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营销与运营攻略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3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入口之争

移动互联网时代,得入口者得天下。于是,不断有人做搜索引擎、网址导航、浏览器,一场对移动互联网入口的明争暗斗正在展开。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谁能通过用心改进产品,得到用户的信赖和认可而笑到最后,谁就是真正的英雄。

(1)浏览器:“金矿”的传统入口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浏览器的地位得到了大大提升。

如果说移动互联网是一座巨大的“金矿”,那么多数用户会选择手机浏览器进入这座“金矿”,于是,包括互联网巨头、系统厂商、终端厂商在内的多方力量纷纷投入其中。不论是电信运营商、终端厂商还是互联网企业,大家都想从中获益。国内叫得出名号的手机浏览器有UCWeb、QQ手机浏览器、百度手机浏览器、傲游浏览器、3G浏览器等,各种不知名的小浏览器产品就更多了。手机浏览器作为入口型工具,比搜索引擎的流量导入更前端一些,其平台化价值已经显现。因此,各路巨头都期望从移动互联网市场中分得一杯羹。

全球最大的手机浏览器厂商Opera正在试图突破“跨国IT巨头普遍在中国市场水土不服”的“铁律”。虽然Opera发力中国市场的决心不小,但仍然面临着本土化考验、客户端威胁、手机自带浏览器发展迅速等挑战。易观国际分析师认为,移动互联网有典型的地域特征,国内的网络环境基本还处在后WAP时代,流量还是个很大的问题,网速也是制约因素。有一种极端的说法是,应用将取代手机浏览器。但同时,大部分人相信随着HTML5和云计算技术的发展,与传统互联网一样,移动互联网也会从客户端回归浏览器。

手机浏览器热度提升,对于所有参与者来说都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以后竞争会更多地转向技术创新竞争,这对于整个产业的发展是一件好事。艾瑞咨询分析师表示,电信运营商和终端厂商由于直接接触用户,可能会在3G手机浏览器竞争中占据优势。

(2)应用:抢占手机桌面

玩游戏、找美食、买东西、拍照片,设备与系统是舞台,而应用(App)就是台上的主角。应用是与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密不可分的重要一环,应用的受欢迎程度已经远远超过传统的简单应用程序。

浏览器像是一个单向通道,用户每次向网站提出一个请求,网站就给予对应的回复;而应用的通道是双向的,不管是用户还是网络端,都可以主动向对方推送信息,因此在使用移动终端访问交互式网络内容及应用时,应用相比手机浏览器更有优势,更加受到用户的青睐。

而且手机桌面空间有限,同类应用具有排他性等,抢占手机用户桌面意味着抢占客户资源,因此,应用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商家的必争之地。

(3)搜索引擎:老牌企业采用结盟战略

作为传统互联网入口之一的搜索引擎仍是移动互联网的重要入口,深刻影响着网民的网络生活和现实生活。但是由于移动互联网的各种应用分散了用户的注意力,所以它所受到的关注要远远低于传统互联网。移动搜索仍然是百度、谷歌等传统搜索企业的天下。

目前,互联网企业进军移动终端的步伐正在加快,百度等传统搜索引擎企业各自推出了针对移动设备的搜索产品,有效利用了移动设备的各种特性,同时也相继发布了掌上百度、百度手机输入法等一批重量级的手机应用。据悉,百度还携手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成立了移动互联网终端同盟,摩托罗拉、三星、诺基亚等一大批手机巨头都与百度达成了合作协议。如果百度推出“手机相关的服务和系统”,对于整个移动终端市场无疑是个重磅“炸弹”。

手机终端厂商把硬件与互联网的应用服务完美结合,提升自己在移动互联网市场的竞争力,这种合作模式一旦达成,必然会使手机制造商在传统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两个领域,都能够分享到搜索引擎为产业发展带来的无限动力。

(4)操作系统:“定制”捆绑服务

操作系统作为移动互联网生态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苹果的iOS、谷歌主导的安卓、微软主导的WindowsPhone都是新一轮入口之争的重要参与者。而安卓的开源特性还提供了一些新机会,小米、阿里云等第三方开发商都在开发属于自己的定制版安卓系统,之前移动定制的OPhone与联通定制的沃Phone也属于这种类型。

