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范
范(新排序51)
拼音:fàn。
繁体:範。
范氏来源。
1,范姓出自祁姓,是陶唐的后裔,以地名为氏。《唐书·宰相世系表》载:范氏出自祁姓,帝尧裔孙刘累之后,在周唐杜氏。周宣王时,大夫杜伯无辜被杀,他有个儿子叫隰权,逃往晋国,被任命为士师(法官)。他的儿子士蒍,以官为姓,子孙称为士氏。士蒍的孙子士会,担任晋国上军主将。公元前593年,因战功升为中军元帅,执掌国政。士会先得封邑随(今山西介休),后来又提到封邑范(在今河南范县),所以又称随会、范会,他的子孙后来分为士氏、范氏、随氏三支。儿子燮以范为氏,称为范权。曾任中军副帅,谥号范子文。燮的儿子范丐在晋平公时争权中失败,被赵氏、荀氏、韩氏等公卿赶出晋国。他的后代子孙遂以其先人士会曾食采于范邑,便以邑为氏。
2, 其他民族改姓。晋时,南蛮有林邑(古国名,亦称占城,故地在今越南中南部)王范文,为越南人,改汉姓范;金时女真人孛鲁术氏,汉姓有三,其一为范;另满、京、彝、阿昌、土家、蒙古、回等民族有此姓。
范氏迁徙分布。
公元4世纪中叶,范氏迁入魏。西汉以前范氏部分人迁至南方。汉代至南北朝时期,范氏分布更为广泛。据范氏族谱记载,唐僖宗乾符元年,由于中原战乱,河内人范坤举家18口徙居浙江杭州,后移江苏南京,再徙福建宁化黄竹径,是为范氏入闽始祖。至宋代,范氏称盛于福建,人才济济。此后,范氏除在闽南一带发展繁衍外,又分出广东海阳、嘉应、梅州、大埔、长乐、陆丰、饶平等支派。从明末开始,闽、粤范氏陆续有人移居台湾,有的进而迁至海外。宋代以前的范氏名人,大都出自今河南。
范氏历史名人。
范会:春秋时人。姓祁,名会,字季,以士为氏。因食邑于随,称随会;后又食邑于范,称范会,史称范武子。他是活跃于春秋前期晋国政治舞台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一位显赫人物。王符在《潜夫论》中称赞,“刘氏自唐以下,汉以上,德著于世,莫若范会之最盛也!”
范蠡:字少伯,生卒年不详,春秋楚人。与文种同事越王句践二十余年,苦身戮力,卒以灭吴,尊为上将军。至陶,操计然之术以治产,因成巨富,自号陶朱公。
范晔(398-446):南朝宋史学家,曾任尚书吏部郎(范宁孙)。曾删取各家《后汉书》制作,著《后汉书》,成纪传80卷。
范缜(450-515):南朝齐梁时哲学家、无神论者,先后仕齐、梁,任尚书殿中郎、尚书左丞等职。综合并发展了魏晋以来的无神论和神灭论思想,对佛教进行了尖锐的斗争。
范仲淹(986-1052):北宋政治家和文学家,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幼家贫好学,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考取进士。入仕后,不论在朝或任职地方,均勤政廉洁,政绩显著。京师流传有“朝廷无忧有范君,京师无事有希文”的盛誉。他的文学成就不亚于其政绩。其名作《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传世名句。后人搜集著作有《范文正公集》。
范仲淹。
范成大(1126-1193年):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县(今属江苏)人。绍兴进士。将知处州时,南宋孝宗曾召见论政。乾道六年(1170)以资政殿大学士使金,几乎被杀。后出知成都府,入任参政知事。绍熙三年,知太平州,仅逾月即归,退居故乡石湖。有文名,尤工诗,有《石湖集》、《桂海虞衡志》、《吴船录》等。
范钦(1505-1585年):明代藏书家,为宁波天一阁主人,字尧钦,号东明、东明山人,浙江宁波人,嘉靖十一年进士,历任湖北随州知州,迁工部员外郎,周任袁州知府,升广西参政,河南副都御史,官至兵部右侍郎。著有《天一阁集》。
范氏起名规则。
1, 范(Fan),最好不用声母是b、p、m的字为名,双字名应避免全用f声母、an韵母或去声字。
2, 最好不全用上下结构的字,注意名的意义与“范”字的“规范”含义相连不要产生不佳的歧义。
3, 起名示例:范芷呈、范峻汕、范容谷、范雨明、范衍孜、范静茹、范红超、范恒煊、范昱含、范婷琛、范育孚、范容均、范诗芹、范泉含、范彦伸、范致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