开口扩大1mm。”总裁听后,大为震惊,立马签了一张5万元支票给那年轻经理。

试想,每天早上,每个消费者多用一点牙膏,每天牙膏的消费量将多出多少倍呢?这个决定,使该公司当年的营业额增加了32%。

一个小小的改变,往往会引起意想不到的效果。

当我们面对新知识、新事物或新创意时,千万别将脑袋密封,因为一个新的想法也许能让我们获得不少启示,从而提升业绩、改善生活。要知道思路决定出路,创新推动发展。在逆境和困境中,有思路就有出路;在顺境和坦途中,有思路才有更大的发展。

善于联想,以“活”取胜

听说过商场上流行的风和木桶定律吗?风和木桶虽然看起来毫无关系,但通过下面的推理,却可以建立联系。

1.风吹云卷,尘土飞扬。

2.得眼病的人增多,盲人也随之增多。

3.盲人增多,则弹三弦琴的人也会增多(古代许多盲人以弹三弦琴谋生)。

4.三弦琴很畅销,必须有充足的猫皮供应。

5.猫的数量因而锐减。

6.猫一减少,老鼠便增加。

7.老鼠一多,便会咬坏洗澡的木桶,必须找师傅补。

8.修补桶的师傅因不断上门的生意而赚大钱。

上述风和木桶的推理虽然有些夸张,但它的核心内容值得称赞:运用发散思维,寻找新的商机,以“活”制胜。

假如你是卖豆子的商贩,豆子卖得动,直接赚钱当然最好。如果豆子滞销的话怎么办?首先,可以考虑将豆子沤成豆瓣卖;假如豆瓣也卖不动,那就将豆瓣腌成豆豉;如果豆豉还是卖不动,就将豆豉加水发酵,制作成豆酱油,从而改卖豆酱油。或者,将豆子磨成豆腐卖;如果豆腐不小心做硬了,改卖豆腐干;如果豆腐不小心做稀了,改卖豆腐花;如果实在太稀了,就改卖豆浆;豆腐如果卖不动,搁点调料,放上几天,做成臭豆腐卖;如果还卖不动,让它彻底腐烂后,改卖豆腐乳。或者,可以让豆子发芽,改卖豆芽;如果豆芽卖不动,让它再长大点儿,改卖豆苗;如果豆苗还是卖不动,干脆再让它长大些,当作盆栽卖——可以给它起一个很时尚的名字:豆蔻年华。

简单的点子,居然可以折腾出这么多销售方式,这就是发散思维的奇效。如果想成功,必须运用发散思维不断地变换解决问题的角度,思考解决问题的最新方法。针对同一个问题,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在思考中,不墨守成规,不拘泥于传统,不受已有知识的束缚,没有固定范围的局限,这样才能探求出不同寻常的解决方法。

然而,发散思维并非天生,它来源于平日对事物的观察、对信息的留心。发散思维训练要注意提高思维的流畅力、变通力、灵活性。思维的流畅力是指一定时间内产生观念的多少。一个人对某一问题产生反应性的概念和构想很多,说明其思维具有流畅力。思维的变通力是指产生观念的不同类别属性的多少。类别越多,变通力就越强。

苹果里有一颗星星,但大多数人都不知道

如果你能换一个角度、换一种思维来看的话,很多事情会有完全不同的结果。正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一个人的错误,可能会成为另一个人的新发现。

孩子回到家里,向父母讲述幼儿园里发生的故事:“爸爸,你知道吗,苹果里有一颗星星!”

