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亲美与反美
(日)吉见俊哉更新时间:2024-09-29 10:33:22
最新章节:后记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在东亚地区,日本长期稳定的亲美意识格外引人注目。这不仅源于日美安保体制、自民党的长期执政以及经济的快速增长,更与日本民众对美国的多重认知有关。美国对于日本战后社会大众而言,既是解放者又是征服者,既是欲望的对象也是恐惧的源头。尽管经历了1960年代反基地斗争、安保斗争以及日美经济摩擦,大多数日本人依然认为战后经济的繁荣归功于美国的庇护,美国的社会富足是日本发展的理想模式。这种背景下,日本逐渐忘却与亚洲的联系,通过“拥抱”美国来寻找新的自我认同。本书从社会文化研究和媒体研究的角度,深入探讨了自19世纪“黑船来航”至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在日本社会中的形象变迁。从幕末到明治大正时期的理想化憧憬,到帝国主义阶段将其视为敌国,再到占领期及之后的复杂情感,这些变化也折射出了日本政治、社会、经济和国际关系的演变。作者指出了二战时日本帝国主义与战后美国在亚洲影响力的历史连续性,强调战后日本与美国的“拥抱”关系既是美国霸权体系的产物,也与日本大众对自我认同的构建紧密相连,并认为日本应超越“亲美”与“反美”的对立框架探索自身的主体性,深刻反思与亚洲、历史以及多元复合自我的关系。
品牌:上海译文
译者:王广涛
上架时间:2024-03-01 00:00:00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上海译文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亲美与反美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后记
- 三 外在的美国、内在的美国
- 二 来自反越战运动的追问
- 一 冷战与反美民族主义:从朝鲜战争到反基地斗争
- 终章 超越亲美:战后民族主义的无意识
- 四 骄傲自豪,“日本制造”
- 三 家用电器化,太太扮主角
- 二 电视进入千家万户
- 一 令人憧憬的美式生活
- 第四章 居家中的“美国”
(日)吉见俊哉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上街!寻找超艺术托马森
什么是超艺术托马森?是附着于土地或建筑,且被保存得很美的无用之物,也是日复一日的熟悉街道中埋藏的独特趣味。本书为风靡日本、至今不衰的“路上观察学”“考现学”经典著作,目前依然常常杀入日本亚马逊社会学畅销榜前十。作者赤濑川原平在偶然散步于东京街头时,发现了一座不通往任何地方但被悉心保存的楼梯,至此开始了对整个都市的另类探索,掀起了一场观察街头和认识附近的运动,并于1986年与建筑家藤森照信、插画家南文化11.5万字 - 会员
佤族历史文化研究(中国特色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丛书)
本文集收录了作者在佤族历史文化研究方面具有代表性的学术论文和调研报告,既有在基础研究方面有所突破的学术论文,又有在应用研究方面有所建树的对策性研究成果,观点独到、资料丰富,代表了佤族历史文化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果。本文集的出版将对推动佤族历史文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也将为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挥其应有作用。文化27.2万字 - 会员
胡适文化观研究
胡适的整个思想体系宏大而庞杂,其文化观理论更是博大精深。胡适文化观的研究绝不是简单的材料堆砌,也不是将散落于文献中有关文化观的只言片语采摘出来,更不是生硬胡乱地编造与罗织。本书从文化观的视角,重新诠释与爬梳胡适的理论观点,型构出胡适文化观范式;并选择胡适所参与的主要文化论战进行研究,全方位地系统展示胡适文化观的思想体系。文化15.6万字 - 会员
扶箕迷信的研究
《扶箕迷信的研究》是许地山所著的一本关于扶箕这一活动的研究书籍。书中通过收集中国古代文献(多为笔记小说)中的132则故事,详尽记述了扶箕的起源、形式以及古人借此想达到的目的。扶箕起源于唐代的“紫姑神”,古人在特定时间于厕间或猪栏边迎紫姑神以卜问未来之事。其形式多样,降笔的箕仙来源复杂,包括道教仙人、古代忠烈官臣、文人墨士等,箕仙会预告诸如试题、功名、生死、国事等事情,还能与人酬唱(如遣兴、唱和、猜文化6.2万字 时间之箭,时间之环:地质时间发现中的神话和隐喻
本书探讨的主题是地质学对人类思想的重大贡献——“深时”的发现及其理论渊源。地球历史是一段古老、浩瀚而我们只能通过隐喻来理解的历史。本书围绕“时间之箭”(叙事历史,方向性和独特性)和“时间之环”(内在规律,周期和重复)的二分法,结合图像学的阐释,重新审视和解读了“深时”思想在西方地质学领域三位先驱及其经典著作——托马斯·伯内特的《地球的神圣理论》、詹姆斯·赫顿的《地球理论》和查尔斯·莱尔的《地质学原文化11.8万字- 会员
创客文化研究
本书是国内第一部系统研究创客文化的著作,聚焦创客文化与创新型城市建设,在描绘创客运动的世界轨迹,厘清其文化基因的基础上,从创客教育、创客创新、创客经济和创客手作等方面探讨城市发展中的学习型社会构建、可持续发展、文创产业迭新和新工匠精神等议题,提出创客文化融入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路径及其未来发展趋势。本书在每章的论述之后辅以一至两个案例观察,书末附上国内外创客城市概览及英国创客文化调研札记,以期为读者刻文化23.7万字 - 会员
六朝道教古灵宝经的基础研究
“古灵宝经”是指敦煌本陆修静《灵宝经目》所著录的一批早期道教灵宝经典,是近半个世纪以来国际道教研究最为集中的领域之一。本书对古灵宝经的基本问题进行了更加专门也富有创见的研究,深入探讨了古灵宝经的分类法和研究方法问题,并对如何进行该领域的学术创新和学术批评等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文化36.6万字 - 会员
中国礼文化与儒学研究
本书通过对《礼记》《老子》《春秋》等儒家经典著作的研究,探讨古礼的起源以及先民的社会生活模式,并对古礼的类别和结构、主要功能及其内在统一性进行论述,分析古礼的基本功能与中国文明形成道路的内在联系和重要意义;分析儒道之间的异同,阐述了老子思想的现代意义;通过分析儒家礼教思想与古代礼教的关系,探讨儒家礼教思想的人文价值,论述儒家礼教思想与传统政治制度的关系,提出《春秋》中的大一统思想是儒家学说中的外王文化28.3万字 - 会员
佛与他者:当代泰国宗教与社会研究
自19世纪中叶以来,西方文明对泰文化的冲击及其激发的回响构成了泰国追求现代性道路上的变奏曲。泰国社会一方面要强化南传佛教作为泰文化特性的地位,另一方面又需要确证南传佛教在世界文明体系中的位置。佛教成为现代泰国创造自身文明性的重要领域,其文明化过程同时在国家、社会与个人三个层面展开。本书尝试在海外民族志研究的基础上展示南传佛教在泰国的文明化路径,并通过呈现复数的他者来理解由诸多矛盾因素构成的社会发展文化17.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