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项目管理术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3章 选择未来的项目

◎这是一个正干掉一切中间环节的时代。伙计,如果你没有“全渠道整合”的眼光,你就找不到好项目。但是,一个好项目就意味着零风险吗?一个赚钱的项目就必然“一定赚钱”?事实是,“正确的项目”≠“无风险的项目”。但更为关键的是,对项目的风险进行识别的根本目的是找到机会,在减少和消除可能存在的不利后果的基础上,寻求突破口。风险是任何人都可以看到的,机会却只有少数人能够辨识。

◎如果你像一个门外汉一样投资某个行业,对一切诸如政治、经济、政策、技术、周期等因素置之不理,那你投资的项目一定很短命。所有的项目生命都被逻辑控制,你不了解那些枯燥而生僻的例如增速、壁垒、竞争结构等词汇的含义,就永远搞不懂趋势是从何判断得来。你根本不用担心遭遇竞争,因为早在开始竞争之前,你就已经被拒之门外。因此,不管你想如何安置自己的资金,首先,你得表现得像一个内行。你要充分地了解一个行业究竟是怎么赚钱的。

在“找项目的浪潮”中保持清醒是一种特殊能力

怀尼特·布杰讲过一个发生在他身边的故事。布杰的一位朋友前几年特别喜欢虚拟货币。那时,比特币这样的网络货币概念十分火爆,投资者趋之若鹜,纷纷投入大笔资金,以期大赚一笔。这个人就融资成立了公司来运作该项目,还雇了十几名员工开发相应的市场。“结果他赔掉了上百万美元。”布杰嘲笑说,“在找项目的浪潮中,这些光着屁股的人到处都是。他们有钱但没头脑。或者说,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好项目,判断力差,容易跟风。”

这是一个投资和创业的黄金时代。新概念、新思路和新产品如同雨后春笋,市场上一片叫卖之声。这些对创业者的诱惑无穷大,但巨大的考验也接踵而来。找错项目的代价是惨重的,如果不能保持清醒,就会误入歧途。

我们身边总有这样的人——别人做什么,他就做什么,以为跟在成功者的背后一定稳赚不赔,结果忙碌几年,只赚了一点辛苦钱。上海一家公司的老总苦笑着对我说:“我这老板当的,还不如自己的下属收入高。”他3年前投资了一个IT项目,是一款汽车软件。当时,正是各类打车软件非常流行的时候,他急忙跟进。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他很难敌过那些有着强大资金支持的大公司,现在只能半死不活。

还有的人缺乏管理、开发项目的能力,不管多么有“潜力”的项目,只要到了他的手中,立刻变成大白菜。我在加州认识一位华裔叶先生,就是很好的例证。叶先生在国内下海创业,到处找项目,开过玻璃厂,做过连锁超市,炒过股票,甚至开发过手机APP,都没获得理想的收益。后来他明白了,自己不是没找对项目,而是不具备驾驭这些项目的能力。

好项目到处都是,就在我们身边,但如何经营好这些项目,让它赚钱,就考验投资者的能力了。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对自己的能力盲目乐观,而是组建专业的团队。但叶先生又不愿意放权。所以十几年下来,他还是一个失败的投资者,现在只能靠一间中餐馆为生。

为什么别人能找到好项目,我却找不到呢?这是绝大多数人的疑问,也是本书要帮你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很多人一直在寻找创业致富之路,每天分析研究各种项目,既十分辛苦又不得其法。他今天看到这个项目有人发了财,明天看到那个项目有人大获成功,唯独自己不能一炮打响。这是因为,他在选择项目时缺乏一些必要的项目思维。

1.要同时具有对于“高回报”的畏惧意识和“果断投资”的辩证思维

对创业者来说,这可能是一种稀有的品质。我们现在走到大街上随手一抓,就能抓到一堆做着发财致富美梦的“梦想家”。他们最大的梦想就是发财——只要能发大财,他宁可世界发生核大战。所以“高回报”是这些人唯一的要求,只要回报高,他们什么都敢做。恰恰是这种贪婪的思维是失败的导火索。如果没有对“高回报”的畏惧意识,就无法理性地分析项目的本质和风险。一旦被绑上项目的战车,当风险发生时,你连跳车的机会都没有。

还有些人是另一种极端:他们害怕任何较大的投资,梦想少投钱但又能发大财。当你和他谈到追加投资、雇佣专业团队时,他立刻就会退后一步,睁大惊恐的眼睛,仿佛在呼喊:“什么?难道之前的10万元还不够吗?你让我把钱交给那些从没见过面的陌生人?别开玩笑了,万一我赔得只剩一条裤衩怎么办?”看!这是大多数想赚钱却不懂项目管理的人的真实想法。

在触碰到“投资”这两个字的时候,他们有一大堆的顾虑要担忧:

这点钱我攒了好几年了,我得留着买房子。

我要结婚,婚礼没有钱怎么办?