“是吗?”父亲轻描淡写地回答道,他想这不过是孩子的想象,或者老师又讲什么童话故事了。

“你是不是不相信?”孩子打开抽屉,拿出一把小刀,又从冰箱里取出一只苹果,说道,“爸爸,我要让您看看。”

“我知道苹果里面是什么。”父亲说。

“来,还是让我切给您看看吧。”孩子边说边切苹果。

切错了!我们都知道,正确的切法应该是从苹果的顶端切到底部。而孩子却是把苹果横放着,拦腰切下去。然后,他把切好的苹果放到父亲面前:“爸爸看啊,里头有颗星星呢。”真的,从横切面看,苹果核果然显现出一个清晰的五角星状图案。

许多人一生不知吃过多少苹果,总是规规矩矩地按“正确”的切法把它们一切两半,却从未想到苹果里居然还藏着一颗星星。

不论是谁,第一次切错苹果,大约都是出于好奇,或是疏忽所致,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从切错的苹果中发现那颗星星。所以说,同样一件事,好与坏,关键在于你自己从哪个角度看。成功的人,在失败中看到机会;而失败的人,则是在成功将要来临时就停下了脚步。

发明家爱迪生想从植物体中找出天然橡胶的新原料。他为此做了无数次的实验。第五万次实验又一次失败后,他的助手泄气地对他说:“爱迪生先生,我们已经做了五万次实验了,都没有结果。”

“有结果!”爱迪生热切地叫出声来,“我们有了不起的结果呀,我们现在已经知道有五万种东西是不行的!”

有人看到难题,有人却看到机会。两个人同时向窗外望去,一个看到的是地上的污泥,另一个看到的是天上的星星。谁能获得成功的青睐,谁又会把人生的路越走越窄,那是毫无疑问的。要知道,“危机”包括了“危险”和“机遇”,只是我们习惯性地只看到“危险”而看不到“机遇”。

当你下次遇到难题时,先试试换个角度去思考,用心捕捉危机中的转机,那你就会走向一个新的开始,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准备颠覆你的思维吧!

有人说:“懒是人类之光。”乍一听,这观点很荒谬,然而细想起来,其内涵很有意思。

阿里巴巴的总裁马云有一句名言是:“要相信客户都是懒人。”他说:“世界上很多非常聪明并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无法成功,就是因为他们从小就受到了错误的教育,养成了勤劳的恶习。很多人都记得爱迪生说的那句话‘天才就是99%的汗水加上1%的灵感’,并且被这句话误导了一生,勤勤恳恳地奋斗,最终却碌碌无为。其实,爱迪生是因为懒得想他成功的真正原因,所以就编了这句话来误导我们。”

“世界上最富有的人是比尔·盖茨,他懒得读书,就退学了。他又懒得记那些复杂的DOS命令,所以就编了个图形的界面程序。于是,全世界的电脑都长着相同的脸,而他也成了世界首富。”

“世界上最值钱的品牌——可口可乐,它的老板更懒。尽管中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巴西的咖啡香味浓郁,但他实在太懒了:弄点糖精加上凉水,装瓶就卖。于是,全世界有人的地方,大家都在喝那种像血一样的液体。”

“还有更聪明的懒人:懒得爬楼,于是他们发明了电梯;懒得走路,于是他们制造出汽车、火车和飞机;懒得出去听音乐会,于是他们发明了唱片、磁带和CD。这样的例子太多了,我都懒得再说了。如果没有这些懒人,我们现在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我都懒得想!”

“以上所举的例子,只是想说明一个问题,这个世界实际上是靠懒人来支撑的。世界如此精彩都是拜懒人所赐。现在,你应该知道你不成功的主要原因了吧?”

“懒不是傻懒,如果你想少干,就要想出懒的方法,要懒出风格,懒出境界。像我从小就懒,连肉都懒得长,这就是境界。”

马云提出“懒人理论”,目的是告诉员工在工作的时候需要改变方法。阿里巴巴的理念是“要相信客户都是懒人”,所以需要处处为客户着想。客户懒得做什么,阿里巴巴就需要做什么,让客户成为自己的“提款机”。

可以说,马云的“懒人理论”颠覆了我们以往的思维。他要求阿里巴巴以客户的要求为导向,不能把网络做得太复杂,要通俗易懂、方便操作,最好是让菜鸟都能玩转阿里巴巴,这是马云希望看到的。