安卓提供的底层支持可以让他们更专注于体验与功能的改进,数量众多的应用让用户接受度更高,而数以亿计的国内安卓终端则是第三方开发者的生存沃土,只要你能够提供更好的体验就能吸引用户。

很多互联网企业推出手机操作系统,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是占领移动互联网的入口。互联网资深人士指出,互联网企业纷纷推出手机操作系统,与前段时间大家都做浏览器、输入法有相似之处,大家在安卓开放的系统上进行二次开发,就像浏览器基于微软,无非就是从入口获得数据、获得用户。

二是承载内容的平台。易观国际分析师认为,移动OS是连接移动互联网终端层和应用层的纽带,除了连接功能,还可以聚集各种移动应用和内容,是承载内容的平台。专家认为,阿里巴巴等企业推出的操作系统本质上不是操作系统,而是应用的整合。

三是从底层控制用户的手机。专家认为,移动互联网可以从应用、应用商店、操作系统切入。互联网巨头不会甘心只玩一个应用,操作系统是底层的东西,能控制用户的手机。从这个逻辑上看巨头的做法是正确的,只是做起来会比较难。

然而,国内互联网企业做手机操作系统存在难度。

一方面,操作系统具有复杂性,需要构建生态圈。易观国际分析师表示:“开发操作系统从表面上来看不是那么困难,只是开发一个产品,但实际上不仅仅是推一个操作系统就行了,需要构建整个生态圈,包括上游的设备开发商、技术提供商的支持,下游的用户、开发者,还有非常重要的,运营商对你的设备是否青睐,以及终端厂商的态度等。如果不能聚集产业链的开发者,只是把产品弄出来,还是比较难的。”

另一方面,手机操作市场竞争激烈。在安卓和iOS推出后,市场竞争激烈。很多互联网企业进军操作系统市场,掀起一片浪潮。

互联网企业进军手机操作系统的举动也引来一些质疑。赛诺市场研究公司分析师说:“以阿里云手机为例,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自有业务,这就不利于整个手机生态链的建设,会形成从上游到下游封闭的产业链。”

开发手机操作系统是一个整合产业链的过程,需要运营商、应用开发者、芯片制造商等产业链各个环节的相互配合,互联网巨头要想让自主研发的操作系统得到市场广泛认可、服务更广大的用户群,还任重道远。

2013年是移动互联网最重要的一年,各大软件出台抢占市场,比较受关注的有淘宝的“支付宝”和“微淘”、百度的“轻应用”、腾讯的“微信”、网易和中国电信联合推出的“易信”。9月23日,阿里作为电子商务界的龙头老大,研发内测两年推出号称能与微信抗衡的“纯粹”社交软件“来往”。几台戏,你看哪台?让我们先看下各个软件的战略目标:

微信的战略目标是什么?是基于移动端购物、支付平台。

易信的未来方向是抢占流量入口、并依靠翼支付接入支付,增加游戏功能。

淘宝的支付宝和微淘主要是基于移动端购物入口和支付平台。

百度的“轻应用”是为了抢占移动端的搜索市场。

阿里声称将打造纯粹的社交软件,抢占微信的用户市场。但是否有更大的战略计划?

各大软件的背景不必再作过多介绍,一起来看下它们之间的斗争吧。

1.来往、易信与微信“抢客户”

微信被业界称为“富二代”。微信的成功也可复制。2013年8月19日,网易和电信联合推出“易信”,开通免费电话功能、免费短信功能对抗微信,这无疑是蓄谋已久的一场“战役”。首先,易信有着强大的“官二代”背景——中国电信是国内三大运营商之一,而且,网易也是国内的互联网巨头,强强联合,大张旗鼓,自然非同凡响。

其次,是打着“PK微信”的大旗。微信在国内移动即时通信市场上处于垄断地位,注册用户目前已经超过5亿。陌陌、米聊、在翼聊、飞信等类似产品要么边缘化,要么已经可以宣布“死亡”。而易信凭着强大的背景突然杀入局来,不能不掀起大波澜。据称在易信正式发布后24小时,用户数量就突破了100万并且登上苹果应用排行榜总榜第三、社交第一的位置。8月23日,易信团队信息用户突破500万,仅用时短短5天。

9月23日上线的“来往”,是阿里投入重金推广的应用,推出后不久即成功登上苹果AppStore社交类免费App下载第一名,超过了微信、QQ、微博等同类产品。

阿里的市场影响力巨大,“来往”对微信的冲击将比易信要大得多。资本市场对这一变化已作出反应,腾讯股票9月24日收报402.6元,下跌1.6%,网易股票也有小幅下跌。