我要给孩子存一笔教育经费。

我要照顾父母。

……

总之,他们捂紧自己的钱袋子,却又艳羡别人的钱能够生钱。一方面,没有多少钱拿出来,另一方面,又希望找到回报丰厚的项目,最好是“无本万利”。

这就是投资意识和思维混乱的症结。其实,对于上述情况的创业者,反而没有必要小心翼翼。既然你的钱袋只够温饱,即使看得再紧,一省再省,你还是只有这些钱,资金并没有因为你的保护而有所增加。那么,不如换一个想法,拿出部分积蓄去投资一个可靠的项目,也许几个月或者一年,你投资的钱已经翻了一番。当遇到合适的项目时,虽然资金有限,也要果断投资。

就像史玉柱,大多数人只看到了他成为“巨人”后的光辉,却不去思考他“成为巨人”的方法和果敢的战略头脑。如果你是史玉柱,你愿意从赚到的一万元中拿出9000块去打广告还是赶紧把它存进银行呢?

2.如果既没有方向,也不了解市场,就不要轻易行动

我认识的很多刚刚开始创业的人是这样的——他们满脑子想着赚钱,而且总是想着安逸地开个小店。比如,去小商品批发市场倒腾一些廉价商品,之后到大市场上去销售。洛杉矶和旧金山两地的华人聚居区有很多这样的人。当我问及“你想要卖哪种商品”“卖给哪些人”和“市场如何”之类问题的时候,他们往往支支吾吾,不知如何作答。

没有做好准备,就急匆匆地加入了创业的大军,到头来耗费了精力,又赚不到多少钱。很多想要小本创业的人都是如此,既没有创业的方向,又不了解市场的情况,但又十分渴求有一个好项目供他大显身手。这样的后果通常是做一次,失败一次,很难站稳脚跟。更何况在互联网的背景下——这是一个讲求“精准创业”的时代,人们“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没有多少时间可以挥霍。

3.要对概念的炒作保持警惕:过于迷信营销新模式的结果往往是一败涂地

你可能已经发现,在微商遍地开花的今天,每个人的朋友圈都有一批吹嘘“新模式”“年入百万”的项目不断地刷屏。似乎一夜之间,那些在公司兢兢业业做小职员的普通人全都摇身一变,成为营销大师的受益者。躲藏在互联网背后的“总代”不辞劳苦地为小代理们讲述赚钱营销的神奇法则,并且将自己艰辛创业的历程精心包装一番,鼓励大家一定要“坚持”下去。这些项目模式花样百出,让你听到的,无一例外地全部是优点,毫无风险。人们听得热血沸腾,感觉自己不赶紧投资就是傻瓜。但事实是什么呢?对广大微商来说,90%的人都是不赚钱的,年入百万也是痴人说梦。

这些新的项目模式到底赚不赚钱、值不值得投资并没有那么大的辨别难度,只要你还具备基本的项目常识,就可以做到。互联网时代下,大多数企业的营销模式大同小异,但都不存在“躺着数钱”这样的说法。有些项目的运营模式绕了很多弯,做了层层包装,就是为了吸引你投资。凡是以炒作营销概念为主的项目——不管是实体还是虚拟产品,都存在着很大的猫腻。

说白了,财富的累积就是把别人手里的钱装进你自己的口袋。那么,你仔细想想,有多少人的钱会流入你的口袋,而你的钱财又最终流入了谁的口袋?当你对一个项目的营销模式和操作流程有所洞察时,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越是大家都在做的项目,就越要保持距离。

4.你要成为资本的领导者,而不是“商品推销员”

在一些投资思维类的短期培训和咨询工作中,我不止一次地劝诫那些迫切渴望找到投资门路的创业者:“不要异想天开,而要参与到一个成熟和成功的现有模式里去。”对年轻的创业者,利用过去的经验,努力掌控资本而不是精研模式,成功的概率远远大过最前面的探路者。因为这是最保险的,也是能够为你创造成功支点的方法。

一个具备了成熟运作模式的系统会促使你成为优秀的企业家和领导者,而不是把你当作未来商业模式的探路工具,使你作为辛勤的推销员用自己失败的教训把“模式”推广给后面的人。难道你还没有发现吗?即便在虚拟经济大行其道的今天,最优秀的企业家也从来不会真的在意模式创新——他们始终遵循项目基本法,按部就班地建设好自己的商业平台,扩大规模,占据市场,让自己去驾驭资本,而不是被资本操控。

发现“正确的项目”非常重要

那么,“正确的项目”在什么地方?

