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3-28 14:21:23
封面
版权信息
编写说明
前言
第一章 发展经济学学科综述
第一节 发展经济学的产生
一、社会背景与思想渊源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任务
三、发展经济学独立存在的合理性与微观基础问题
第二节 发展经济学的研究范式
一、分析空间
二、逻辑起点
三、核心论题
四、研究旨归
第三节 发展经济学的理论演进
一、理论发展脉络
二、学科发展趋势:从演绎学科转向经验学科
三、中等收入阶段的理论创新问题
第二章 发展经济学学科基本概念
第一节 关于发展问题
一、贫困与不平等
二、人口、资源与环境
三、经济二元性与结构刚性
第二节 关于发展目标
一、增长与发展
二、人类发展
三、可行能力与自由
第三节 关于发展要素
一、人口与人力资本
二、资本形成
三、社会资本与文化
第四节 关于发展动力
一、技术进步与技术创新
二、制度创新与制度变迁
三、开放与发展
第五节 关于发展机制与路径
一、市场和政府
二、发展阶段
三、结构变迁与劳动力转移
第六节 关于发展战略
一、平衡与不平衡增长
二、开放经济
三、经济政策
第三章 发展经济学学科基本理论
第一节 贫困与反贫困理论
一、贫困概念的演进
二、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三、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
四、循环累积因果理论
五、中等收入陷阱理论
六、微观层面的贫困陷阱理论
七、反贫困理论
第二节 农户经济行为理论
一、理性农民假说
二、恰亚诺夫模型
三、辛格-斯奎尔-斯特劳斯模型
四、农户风险偏好与时间偏好
第三节 结构变迁理论
一、库兹涅茨事实
二、农业国的工业化理论
三、刘易斯模型
四、拉尼斯 费模型
五、乔根森模型
六、托达罗模型
七、农业转型理论
第四节 金融发展理论
一、金融抑制
二、金融深化
三、金融发展
第五节 国际贸易与外资利用理论
一、中心-外围理论
二、贸易与发展
三、两缺口模型
四、国际资本流动与债务危机
五、剩余出路理论
第六节 经济互补性与协调理论
一、大推进理论
二、不平衡增长理论
三、互补性与多重均衡理论
四、协调失灵理论
第四章 发展经济学学科研究方法
第一节 跨期的历史比较分析
一、方法目标
二、方法特征
三、方法应用实例
第二节 多重均衡与结构分析
一、多重均衡分析
二、结构分析
第三节 长期的动态非均衡分析
第四节 超边际分析
第五节 微观实证分析
一、微观计量分析
二、随机对照实验
第五章 发展经济学学科前沿