2.轻应用与微信“抢入口”

2013年8月22日,百度推出的“轻应用”间接对微信表态,百度的搜索无疑是中国最强的,新的“轻应用”功能直击微信的功能。百度的分发能力、流量导入能力、开发者技术支持、流量变现能力都关系到开发者的切身利益。接下来百度与腾讯在开发者争夺方面免不了有一场大战。两家都将使出浑身解数,吸引开发者,划定自己的势力范围,开始在移动端的又一轮圈地。

百度轻应用和微信应用都内置了浏览器,手机浏览器作为移动互联网入口的地位还存在很多变数,所以未来的平台入口之争会是两大巨头的巅峰对决。

作为应用分发和流量入口,本身并不意味着一定就要是高频应用,最关键的在于用户有类似需求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你。微信最本质的功能还是沟通工具,不得不承认其足够强大,未来也拥有着无限可能,但用户产生需求时会第一个想起微信吗?以租房子来说,作为用户的你,会第一时间想到在微信上搜索有没有对应的微信公众账号吗?微信的确是一个超级App,但腾讯的娱乐基因及开放文化决定着微信并不适合成为一个应用分发入口,笔者其实更看好未来其成为一个游戏入口,因为腾讯在游戏领域方面也拥有很强的基因。至于百度轻应用能否真正成为入口,则需要在汇集更多的服务项目上下足功夫。用户其实不在乎轻应用是否具备和原生App一样的用户体验,他们最关心的还是自己的需求能否最快地得到满足。

3.微信与支付宝“抢支付”

微信5.0支付功能出台后,笔者对微信的发展方向有很大胆的猜测,未来是要抢占移动端支付市场吗?在看过很多的报道之后,笔者确定了微信的这一战略目标。

腾讯的易讯和阿里的淘宝之间的竞争现在转移到手机支付方式之争。腾讯微信推出微信支付,面向少部分企业公众号已经开放。在此情况下,支付宝也不甘示弱,支付宝增设“公共平台/账号”功能、手机购物增设“微淘”等。

4.易信、支付宝与微信抢公众平台

继微信公众平台成功后,易信公众平台也在易信发布几日后内测发布,阿里也将推出支付宝公众平台。

2013年10月底有消息称微信全球用户数突破6亿。海量用户是朋友圈和公众平台的根基。微信共拥有200多万个公众账号,并以8000个/天的速度增长。

而且微信公众平台拥有完善的数据分析,功能已独占公众平台之首,阿里推出的支付宝公众平台如何与微信公众平台抢占用户?

2013年11月18日,支付宝钱包方面表示,企业入驻支付宝钱包公众服务平台将一律免除认证费等任何费用。此外,支付宝钱包会对每一个入驻企业进行严格审核,确保所有入驻商家均为真实可信的品牌企业,不会出现一家机构一堆公众服务号的情况。

(1)支付宝公众平台优势导读

日前,支付宝国内事业群总裁、支付宝钱包负责人樊治铭宣布,支付宝手机支付用户超1亿,支付宝钱包用户数接近1亿,支付宝日常支付中约有1/3笔数来自手机,相比去年的增长在800%以上。支付宝日常移动支付笔数也早已经超过1200万笔/天。

除了支付宝的基础功能打通,天然的支付属性、庞大的移动支付用户群体是入驻公众服务平台商户产生订单转化的最大保障。

(2)易信公众平台优势导读

易信公众平台为了与微信公众平台形成差异化,也在尝试一些不同的功能。易信平台采取开放、免费的政策,推出了高清语音和视频的推送形式。进驻的公众账号可以靠订阅+推送模式,向订阅用户精准输出内容和品牌,以此减少营销账号对用户的影响。

此外,易信公众平台将加大审核力度,公众平台的关注者都是具有真实ID的用户。此举更有利于品牌、个人和媒体所发布的信息传播,给他们带来新的机会。

面对众家各行业的竞争对手纷纷来抢这一杯羹,微信团队大显大将风范。位于社交巅峰的腾讯怎样捍卫自己的用户,如何应对各个矛头直指的软件?这一切的变化,让我们对未来移动互联网大潮的发展去向充满了希冀,且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