1.“正确的项目”≠“无风险的项目”

一个好项目就意味着零风险吗?

一个赚钱的项目就必然“一定赚钱”?

是不是可以这样说:一旦找到正确的项目,我们就肯定能够成功?

在这么多年的工作经历中,我从没遇到一个项目主管敢于拍着自己的胸口保证他们管理的项目是万无一失甚至一本万利的。相反,大多数成功的企业家总会第一时间关注风险问题,任何时刻想到的都是“出现问题怎么办”或者“项目突然失败应该如何收场”。任正非说:“华为随时准备过冬。”正是体现了这种高度重视风险的预警心态。

是这些见惯了大风大浪的卓越人物太过保守吗?不是,这是任何一个项目管理者最基本的认知。任何项目都有风险,哪怕它是再好的项目。阿里巴巴今天在国内网络购物平台的支付方式上已近乎形成垄断,但是,马云仍然认为劲敌在旁,猛虎在侧,令他不能安枕。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你的项目穿上了厚厚的防护盔甲,能够把一切的质量问题、工期问题、预算问题、资源问题、用工问题、执行问题、合同问题、市场问题、政策问题等潜在的麻烦隔离在墙外,那么,它就安全了——但这几乎是不可能的。这些麻烦是任何一个项目的天生问题,从项目诞生那刻起就存在了。

所有的项目在规划之初,对于风险的态度都应该是“预防+解决”。你不可能回避或视而不见——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零风险”的项目。项目规划只是一种对未来的预期,是大体的推测,实际运作过程中总会有误差。这些不可测的因素就构成了项目的风险,使得你的投资项目有时候看起来“不那么正确”。所以,不要看到风险,就以为自己选错了项目。

2.首先要做好项目的风险识别

在做项目时,既然别无选择地要与风险打交道,那我们能做的就是在项目的创建之初就做好“风险识别”。简单来说,就是找出那些会威胁到项目顺利运作的风险因素,识别出这些“捣蛋分子”到底有多可怕、有哪些可识别的常见特征、它们会在哪些地方影响到项目目标的实现等等。

在项目风险管理工作中,对于风险的识别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风险时刻存在,必须要做好持久盯牢的准备。第一种风险是内在的,它往往是我们能顺利地加以控制和消除的风险,比如成本、人员、管理结构的不稳定因素。第二种风险是外在的,它的特点是超出了我们的控制和影响力,例如市场的波动、不可测的政府行为、全球经济大环境的走势等,这些风险具有极强的破坏力。选择一个项目时,要从这两方面同时做出判断。

严格来说,“风险”并没有发生,它仅仅指我们在投资和创业的过程中遭受创伤和损失的可能性。不过,对一个项目而言,风险识别还涉及“机会选择”(积极成本)和“不利因素威胁”(消极结果)——我们有多大的机会能战胜这些风险?最坏的可能性是什么?当你开始识别与分析项目的风险时,你需要提出这些问题,并找出都有哪些潜在的问题。

第一,你要收集足够的信息进行判断

所有可以识别的信息源都可拿来判断项目的风险,包括主观信息和客观信息。就以投资一家餐馆为例:

主观信息:

(1)资金风险——你准备的钱够不够?

(2)人员风险——人才招聘的情况是否满意?

(3)管理风险——能否管好餐馆的员工?

(4)认知风险——对这个行业的认知是否充分?

客观信息:

(1)地理风险——位置的选择决定生死。

(2)市场风险——最近餐饮业的整体情况。

(3)竞争风险——附近的餐馆是否已经饱和?

将这些信息全部罗列出来,统计客观的数据进行专门的分析。必要时,可以邀请相关的专家协助判断,来确认自己选择这个项目和经营管理中将可能遇到的风险,整理汇总出一个风险清单,以供最后的选择。

第二,你要从“风险识别”中看到机会

预测风险可能会引起的后果当然是一个“重中之重”的工作,但更为关键的是,对项目的风险进行识别的根本目的是找到机会,在减少和消除可能存在的不利后果的基础上,寻求突破口。风险是任何人都可以看到的,机会却只有少数人能够辨识。当你能从重重的风险中看到令自己眼前一亮的闪光点时,恭喜你,你找到了正确的项目。

为什么你有钱却找不到好项目

2015年9月份的一天,刚刚从“数码体验店”的失败项目中走出来的夏先生一脸沮丧地闯进了我的办公室。夏先生在洛杉矶做生意有四年的时间了,在当地华人商圈小有名气。他眉头紧蹙,就像打完了一场败仗,抱着厚厚的一叠亏损的账目,放到我的办公桌上。他并不希望我帮他找问题,不过是专程过来向我抱怨:“为什么别人投资一颗棒棒糖都能赚一卡车的钱,而我投资的却像一块被无数人嚼过又吐到地上的口香糖,恶心地粘在鞋底甩都甩不掉?难道我的钱就那么不长眼睛吗?天底下赚钱的买卖到底都去哪儿了?”