在现代社会,人越来越懒,做任何事情都恨不得别人替自己准备得妥妥当当。比如,不愿意动手,天天订快餐吃;不愿意走路,恨不得将汽车开进卧室;不愿意动脑,大部分的著作缩成千字文才肯一读,还说这是“快餐文化”;就连谈恋爱,也恨不得一见面就直奔主题。

马云的成功在于抓住了人们身上普遍的弱点,进而挖掘,使之转变成赚钱的机会。马云是个懒人,也是聪明人,他捕捉到了别人没有发觉的市场,“懒”出了门道,也“懒”出了财富。现代社会日新月异,市场需求也呈现出多样性和独特性,“懒人群体”的出现是一种新的经济机遇。如果能从懒人的角度去思考,挖掘他们的需求,并尽量使自己的产品符合他们的要求,就能把市场做大、做活。

现在你该明白,这里说的“懒”不是真懒,更不是让人养成懒惰的恶习。它实际上是一种思路的转变,一种看问题的新颖角度。善于转换自己的思路,想别人想不到的,成功就会离你更近。

如何拆掉趋合心理这堵墙

倘若信才写了一半,圆珠笔突然没有墨了,你是随手拿起另一支笔继续写下去,还是四处寻找一支颜色相同的笔,以致在找笔时思路又转到别的方面?

或者,你是否会被一本间谍小说迷住,哪怕明天早上有一个重要会议,也要读到凌晨4点仍不释卷?

又或者,你突然爱上了编织,每天回到家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拿起编织针,一本正经地织着毛衣。虽然并不复杂,却搞得茶饭不思。如果中途有别的事情打断,只要有机会,就会迫不及待地继续干,尽管织完了也并不着急穿。

之所以出现这些现象,是因为人们天生有一种办事有始有终的驱动力。有个例子很能说明这种心理:

一位大作曲家爱睡懒觉,妻子为使他起床,便在钢琴上弹出一组乐句的头三个和弦。作曲家听了之后,辗转反侧,最终不得不爬起来,弹完最后一个和弦。趋合心理迫使他在钢琴上完成他在脑中早已完成的乐句。

实际上,人们不只喜欢办事有始有终,还倾向于将不完美的变得完美,将不完善的变得完善。让我们再来看看下面的例子。

一个老太太把自己楼上的房间租给了一个男青年。第一天晚上,男青年玩到很晚才回来。他爬到床上,咕咚咕咚脱下皮鞋倒头就睡。第二天,老太太对那青年说:“你昨晚脱鞋的声音太响了,害得我好久都睡不着。”男青年听了很不好意思,连声说:“我以后一定注意,一定注意。”

这天,男青年还是玩至半夜归来。咕咚,他脱下了一只鞋,突然想起老太太的抱怨,于是他轻轻地把另一只鞋放下,没有发出任何声音。

次日,老太太问那男青年:“你昨天怎么只脱了一只鞋?”男青年说:“我脱了一只鞋后,想起您对我说的话,怕影响您休息,就把鞋轻轻放下了。”

这下老太太更生气了:“你害我一夜睡不着。”

“为什么呀?”

“我一直在等第二只鞋落下来啊。”

这就是人们的“趋合心理”在作怪。如果一件事情不完整,人们就倾向于把它做完整;如果一件事情不完美,人们就倾向于将它变得完美。比如你画了一个圆圈,如果最后留下一个小缺口,那你会倾向于把这个圆完成。

倘若一个人的内驱力太强,每件事都非做完不可的话,则可能会导致生活没有规律、太紧张。很显然,这并不是好事。同样,一个人的内驱力太弱的话,就会拖拖拉拉,永远也完不成一件事。这两种人都需要调整他们的完成驱动力。

对于内驱力太弱的人,泰克医生为他们提出了一个解决的方法:“如果你精力集中的时间限度是10分钟,而工作要一小时才能做完。那么,你的思想一开始散漫,就要停止工作,然后用三分钟的时间活动筋骨,例如跳几下、去倒一杯水,或是做些肌肉运动。活动过后,再把另一个10分钟花在工作上。”

而对于那些内驱力太强的人,要怎样才能把脱缰之马一般的“完成内驱力”抑制住呢?

