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鲜衣怒马少年时·唐宋诗词篇(全集)
少年怒马更新时间:2021-10-18 16:58:21
最新章节:第43章 注释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鲜衣怒马少年时:唐宋诗人的诗酒江湖》:唐诗宋词是汉字之美的。一首首名篇背后有怎样的故事?一个个大咖如何快意恩仇、神采飞扬?换个角度读诗词,会发现不同的诗意。超级愤青骆宾王、千古情圣杜甫、逆袭牛人高适、完美男神王维、文艺大叔孟浩然、花间浪子温庭筠、大女主体质李清照、全能天才辛弃疾……三十位诗词大神,涉及近三百首诗词经典。全书考据精到,融诗、史于一体,串起唐宋文坛一个个耀眼的瞬间,从中可以窥见一部起伏跌宕的热血历史。这本读起来非常过瘾的“诗词小说”,是一个以前没见过的文学江湖。唐诗宋词骨灰级爱好者、公号大V“少年怒马”的致敬之作,随便翻一页,读就对了。《鲜衣怒马少年时2:唐宋诗章里的盛世残梦》:历代史书写人记事,大多如同一条条新闻短讯,情感和细节严重缺失。那些可是影响历史进程的人,他们身上一定有故事,有传奇,有不得已,可惜史书里看不到。而诗歌,可以让人物血肉丰满。本书作者以诗歌的视角,带我们回到唐宋的历史现场,与心底一个个名字相遇。比如在安史之乱中浮沉的李白、杜甫、王维、高适,中唐热搜榜的常客刘柳、韩孟、元白;而浮浪少年韦应物,传奇般成就了诗坛“扫地僧”;资深复读生韦庄,乱世流离中登上大蜀的相位;艺术天才李煜却被命运推向龙椅,成为亡国之君;大宋CEO王安石在瓜洲渡口孤独徘徊,文坛盟主苏轼则在黄州风雨中抄书读史……大唐的安史之乱、永贞革新、牛李党争、黄巢起义,大宋的王安石变法,党争之乱,历史的每一次风起云涌都隐藏着诗人的身影。他们用诗歌记录时代动荡、个人悲喜,佐证着历史的真相,而我们也在从中窥见了他们的命运伏笔……
品牌:博集天卷
上架时间:2021-10-01 00:00:00
出版社:天津博集新媒科技有限公司
本书数字版权由博集天卷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鲜衣怒马少年时·唐宋诗词篇(全集)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第43章 注释
- 第42章 参考书目
- 第41章 忆昔开元全盛日
- 第40章 王安石:一个技术型CEO的翻车
- 第39章 苏大神的读书秘诀
- 第38章 李煜:梦里不知身是客
- 第37章 韦庄:唐诗守门人
- 第36章 风雪夜归人
- 第35章 韦应物:改邪归正的古惑仔
- 第34章 元白往事
少年怒马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玄韵流芳:《世说新语》的审美精神
本书从个体生命意识的觉醒切入,着力挖掘魏晋美学产生的哲学基础和社会根源,引领读者通过《世说新语》中汉末三国两晋士人极具个性的言谈举止和特色鲜明的遗闻轶事,感悟和领略魏晋美学的生命之美,体悟和把握魏晋六朝文学艺术的审美精神,以及对后世中国人审美精神和文艺创作的影响。哲理与悟思相结合,理论阐释的深入与文字表述的灵动相结合,是本书的一大特点。文学15.8万字 - 会员
网络作家作品评价实践
本书选取我国有代表性的网络作家作品类型,通过对优秀网络作家成长道路的考察和作品的细读分析,与网络作家对话,与时代对话,在世界性、民族性交汇的新时代文化语境中,结合网络媒介传播的特点,梳理网络文学发展的脉络,对我国网络文学的文化意蕴、文学传承、艺术创造、时代价值、写作困境等进行研究,探讨网络文学的发生发展规律,尝试建构与时代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既有理解之同情,又有理解之批判的中国网络作家作品评价体系。文学36.5万字 - 会员
作为方法的网络文学
《作为方法的网络文学》是作者天下尘埃的一部网络文学方面的评论集,内容共包含四章:第一章,小历史:在国家地方之间;第二章,新时代:正在发生的现场;第三章,主体性:我手写我心我口;第四章,网文风:网络场与文学化。文学16.3万字 - 会员
想象科学:科幻文学经典撷英
本书汇聚了30位科幻作家对31部科幻经典的阅读心得,传达了作家们对今日世界的忧思,带有相当鲜明的当下印记。文学18.5万字 - 会员
马大勇心解《三国演义》
本书是马大勇教授长期课堂讲授的《三国演义》和“喜马拉雅FM”发布的音频课基础上增订整理而成的。历史是什么有人说,历史是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只能无限接近而不能真正找到答案。这或许是对的,而像三国演义这样的小说恰恰走在了历史和文学的夹缝里,如同高明的杂技演员走钢丝,它用精美的文学手段对这个本来已经惊心动魄进行了再创作,建构出了作者自己心目中的“三国”。它或许在一定程度上没有遭循历史的真实,但是却展现了“文学10.4万字 - 会员
网络文学的场域与本体
本书共计19篇网络文学评论类作品。谈及了网络文学“生产场”应以文学为中心、构建网络文学高质量发展的伦理生态、市场机制与网络文学的走势、互联网法治是网络文艺高质量发展的基石、网络文学与短视频:长度策略中的审美表达等。文学9.1万字 - 会员
《史记》讲义
书稿选录《史记》二十篇文章,予以解读。以《史记》文本为中心。文本的细读,是书稿的中心内容,保证我们讲述历史人物故事的根源性、可靠性、真实性。读者只有在文本的细读中,才能穿越历史的时空,真切地体验、感受和把握历史人物的生命和生活。一方面重视字词句与名物制度的训释,力求精要、准确、明白;另一方面,更进一步发掘文本的义理内涵,力求把文献研究的方法与义理研究的方法较好地结合起来。文学30.1万字 - 会员
新世纪诗歌批评文选
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中国社会文化的急剧变化及诗歌在社会文化中位置的迁变,诗歌批评中形成了一种抵制诗歌“技术主义”、要求诗歌关注当下现实的呼声和一种“为诗辩护”、维护诗歌之“特殊性”与独立性的表述的冲突。在新的历史语境下,这一延续了传统写实主义观念与先锋文学之对垒格局的冲突,加入了不少看似新鲜的元素和议题,如“底层写作”“打工诗歌”及“草根性”“新乡土”等。这引发了关于诗歌与伦理或诗歌自身伦理的讨文学31.3万字 - 会员
爱是想触碰又收回的手:美到窒息的英文词句
本书从词汇出发,由语句拓展,领略文本深处的风景,分享背后的故事,感悟语言的精髓,参透中西文化的逻辑脉络。上篇“语词建造世界”,从语义到内涵,再到文化纵深,追溯词汇源流之本初含义,感受历久弥新的故事和历史。下篇“语句重构生活”,放任深情、动人、勇敢、智慧的句子撩动你我心弦,从语法、语义到内涵解读、意义衍生,让我们从美到窒息的英文词句之中,获取情绪的抚慰和灵魂的沉静。文学12.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