听到他的形容,正好在办公室找我商量问题的多明戈哈哈大笑,我也无奈地笑起来。我们并不是听多了这样的失败案例而丢掉了同情心,纯粹是被夏先生的幽默感染。的确,失败很痛苦,也让人生气和困惑。很多投资创业的人都有过这种手足无措的迷茫,自己很有钱,却找不到可以赚钱的好项目。如果连续失败几次,有的人还会丢掉自信。

夏先生前几年投资洛城当地的房地产事业,用高超的投机手段赚了点钱。美国的“两房事件”(房利美和房贷美)发生后,房地产变得不景气,他开始转而投资别的生意。从一个熟悉的行业跳到其他陌生的领域,夏先生顿时连战连挫——他先后投资过环保涂料、手机软件、旅游开发、火锅店,无一例外都是赔钱。

“我投资火锅店的结果简直让人无地自容,忙活了一年除去所有的成本,就只赚了一万美元,还不如去酒店打工刷两个月的盘子。这大概是我近几年最伤心的事儿了。当然,数码体验店更惨,都说未来是体验经济的天下,我想尝尝鲜,可上帝像是跟我有仇的。”夏先生自嘲道,“我还不如让那些钱躺在银行里睡觉!”其实,我之前给过他建议,假如要投资数码体验店,回国才是最好的选择。

这是很多人碰到的问题:“我怎么就找不到好项目?一个好项目的特点是什么呢?”

第一,风险低真的好吗?

不管是做生意还是其他事情,没有人不希望风险低一点甚至是零风险。但这是相对来说的。准确地说,相对于收益而言风险比较低的项目,是人们最欢迎的。不过,越是低风险的项目,前景就越黯淡。例如,货币市场基金的风险近乎等于零,你会拿出一千万去投资吗?聪明人都不会,因为它的收益是非常低的。

第二,收益是唯一的衡量标准吗?

任何投资的目标都是收益。判断一个项目的好坏,我们也会分析它的收益率。能够获得较大利润的项目必然受到欢迎,但利润是一个波动性的动态数据,优质项目的初期收益往往比较低,甚至初期阶段是亏损的。没有长远的眼光和耐心,就会错过这样的好项目。

第三,人们都在追赶的“趋势”你也要跟吗?

我们知道,在投资中“趋势”是一个流行词。大家都在关注趋势,利用趋势。但当所有人都去做一件事时,它还是一件“好事”吗?想想巴菲特那句永不过时的话:“在别人贪婪时恐惧,在别人恐惧时贪婪。”好的投资项目必然具备未来的流行趋势,仅仅具有眼前价值的项目早晚会被淘汰。这是一条真理,但仅限于只有少数人看到它的时候。

第四,资本是最有力的决定因素?

投入资本的多少,可以决定项目的好坏吗?诚然,在项目的经营中,一家拥有雄厚资本的企业更加容易获得成功,即使市场变化也不容易发生危机。但从项目的角度看,未必就是“资本为王”。对先天不良的项目,投入的资金再多,也不可能点石成金。

第五,最新的模式就是最赚钱的吗?

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成熟的运营模式会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不管跟哪个国家的创业者做交流,我都希望他明白,不要把太多的精力放到那些新颖的商业模式上——如果它还未经过广泛的验证,而你承受风险的能力又低,就别去尝试。“守旧”在很多时候是缺点,但在某些时候它也是一种优点。

第六,如果不能创造成就感,项目还有什么意义?

“成就感”是项目管理人长期的工作动力,是决定你在项目的管理中处于哪种层次的关键元素——有些刚开始创业的人只关注钱,赚钱就可以,但这种功利的心态不可能推动他坚持下去。当你投资了很多的项目并且有了一定的成绩,或者在公司开始担任管理的职位后,你在工作中必然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一个好项目,应该具备这样的特点,帮助我们实现这个人生目标。

人人都在找赚钱的项目,它有什么特点

假如我们从盈利的角度分析项目,它应该具备哪些因素?我们又该如何选择?布杰说:“全世界赚钱的生意有很多,但不一定你做了就能赚钱。在美国能成功的项目,在中国就可能失败。所以要学会分析,有些项目的利润率特别高,但持续性差;有些项目虽然很诱人,但前景难以预测,并且竞争激烈。在做出选择的时候,就必须谨慎和理性,没有人能随便选一个项目就可以成功。”