第一,如果发现某一个工作计划不值得做,就勇敢地放弃。

第二,编制一个时间表,把必须做的事以及要花费的时间都写下来。努力培养出一种较合实际的意识,每一次做计划不必把完成期限定得太紧。如果有笔账必须在2月1日前缴付,那就预定在1月29日付出。

第三,一点一滴地强化意志力。我们可以先从小事开始训练自己,比如强迫自己在洗碗槽里留下几只碟子不洗;看一本书的时候,尝试中间休息一下,想想自己是否在浪费时间和精力。如果连你自己都觉得是,那你还要不要继续看下去?

如何从损失之痛中抽身

当一项已经发生的投入无论如何也无法收回时,这种投入就变成了“沉没成本”。

举个例子来说,你花了10块钱买了一张今晚的电影票,准备晚上去电影院看电影,不想临出门时天空突然下起了大雨。

这时你该怎么办?

如果你执意要去看这场电影,不仅要来回打车,增加额外的支出,而且还可能面临着被大雨淋透而发烧感冒的风险。这时,你的明智选择应该是不去看这场电影。

还有一个更为经典的例子能够帮助我们进一步认识沉没成本的深刻含义:

有一个老人特别喜欢收集各种古董,一旦碰到心爱的古董,无论花费多少钱都要想方设法买下来。有一天,他在古董市场上发现了一件向往已久的古代瓷瓶,就花了很高的价钱把它买了下来。他把这个宝贝绑在自行车后座上,兴高采烈地骑车回家。谁知瓷瓶由于绑得不牢,在途中从自行车后座上滑落下来,咣当一声摔得粉碎。

大家猜猜,这位老人是什么反应?

这位老人听到清脆的响声后居然连头也没回,继续骑车。这时,路边有位热心人对他大声喊道:“老人家,你的瓷瓶摔碎了!”老人仍然头也没回地说:“摔碎了吗?听声音一定是摔得粉碎、无可挽回了!”不一会儿,老人的背影消失在茫茫人海中。

我想,如果这种事情发生在一般人的身上,他一定会从自行车上跳下来,对着已经化为碎片的瓷瓶捶胸顿足、扼腕痛惜,有的可能会好长时间精神都难以平复。

每一次选择之后,我们总是要付出行动,而每一次行动我们总是要进行投入,不管投入的是人力、物力、财力还是时间。在做出下一个选择时,我们不可避免地会考虑到这些前期的投入,不管还能不能收回,是否真的还有价值。最终,前期的投入就像万能胶一样,把我们粘在原来的道路上,无法做出新的选择;而且投入越大,我们就会被粘得越紧。

如果我们能像那位老者一样,不再考虑无可挽回的损失,那么,我们就能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地做出新的选择,从而调整自己人生的方向,将人生之路越走越宽!

不是方法的方法,有奇效

公安局局长在路边同一位老人谈话,这时跑过来一个小孩,急促地对公安局局长说:“你爸爸和我爸爸吵起来了!”老人问:“这孩子是你什么人?”公安局局长说:“是我儿子。”请你回答:这两个吵架的人和公安局局长是什么关系?

