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人体简史
(英)比尔·布莱森更新时间:2020-07-21 17:17:00
最新章节:插图列表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你的身体30亿岁了!一部从头讲到脚、从里讲到外、从30亿年前讲到今天的人体百科全书!翻开本书,从单细胞斑点讲起,看看30亿年来你的身体的进化史!全球销量超千万册的科普巨著《万物简史》作者比尔·布莱森重磅新作,被誉为“当今在世的最有趣的非虚构类作家”!人有几百万年前在树上睡觉的记忆,所以现在在床上睡觉也不会掉下来!只有人把空气和食物送往同一通道,所以生来容易被噎死!人的大脑比一万年前小了很多,但它30秒处理的信息比哈勃望远镜30年的还多!Y染色体可能在460万年后灭绝,但不用担心,男性并不会因此灭亡!癌症也是进化的代价,没有细胞的变异,人类就不会得癌症!《星期日泰晤士报》2019年度科普书!登顶《星期日泰晤士报》图书畅销榜!雄踞《纽约时报》图书畅销榜18周之久!提名《华盛顿邮报》2019年度图书!入围2019年爱德华·威尔逊科学写作奖长名单!翻开本书,从单细胞斑点讲起,看看30亿年来你的身体的进化史!
译者:闾佳
上架时间:2020-06-01 00:00:00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人体简史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插图列表
- 注释及出处
- 第二十三章 衰老和死亡:选择生活方式,就是选择死亡方式
- 第二十二章 医疗:“过度治疗”才是健康的最大杀手
- 第二十一章 癌症:你每天都有5次得癌症的机会
- 第二十章 疾病:致命性弱、传播性强的病毒才是最成功的病毒
- 第十九章 神经与疼痛:大脑感觉到的疼,才是真的疼
- 第十八章 怀孕与生育:人的分娩是最大的设计失误
- 第十七章 进入不可描述地带:Y染色体将在460万年后消失
- 第十六章 睡眠:为什么你睡觉不会从床上掉下来
(英)比尔·布莱森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过敏的真相
全世界目前有数十亿人患有某种形式的过敏症,据估计占全球总人口的30%~40%。更令人担忧的是,近年来被诊断患有过敏症的患者的数量一直在增长。为什么我们的身体这么容易被扰乱得躁动不安?流鼻涕、眼睛发痒、皮肤干燥、胃肠道不适、呼吸困难……这些过敏症状在试图告诉我们一些重要的事情,关乎21世纪人体免疫系统的整体健康状况。医学人类学家特雷莎·麦克费尔是一名过敏症患者,她的父亲死于蜜蜂蜇刺引起的严重过敏反应科普20.8万字- 会员
裸男
说到今日社会的两性问题,大家纷纷把目光集中在女性身上,很少有人探究我们这个物种的男性生物,探究他的强项和弱点。《裸男》旨在为大家提供一个基本的出发点,以便重估人类男性的本性。首先会讲到他成功的演化历程,然后会对男性的身体进行一番从头到脚的审视——眼睛、鼻子、胡子、胸膛,直到臀部、腿和脚。在逐个罗列这些生物学特征的同时,也会讲到地方习俗和变化的社会风尚对这些特征的影响,以及它们修正、压制或助长这些特科普20.7万字 - 会员
与人类学家同行
本书是人类学家张经纬的首部人类学主题书评集,分为“那些年我们追过的人类学家”、“走进人类学方法”、“人类学与当代中国”、“性别与社会”和“文化多样性与全球化”五大板块。书评作为一种独特的载体,游走在学术体系的边缘,有人认为它无足轻重。然而,书评和一篇学术论文相比,其读者却百倍于后者。人类学作为一门闻者甚少的学科,书评更是肩负了向公众普及学科知识的重任。相信这本文集会给每一位潜在的人类学家,提供可以科普14.5万字 基因密码:生命探秘之旅
人类基因组计划启动至今已逾20年,其间,人类从第一次解读个人基因组信息,到为特殊病人进行个性化全基因组测序,再到大规模基因组测序以实现医学范式的转变,可谓成绩斐然。尤安·安格斯·阿什利博士将自己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融汇于本书中,为我们揭示了DNA和基因组的理论认知,悉数人类基因组发展数十年来的重要事件和前沿进展,以及如何以“侦探”的身份抽丝剥茧,通过患者的基因组信息破解其病因、拯救其科普23.1万字- 会员
不可思议的医学:凯的怪味人体简史
爆笑医学脱口秀!英国“段子手医生”带你解锁身体的怪味冷知识!用脱口秀的方式打开人体奥秘,让医学史比段子更上头!本书为《绝对笑喷之弃业医生日志》作者亚当·凯全新力作,前妇产科医生转型“医学界段子手”,每页都是拍案叫绝的脑洞段子!科普大V神翻译+三甲医院教授联袂推荐,12大人体模块配魔性漫画,知识用一种狡猾的方式溜进脑子!从补血靠喝啤酒,麻醉靠把人打晕,医学如何从荒诞走向科学?这是一本英国大热跨界作家科普9.6万字 - 会员
自然修复:为什么自然使人更快乐、更健康、更有趣
多少个世纪以来,诗人和哲学家们都在赞颂着大自然对人们的益处:贝多芬从岩石和树木中获得灵感;华兹华斯在踏过石楠地时吟出诗句;特斯拉在公园里想到电机……弗洛伦丝·威廉姆斯对这些故事中大自然所蕴含的能量充满好奇,开始探索其对人脑的积极效应背后的科学。从日本、韩国、英国,到芬兰、美国,再到新加坡,她的全球性实地观察记录展示出我们与大自然的联系的重要性远远超出人们的认知:只是短暂接触自然就能帮助大脑从注意力科普16.3万字 洛伦茨科普经典系列:人性的退化
文明对自然环境的不断摧残已经达到了极限。这种慢性的死亡,比原子弹带来的毁灭更为可怕。由于人类只对技术和经济感兴趣,注重工具理性的发挥,忽略了价值理性的重要性,导致人类居住环境恶化,人类社会向有害方面发展。为了人类的未来,人类必须为自己的生存而奋斗,而这种奋斗应该建立在一种新的良知基础上。科普9.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