“好卖的产品”始终是第一标准

就算你是个不懂投资的人,如果有人告诉你一个项目或者让你投资一个产品,你的第一想法肯定是:这个产品好不好卖?赚钱就是把自己的产品卖出去,然后把成本收回来,从而赚得纯利润。如果一个产品定位不好,没有销路,即使投入再多的精力,耗费再多的时间、金钱来坚持都没用。

未来的市场空间

一件产品投入到市场中,如果只有眼睛能看到的那点市场,你想象不出更多更宽广的市场,那这个项目也是不赚钱的。没有市场就没有做大的可能,做不大又怎么会赚钱呢?

利润率是多少

光有市场是不够的,利润空间是决定市场空间能否最大限度产生价值的最关键的因素。我们在书中会重点强调这个“知识”——市场的大小不是决定项目好坏的根本。有很多项目看着很有市场,但它的毛利很小,到头来可能辛辛苦苦白忙一场,连支付人工费用都不够。

具有可预测的趋势特征

“站在风口上,猪都能吹上天。”要赚钱就一定要时刻关注市场趋势。凡是赚钱的项目,它们在一定的阶段内一定会有可预测的趋势特征。只要时机把握得好,既不用因为进入太早耗费太多的初创成本,也不会因为来晚了而喝别人的剩汤。

稳定收益的持续性

其实大多的“快速项目”赚不了多少钱。由于市场的快速变幻,短平快项目通常只能让第一批发现“新大陆”的人赚得盆满钵满。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大多数人刚进入市场,那股风潮就过去了,所以后来者是赚不到钱的。真正好的项目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能够获得持续的收益。一个好项目也许眼前并不赚钱,但长远利益可观。在这方面,投资者一定要擦亮双眼,不要为了眼前利益而错过这样的项目。

能不能形成平台或系统优势

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过去,创业讲究抱团成长,投资也是如此。如果你要创造一个新的模式出来,恐怕要费尽钱财和力气折腾一番。且不说能不能成功,就算你能坚持下去,到时候可能市场已经日新月异。捷径是,发掘那些成功的模式系统,加入进去,运用你聪明的大脑和创新的理念做得更成功。

品牌的影响力

选择一个有影响力的品牌投资,就像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从一开始你就已经站在山腰上,而不是从山脚下做起。不要小看了品牌效应,这就如同在超市挑选一件产品,同样价格的一种东西,一个是品牌效应很好的,一个是新品牌刚上市的,你会选择哪一个?相比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前者。品牌是一种无形的优势,投资者一定要学会利用这一点。

规范统一和高质量的服务

这就涉及项目培训的问题。投资一个成熟项目之前,一定要关注这个项目的市场规范性。比如一家连锁店,服务员的服务态度和业务水平参差不齐,甚至连统一的着装都没有。假如其中一家连锁店出现服务问题,可能影响的就是整个连锁品牌。

你能找到没人开垦的“处女地”吗

很多年轻的创业者可能都遇到过这种情况——自己通过多方调查看好了一个行业,选准了一个时尚流行的项目,准备投钱入场的时候却发现池塘里已经人满为患。这样的项目怎么会赚钱呢?创业和投资的本质是相同的,最怕的就是扎堆和跟风。在一个饱和的市场里面,最早一批进入的人已经把肉吃光,后面跟入的人要么啃骨头要么喝汤,要么只有干瞪眼。

我们经常说:“天下没有独一份的买卖。”但要想从众多盲目的投资者中脱颖而出,就得有寻找“独一份”的眼光。我不是告诉你们要自己去创造一个行业,而是要有最基本的判断力,从现有的行业中判断出哪一片土地是还未经开垦的——当你能找到这样的“处女地”时,你就离成功不远了。

找到个性化项目

在选择一个创业项目的时候,先不要考虑那些市场、利润、规模、前景之类的问题,要看这个项目有没有特点,就是说它和其他项目有什么区别?有没有自己的个性?是否令人耳目一新?不论投资的是一件产品还是一种服务,新颖、有创意永远都是最大的卖点。投资者如果看准了,就一定要相信自己的眼光,不要害怕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敢为人先才能收获得更多。

当然了,投资者在掏空口袋投资一块未开垦的“土地”的时候肯定会有这样那样的顾虑,虽然“处女地”的特点诸多:

由于没有同类产品,缺乏比对,发展空间很大。

竞争压力小,同行少,没有那么多人挤独木桥。

市场前景看好,因为是新项目,容易产生市场敏感度。

不过,选择“个性化”的项目固然意味着独到的眼光和勇气,我们也应该注意以下的问题:

第一,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个性化”的项目通常伴随一定规模的专利和知识产权,因为有许多环节都需要你进行原创开发。你要注重对知识产权的保护,防止被后来者盗用或冒用,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第二,产品或理念的普及会是一个问题

如果还没有足够的市场基础,我们怎样普及产品,让消费者接受自己推广的理念?在项目的进行中,这个工作就应该同步启动,对市场进行启蒙,或者打造自己的产品社群。

你是专挑“冷门生意”的项目大师吗

张小姐之前在上海一家大型商场做化妆品销售,但因为失恋情绪低落又间接地导致了失业,为此她深陷失败的阴霾里长达一年之久。后来,她在朋友的开导下决定拿出这几年省吃俭用攒下的钱创业。因为能拿出的钱并不多,只能投资小本生意,而且对其他行业她也不甚了解,所以就开了一家不需要那么多专业知识的礼品店。但由于她所销售的礼品和市场上其他礼品店大同小异,生意一直不好,半年下来连房租都不够支付。

后来,她的店里来了一位挺腼腆的男士。他有些害羞地向张小姐讨教应该买什么礼物,怎么能让女孩子喜欢。在交谈中,张小姐得知这位男士已经给一位心仪的女生送了好几年的玫瑰花。但他因为性格害羞内向,从没有正式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而女孩也一直默默地接受他的爱意不曾表示过任何明确的回应。

因为这件事,张小姐萌生了一个创意。她找了一个技术型同学合伙开发了一种“表白玫瑰”。这种玫瑰类似录音笔,能够把想说却不敢当面表达的话录下来。这款产品一经推出,很快成了最受情侣们喜欢的礼物。张小姐和合伙人申请了专利。仅靠着这一次创新,她的人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看似“冷门”的生意让她大获成功。

远离“危险的项目”

现在有些人青睐于那些风险高、收益大的项目,例如股票和基金。还有的人胆子更大,借助金融杠杆投资期货或者房地产,开发那些未经市场验证的科技产品等。这些都属于“危险项目”,甚至是高危项目。当股市暴跌、房地产泡沫破灭时,或者产品上市后不被市场认可,这些投资者和项目操作人立刻便陷入了困境。

在选择项目进行投资时,怎样避开这些危险的禁区?

1.尽可能做你熟悉的领域

在投资方面,走得弯路越少越好,这点非常重要。进入一个熟悉的领域,你能尽快地展开业务,防止被他人忽悠。有些投资者总把创业投资想得很简单,但往往是一知半解,对于行业内部深层的东西却一点不了解,结果到最后输得一头雾水。对于初创业者来说,如果你没有这一行业的相关经验,那这个行业就是危险的。不要盲目地跟风投资,你所看到的那些赚了钱的人,他们都对某一领域有着深刻的了解。

2.如果资金有限,就远离高投入的行业

许多小本创业的人,手里的资金不多,而高新产业通常对资金要求很高,前期要投入大批资金。这时投资者一定要谨慎,这些行业长期收益可能很好,但在市场条件不够成熟的情况下,如果没有强大的资金链支持,很容易导致半途而废,从而收不回成本。

3.有时候你可以做“一人老板”

尽管所有的管理都在宣讲抱团打天下、告别单打独斗,但我仍然要跟小本创业者说——如果你的钱不多,就踏踏实实地做“一人老板”,宁可辛苦点也不要找合伙人。这就像做一个蛋糕,你懂得所有做蛋糕的知识,那你为什么要再去请个人和你一起分食蛋糕呢?多一个合伙人,你的精力就要分一部分出去处理很多事情。除非业务中涉及一大部分你不懂的领域,那你可以寻找一个与你优势互补的合伙人。但小本创业通常都是一人包揽,创业者都很熟悉业务。我的建议是,你可以雇一个员工,但不要合伙。

4.一旦项目发生危险,如何应对

创业是艰辛的,难就难在坚持。当项目的起步阶段发生“危险”时,就要立即撤退吗?这也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创业者一定要耐下心来,因为所有的计划和未来都要落实在行动上,需要不折不扣的执行力来换取最好的回报。如果执行力不到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遇到点困难就退缩,根本不会成功。没有风险的项目,有时也会产生一些麻烦。每一个浪头都会刷掉一批人,能够坚持前行的,才会有靠岸的那一天。

看趋势而不只是看盈利

这几年,我和多明戈在研究诸多投资者的投资心理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很多投资者(大部分)在选择投资项目的时候,会首先看这个项目能否盈利或者过去盈利了多少,却忽略了项目的未来趋势;而一些精明的投资人却恰好相反,他们率先着眼于项目的未来、前景、趋势,即使项目目前正在赔钱,只要趋势好,他们仍然会抓住机会投资。