在100名被测试者中只有两人回答正确!在对一个三口之家提出这个问题时,父母没答对,孩子却很快答了出来:“局长是孩子的妈妈,吵架的一个是局长的丈夫,即孩子的爸爸;另一个是局长的爸爸,即孩子的外公。”

为什么那么多成年人解答如此简单的问题反而不如一个孩子呢?这就是思维定式在作怪。按照成人的经验,公安局局长应该是男的。从“男局长”这个思维定式去推想,自然得不到正确答案。而小孩子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也就没有思维定式的限制,因而立刻就得出了正确答案。

社会心理学家发现:在人际交往和认知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思维定式,也就是人们的思维经常会遵循某一个固定的模式。思维定式一旦形成,思维就会呈现一种惯性状态。只要某种现象一出现,就会自然而然地顺着过去的习惯去思维,得出结论。此外,人们在做出选择、进行决策时,依据的也往往是过去的经验。

过去的经验在大多数时候会为我们提供正确的参考,长期的惯性思维可以使我们在从事某些活动时相当熟练,甚至达到自动化。但是,它的存在也会束缚我们的思维,使我们只用常规方法去解决问题,而不寻求其他途径。当常规方法无法解决时,我们只会一筹莫展。要知道,当一个人的思维陷入固定的模式时,他不只会倔强如牛,把错误当真理,还可能会把自己逼进死角,就像下面要说到的蜜蜂那样。

如果你将6只蜜蜂和6只苍蝇装进一个玻璃瓶中,然后将瓶底朝着窗户,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你会看到,蜜蜂不停地想在瓶底上找到出口,一直到它们力竭倒毙或饿死;而苍蝇则会在不到两分钟之内,穿过另一端的瓶颈逃逸出去。正是由于蜜蜂固守以往对光亮的经验才导致了它的死亡。

蜜蜂在自然界中从没遇到过这种突然不可穿透的大气层。在它们的经验中,出口必然在光线最明亮的地方。于是蜜蜂固执地遵循着这一思维定式,不停地重复着这种合乎逻辑的行动,在一次次的受挫后也仍然不去寻求新的出路。

那些愚蠢的苍蝇则全然不顾亮光的吸引,四下乱飞,结果误打误撞地碰上了好运气,找到了出口,并因此获得了自由和新生。这些头脑简单者顺利得救。

这个故事并不是寓言,而是美国密歇根大学教授卡尔·韦克转述的一个绝妙的实验。实验中的蜜蜂在选择逃生方法时只是因为受到思维定式的影响,从而做出错误的选择且固执坚持,最终失去了逃生的希望。

因此,不管是在学习、工作还是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克服思维定式对我们的影响,敢于尝试新的出路。这样才能使思维更开阔、更深刻、更灵活、更敏捷,才能使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少犯错误。

保持清醒,趋利避害

人们总是自觉不自觉地以多数人的意见为准则,做出判断,并采取行动。一件事情,不论好坏,只要有人敢做,其他人便会蜂拥而至。

假如你是十字路口上的一位行人,红灯亮了,然而路面上并没有行驶的车辆。这时候,有一人不顾红灯的警告穿越马路,接着两人、三人……人们蜂拥而过,置身其中的你会怎么做呢?倘若你还留在原地,不但别人会说你傻,恐怕连你自己也会这样认为。这就是一个“从众效应”最常见的例子。

从众效应是指人们自觉不自觉地以多数人的意见为准则形成印象、做出判断的心理变化过程,以及在信息接收中,所采取的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心理和行为的对策倾向。从众效应既包括思想上的从众,又包括行为上的从众。我们来看看从众效应对人们的影响,看看人们会不会因为自己的看法、选择与大多数人不同而违心地改变自己的意见、选择。

1952年,美国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设计实施了一个实验。

他请大学生们自愿做他的受试者,告诉他们这个实验的目的是研究人的视觉情况。来参加实验的大学生走进实验室的时候,发现已经有5个人先坐在那里了。于是,他们只能坐在其他位置上。他们不知道,事实上,那5个人是跟阿希串通好了的假受试者(即所谓的“托儿”)。

阿希要大家做一个非常简单的判断——比较线段的长度。他拿出一张画有一条竖线的卡片,然后让大家对这条线和另一张卡片上的3条线做出比较,看它和3条线中的哪一条线等长。判断共进行了18次。事实上这些线条的长短差异很明显,正常人是很容易做出正确判断的。

然而,在两次正确判断之后,5个假受试者故意异口同声地说出一个错误答案。于是许多真的受试者开始迷惑了。他们会坚定地相信自己的眼力呢,还是会说出一个和其他人一样,但自己心里认为不正确的答案呢?

从总体结果来看,有33%的人选择了和大家一样的判断,有76%的人至少做了一次从众的判断。而在正常的情况下,人们对这个问题判断出错的可能性还不到1%。当然,还有24%的人一直没有从众,坚持按照自己的正确判断来回答。

为什么人们会放弃自己的正确答案而改变判断,选择和众人一致的错误答案呢?

社会心理学家发现,持某种意见的人数是影响从众行为的最重要因素。“人多”本身就是一个具有说服力的明证,很少有人能够在众口一词的情况下还坚持自己的意见。

一方面,“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与众不同是要承受很大的心理压力的。好比车流滚滚的道路上,一位逆向行驶的汽车司机;弹雨纷飞的战场上,一名偏离集体、误入敌区的战士;万众屏气静观的剧场里,一个突然歇斯底里大声喊叫的观众……

另一方面,公众几乎都讨厌越轨者。在一个系统内,谁若做出与众不同的判断或行为,往往会被其他成员孤立,甚至受到严厉惩罚。美国霍桑工厂的实验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霍桑工厂内的工人们对自己每天的工作量都有一个标准,完成这些工作量后,就会明显地松弛下来。因为任何人超额完成都可能使管理人员提高定额,所以,没有任何人去打破日常标准。这样,一个人干得太多,就等于冒犯了众人;但干得太少,又有“磨洋工”的嫌疑。任何人干得太多或者太少都会被提醒,而任何一个人冒犯了众人,都有可能被抛弃。为了免遭抛弃,人们就不会去“冒天下之大不韪”,而只会采取“随大流”的做法。

再说,参考周围人的做法来决定自己的行为,认为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行为才正确的想法并不是全无道理的。大多数情况下,多数人都去做的事情往往是正确的事情。周围人的做法对我们具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可以使我们少走弯路、少犯错误。

但是,凡事有利就有弊。不顾是非曲直地一概服从多数、随大流走,是不可取的。跟在别人屁股后面亦步亦趋,最后只会陷入艰难的处境。

后发制人,更以实力制人

在经商中,有时为了保存实力,要学会韬光养晦,将自己的才华隐藏起来,见机而动。这可以使自己在没有能力与对方正面竞争的情况下,暂时保存自己的实力,然后养精蓄锐,等待时机,出奇制胜。

在商海竞争的过程中,实力雄厚、强劲的一方总是很狂傲,自以为“天下第一”。面对这种情况时,千万不要在他们面前暴露你的实力或者潜力,而应千方百计地“装聋作哑”,做出胸无大志、俯首听命的模样,使对方欲与己竞争一番的弦慢慢放松下来。麻痹对方的思想,最终才能抓住机会克敌制胜。

其实,这就是被商界人士广为传颂的“老二哲学”。所谓“老二哲学”就是不做第一,不做第三,而是紧紧跟在第一名的后面做“老二”。先隐藏不动,蓄势待发,瞄准机会再冲刺第一。或许是暂时不愿做“出头鸟”,或许是想挂在后面搭个便车,而不是不思进取,因为“老二”只是个过渡阶段而已。

经商者在经商之初,要学会做“老二”,抢先者未必就一定能够抢占到市场。不要以为第一个推向市场的创新产品或经营模式就具备了绝对的竞争优势,能成为未来市场的领导者。事实证明,最早进入新市场的产品,并不一定是最后的赢家。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万燕的衰败之路。当年,万燕花了一大笔钱告诉消费者:VCD是好东西。直到市场培育好了,大家都知道VCD是个好东西时,步步高、爱多出手了:建立自己的品牌,完善自己的营销网络,再把价格降下去,成功了!而为他人作嫁衣裳的万燕呢?在不知不觉中就销声匿迹了。