我有位在国内投资虚拟产品的朋友原先生。他是一个理财新手,出于对风险的畏惧一向对股票基金等理财活动敬而远之。然而,从2014年开始,他身边的朋友纷纷在“高人”的指点下进入理财市场,大手笔地投入并在恰当的时机卖出,赚得不亦乐乎。原先生也忍不住想小试牛刀。朋友向他推荐了一支基金,告诉他根据这几年的走势以及未来的趋势分析,他觉得现在这支基金的价格已经跌到了历史最低点。这时候抄底,等到年底12月份,差不多就能涨到一个历史高点,能赚到50%左右的收益。当前,这支基金还在小幅度地下跌。原先生犹豫了几天,他决定先拿出5000元人民币试水。要是这一个月能够上涨一些,他就继续吃进。

原先生买进的第二天,这支基金的价格就开始增长,之后每天都在涨。原先生心里很欢喜,心想那位朋友果然靠谱。一个星期后,他又追加了5000块。这次,他想着如果还是能持续增长的话,就等着价格回落的时候大额吃进。

然而,原先生一直没等到价格回落的那一天。他每天看着那条“直线上升”的增长曲线懊悔不已,心理价位已经从最低价位增长了不少。但是,那小幅的回落还是没能达到他的心理预期。最终,原先生的大手笔计划只能在不断的观望和等待中落空。后来,原先生算了一笔账,如果他当初投入十万元的话,不到半个月的时间他已经赚了两万元。然而,他起初才投入了5000块,加上后来追加的5000块,现在才只赚到几百块而已。

过了没多久,在一次饭局上,那位朋友聊起了投资理财的话题。他笑吟吟地问:“前一阵我提到的那支基金,你们都买了多少?”原先生心虚地没敢应声,没成想其他人的态度也不太积极。几个人面面相觑,但都又打着幌子说自己没少买。

那个人这时才“哈哈”一笑,说:“这是一次测试,我想看看有多少人愿意为了一倍的盈利冒险。我敢打包票,在座的只有不超过两人听了我的话,其他的人都是小打小闹而已。”

众人听到这里,脸上感到一阵阵的燥热。其中一个坦诚地说:“真是后悔没听你的,我买的那点份额根本不好意思说,可惜我现在悔得肠子都青了。”

那位投资专家继续说:“我这几年做投资,也略微地懂得了一些投资心理。失败是难免的,但问题是你如何看待失败,怎样对待一个产品的成长。不说别人,就拿在座的各位来说,你们如果自己选择一支股票或者基金,肯定会挑着一支涨势迅猛的来买。为什么呢?因为你感觉未来还会涨,趋势好。”众人默默地点头。

“但这恰恰是投资的大忌。就拿我推荐的那支基金来说,你们肯定都等着股价有波动,市场一片看好的时候盼着它回跌,这时候再吃进。但是,过了这个村没这个店,股价总是大幅升小幅跌。基金尤其如此,它是有规律的,也有自己某些固定的趋势。你们的心理价位比之前一步步提高,原来想着回落到1.2再吃进,后来慢慢地1.3也能接受。正是这种心理阻挡了股价的下跌。因为每个人的购买意愿都很强烈,这时候股价会一路上涨,就算回落也是小幅度的,无法再回到之前的低点。相反,股价一跌,人心惶惶,大家都等着涨回去的时候迅速卖出,这时候的心理价位也从涨回到1.8变成了涨回1.6,心理价位不断妥协,到最后变成了只要能少赔一点就可以卖掉。孰不知,在你等到那个高点之前,已经有很多人在排队等待了,这时候股价只会跌得更厉害。这支基金我研究了很久,虽然当时还在跌,但因为前不久新出了一项与它的投资方向有关的政策,我觉得未来的趋势大好,一定会涨回去。投资高手现在都在躺着数钱,只有傻子还在等着进场。”他调侃道。

这个例子中,我们提到的趋势并不复杂,其实只是涉及了一个眼光和逻辑的问题。这种独到的判断力并非人人具有,否则,像巴菲特那样的“神人”就不再是凤毛麟角。巴菲特对于趋势的判断,也是通过对无数案例的分析,最终才总结出了自己“价值投资”的理念。

在华尔街从事风险投资工作有十二年的知名投资人默克·凯利(MerckKelly)说:“如果你像一个门外汉一样投资某个行业,对一切诸如政治、经济、政策、技术、周期等因素置之不理,那你投资的项目一定很短命。所有的项目生命都被逻辑控制,你不了解那些枯燥而生僻的例如增速、壁垒、竞争结构等词汇的含义,就永远搞不懂趋势是从何判断得来。你根本不用担心遭遇竞争,因为早在开始竞争之前,你就已经被拒之门外。”