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甘当“老二”、能当“老二”就是做黄雀,好多商人对此颇有感触。他们辛勤地开拓市场,但到销售额刚见好转的时候,又生后顾之忧。为什么呢?因为这个时候,必然有其他人跟上后发制人。某些经商大户对风险较大或无暇顾及的生意,先按兵不动,让其他小商人去开发,等到有利可图时,再迅速开发并取而代之。后发制人虽有点儿胜之不武,但作为一种市场竞争中的手段,却没有违背商业道德。这就告诫我们,如果你在市场中的实力并不是非常雄厚,还是不要做“出头鸟”。

一个商人,在经商过程中能够先发制人当然值得称赞,但“步人后尘”者也不应该被视为落伍者,特别是事业刚刚起步的商人。他们在开发新产品过程中,由于受到资金、技术、市场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举步维艰,很难快速形成规模、产生效益。这时候,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跟紧领跑者。如果不顾自身的实际能力,拼命地往前冲,不仅新产品开发不会形成气候,而且投入市场后难免存在各种后患,结果犹如自掘坟墓,使自己处于困境之中。

需要说明的是,运用“老二哲学”时,信息一定要灵,动作一定要快,使自己处于主动地位,等到时机成熟时出奇制胜。

答案往往不止一个

从前,普陀山上有座庙,庙里住着一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师徒二人相依为命。

有一天,老和尚给小和尚出了一道题:“一个爱清洁的人和一个不爱清洁的人一同从外面回来,是爱清洁的人先去洗澡,还是不爱清洁的人先去洗澡?”

小和尚搔了搔头皮,迅速地答道:“当然是不爱清洁的人先去洗澡,因为他身上很脏。”老和尚看了看小和尚,未置可否。

小和尚以为自己回答得不正确,又马上改口说:“一定是那个爱清洁的人先去洗澡。”

老和尚问:“为什么?”

小和尚胸有成竹地说:“那还不简单?爱清洁的人有洗澡的习惯,不爱清洁的人没有洗澡的习惯。只有爱清洁的人才有可能去洗澡。”说完,小和尚等待着师傅的夸奖。

出乎意料的是,老和尚不但没有夸奖小和尚,还说小和尚没有悟性。小和尚更加莫名其妙了。

“两个人都会去洗澡,爱清洁的有洗澡的习惯,不爱清洁的需要洗澡。”小和尚只有这样回答了。可师傅的脸色告诉他,又错了。

小和尚只剩下最后一个答案,于是怯生生地回答:“两个都不洗澡,原因是爱清洁的人很干净,不需要洗澡,不爱清洁的人没有洗澡的习惯。”

等小和尚说完,老和尚还是摇头。接着,老和尚告诉小和尚说:“其实,你已经把四个答案都说出来了。但你每次都认准一个是正确的。这样你的答案是不全面的,因为单单拿出任何一个都不是正确的答案。”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尤其是在与人交往过程中,有时并非因为做得不对,而是没有全面地考虑问题。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一个问题也并非只有一个答案。

一个美国在华女投资人曾经说过一句让人印象深刻的话:“我们美国人吃香蕉是从尾巴上剥,中国人总是从尖头上剥,差别很大,但是任何一方都没有因不同而改变的必要吧?”

的确,香蕉是可以从两头吃的,生活中的许多事也是一样。生活并不是做判断题,不是错就是对,同一个问题也并不是只有一个解决办法。遗憾的是,我们很多时候都被自己的视野局限住了,只会从一个方面去寻求突破。

从现在起,试着开拓自己的视野,遇到问题时改变旧的思维模式,从不同的方面去思考,你会发现一片广阔的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