这就是我要说的第一点:不管你想如何安置自己的资金,首先,你得表现得像一个内行。

1.吃透项目的行业逻辑

每一个想要在行业里如鱼得水的投资者都要知道很多,包括一个行业怎么运行,怎么盈利,怎么变化,有哪些因素会影响行情,优惠政策有哪些等等。

柯先生在北京开了一家二手车店,近期因为政策的优惠,准备投资二手车的金融市场。为此他做了大量的准备。首先,他从政府网站和一些门户网站的投资者点评中了解了北京的置换补贴政策。之后,又走访了北京这边的诸多二手车市场了解情况。他还和几个懂行的朋友讨论外地车为什么限迁,这些政策是如何影响本地二手车市场的。最后,他还评估了人人车那样的平台风险等因素。这些看起来琐碎的因素,每一项都关乎投资的成败。只有了解透了这些事情,整理出自己的一条思路和逻辑,才能明白为什么市场会高低变换和时起时落,并且知道这个行业的运营逻辑。

2.要充分地了解一个行业是怎么赚钱的

很多投资者对我说,他们在面对一个项目的时候经常很迷茫。因为看不懂自己该如何赚钱,从哪个环节赚钱。假如不知道怎么才能赚到钱,项目肯定是无法开展的,因为盈利模式对项目而言至关重要。

柯先生在做二手车之前,也对这个行业充满了未知。他说:“我有一辆车,卖给了一个二手车贩,之后这辆车要经过哪些程序、环节才会卖给下一个人?这期间谁赚了钱?利润从卖主出还是买主出?这些我统统不懂。后来遇到一个师傅,跟着做了好几年学徒才渐渐摸透了这个行业,才知道做什么都不简单。”

如同柯先生所说,每个行业都有一条食物链,每个链条和不同的环节都得有人盈利,你只有了解了这些环节如何合作和竞争,才会明白自己的位置该放在哪里。每天都有诸多被各种奇怪的因素打败的投资者。他们中的大多数并没有看透一个行业,仅仅揣着一知半解的知识就匆匆投入了某个看似美好的行业。他们以为自己看到了整个过程,其实他们仅仅看到了开始和结束,而中间导致失败的那些影响条件却全被他们忽略了,直到马失前蹄之时才意识到,自己是不是有欠熟虑。

我在讲课的时候总会提到一个“12345”的逻辑问题。正确的逻辑是1→2→3→4→5,2、3、4代表了逻辑上的推理论据,缺一不可。但很多人的理解却不以为然,以为真正的结论推导过程就是1→5,因为1所以得出了5,完全不认为过程中存在2、3、4。但正是2、3、4导致了5的出现,一旦2、3、4发生变化,得出的结果可能就不是5了。

所以,投资者在进行投资活动的时候一定要耐心,多了解多研究,不要轻易大手笔试水。因为一旦投资失败,需要花费更多的心力和财力才能缓神。

3.做好经营评估而不是价格评估

当你花费时间认真分析一个行业,想要从中找出表现优秀的企业,就不要怕麻烦。如果你能针对这一行业里的企业做一个优良中差的评估,那么,就已经了解了这个行业。

柯先生说:“我最喜欢的方式是看财务报表,这个比较直观靠谱。当然,这不是唯一的途径,还有其他一些数据图表也透露了企业的运营情况。年初,我和当地的一家中型连锁超市的运营经理吃饭。我问了三个问题:去年新开了几家店面(包括网上超市)?年销售额增长了多少?平均每个店的销售增速是多少?不要小看了这三个问题,数字能回答你很多的疑问。这里面隐藏着很多的信息。只要你认真分析,都可以大致猜测出这个企业的运营状况,这样就可以避免上了那些花言巧语的大当。”

4.团队价值也是评估的一部分

市场上每天都有新公司、新模式出现,对于这些日新月异的行业,通过上面提到的那些方法可能无法得到我们想要的答案。投资者们“串”不出一条说得通的逻辑,也无法得到可信的数据。我的建议是,如果你看好的项目是一个新兴行业或者创新模式,不妨通过考察团队评估是否值得投资。比如,团队有多少人,都是何种类型的人才,这些人才是否能满足本行业的人才需求,人才的市场缺口大不大,团队文化如何,团队的建设是否存在明显的问题等等。和一个精英团队打交道,在未来的投资中才会具备竞争力。相反,一个整天内讧、利益分配不均衡的团队是不会全心全意卖产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